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鼻腔给药浅析
2020-01-12徐荣鹏
徐荣鹏,张 程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荆州434020)
鼻腔给药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记载:“救卒死方:薤捣汁,灌鼻中。”[1]《本草纲目》是古代本草学的集大成者,收载附方1万余个,其中有许多通过鼻腔给药的有效方剂[2]。因此,本文收集整理《本草纲目》中鼻腔给药的相关附方,解析归纳内在医理,以期拓展临床给药途径,丰富临证思维。
1 鼻部疾病
对鼻部疾病采用鼻腔给药,可直接发挥治疗作用。
1.1 鼻息肉 《本草纲目·卷十一·硇砂》记载:“鼻中息肉。硇砂点之,即落。”硇砂辛温有毒,具