对甘肃环县肉羊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
2020-01-12李世恩朱正生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文│李世恩 朱正生(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窦永喜 朱学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曹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李媛(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牛春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刘向(甘肃省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实施好肉羊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和提高羔羊成活率科技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4个科研团队和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庆阳市农科院”)对甘肃省环县肉羊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走访5个乡(镇)4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养羊大户,随机从羊只肛门采集鲜粪150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来检查寄生虫卵,结果显示,线虫卵感染率在49.65%、绦虫(莫尼茨绦虫)感染率1.4%、球虫感染率23.5%,吸虫卵未查到。共采集羊只血清150份,检测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免疫(感染)抗体;同时每个羊场采集鼻拭子和肛门拭子各10份,做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采用RT-PCR技术对50份羊鼻拭子病原样品进行小反刍兽疫病原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40.5%、口蹄疫A型免疫抗体合格率20.3%、口蹄疫3ABC抗体阳性率6.76%、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79.7%、羊痘免疫抗体合格67.6%、布病抗体阳性率1.35%。
为实施好中国农科院《肉羊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和“三区”人才《提高羔羊成活率》两个科研项目,搞清环县部分乡村羊只发病的真正原因,为今后科学防治环县肉羊疫病提供充分的依据,彻底降低羊只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合作社和农户的养殖效益,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发展肉羊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年7月24日至28日,承担该项目疫病防控研究与示范任务的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以及庆阳市农科院4个单位的技术人员对环县部分乡村的肉羊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采取深入合作社(农户)、座谈交流、查询免疫资料用药记录、临床检查和采取病料等方法,先后深入环县南湫、甜水堡、车道、毛井和曲子5个乡(镇)4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养羊大户,随机从调查的5291只羊的肛门采集鲜粪149份、血液150份、鼻腔棉拭子50份、肛门拭子50份,现将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采样肉羊养殖场户
对环县南湫乡代洼村养羊大户杨国礼、南湫乡新龙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甜水堡镇宏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曲子镇豪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力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肉羊从免疫接种、驱虫、安全防护和发病等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二、实地调查与采样情况
1.实地调查。通过与5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户)的理事长和饲养人员交流和询问,对肉羊的个体和群体进行了临床观察,对肉羊免疫接种、驱虫、饲草料、生物安全防护以及发病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2.样品采集。
(1)5个羊场随机血清采样。在每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户)采集肉羊血清30份,5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共采集肉羊血清150份,检测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病的免疫和感染抗体;同时对每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户)采集肉羊鼻拭子和肛门拭子各10份,做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
(2)直肠粪便采集。在5个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户)的所采集血液羊的直肠内采集羊粪便143份(因有的羊只直肠粪便排空,未采集到),进行肉羊寄生虫的流行病学调查(30份/场、户)及走访了3个肉羊发病农户(6份),采集了部分病羊的羊粪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
(3)发病羊采样情况。在5个乡镇开展肉羊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遇到部分散养农户的羊只有发病情况,随即采集了病羊的血液样品,由不同研究单位带回做相应疫病检测。
三、监测结果
1.病原学样品检测。兰州兽医研究所、哈兽医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和庆阳市农科院共采集5个羊场的羊鼻拭子和肛门拭子样品各50份;采用RT-PCR技术对50份羊鼻拭子病原样品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病原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2.血清样品检测。
(1)5个羊场血清样品检测结果。共采集血清样品150份,分离血清148份,对血清样品进行O、A型口蹄疫抗体,口蹄疫3ABC抗体(即口蹄疫感染抗体)、羊痘抗体、小反刍兽疫抗体以及布病抗体检测。
所有口蹄疫抗体检测试剂盒为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商品化试剂盒,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试剂盒为ID-Vet公司生产的试剂盒,羊痘抗体检测试剂盒为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试剂盒,布病检测试剂为青岛易邦公司生产的虎红平板凝集试剂。
口蹄疫免疫方面,除了环县南湫乡新龙辉养殖合作社(2新龙辉)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基本合格外,其余4个采样的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户)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70%的要求,5个采样的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户)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要求,抵御O型口蹄疫和A型口蹄疫疫情风险较高。
口蹄疫感染抗体。环县南湫乡代洼村养羊大户杨国礼和环县南湫乡新龙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只口蹄疫感染抗体较高外,其余合作社羊只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环县力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羊只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未达70%要求外,其余合作社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羊痘免疫抗体。环县力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羊痘免疫抗体较低外,3个合作社羊痘抗体未达70%要求。
布病抗体。杨国礼3号、13号2只羊布鲁氏杆菌病病原PCR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2)部分病羊血清及样品检测结果。此外采集病羊血清19份。对病羊血清及其他组织样品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羊痘、口蹄疫及布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和羊痘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结合上海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检测结果,主要为胃肠道线虫感染所致;而车道乡吊渠村朱永斌3只肉羊(编号:车1、车2、车3)、车道乡陈志军2只羊(编号:车4、车5)及毛井镇崔怀弟1只羊(编号:毛6)这6只羊布病病原PCR检测均为阳性,而平板凝集舒颜和试管凝集试验为阴性;车1、车2、车3羊布病病原PCR检测均为阳性,并且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也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以布病防治技术规范为准)。
(3)寄生虫病监测结果。体外寄生虫蜱、螨等未查到(应为季节因素,部分放牧羊场3月到5月曾有蜱出现)。
体内寄生虫以消化道线虫感染为主,其中全部羊只线虫卵感染率在49.65%(71/143),放牧羊只线虫感染率比较高,且感染强度较大,舍饲羊线虫感染率较小。
线虫卵为毛圆科线虫卵,有细颈属线虫卵(虫卵特别大,但三期幼虫未看到)、血矛线虫卵及奥斯特线虫卵(羊粪经培养后,用贝尔曼法分离三期幼虫,经观察有血矛线虫三期幼虫及奥斯特线虫三期幼虫出现)。
绦虫为莫尼茨绦虫,感染率1.4%(2/143)。未查到吸虫卵。球虫感染率也较高57.3%(82/143)。发病的19只羊中,线虫(特别是血矛线虫)感染率及强度较大。
四、存在问题
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及养殖大户防疫意识不强,对进出养殖场人员、交通工具及饲管用具不进行消毒,致使羊发生疫情风险较高;大部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防疫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消毒、病羊隔离及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养殖合作社(大户)对肉羊“五良”养殖技术应用不足,养殖效率还比较低下;对本地羊只常发疫病防控不力,未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免疫病种不到位,疫病多发;养殖人员缺乏防疫治病技能,缺医少药,对病羊诊治不及时,病羊死亡较多;乡(镇)畜牧兽医站供应的羊疫苗品种太少,不能满足养殖专业合作社或农户的应免需求。乡村动物疫病防治力量还比较薄弱,不能科学指导养殖人员防羊病治羊病。
五、防制对策及建议
完善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防疫设施(即大门消毒池和生产区安全通道),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生产区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坚持“养殖重地,谢绝随便进入”和“自繁自养、全出全进”的原则,按照“科学饲养、定期消毒、程序化免疫、引种申报、进场前隔离观察、检测预警、粪污发酵、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加强“五良”技术培训,提升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实用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率。提高养殖场机械化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增加本地肉羊常见疫病的免疫接种,提升肉羊免疫抗体水平和保护能力。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开展圈舍、饲管用具、道路和环境的消毒,必须用3种以上消毒药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定期开展免疫和感染抗体监测,提高肉羊疫病预警预报能力,及时开展无害化处置病死羊只。
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定期开展肉羊体内外寄生虫驱治(放牧羊增加驱虫次数),对驱治后的羊粪便必须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彻底杀死虫卵,降低虫卵感染和羊只发病率(特别是羊球虫、胃肠道线虫和焦虫病)。
加强怀孕母羊及新生羔羊的精准管护,因羊施策,切实提高羔羊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加快建档立卡户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对于病羊的治疗,要先查明病因、消除病因,再调理机能、对症施治用药。加强肉羊饲料营养调配,满足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避免合作社或农户有啥喂啥的现象。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供应必需的羊用疫苗,满足养殖需求,保障环县肉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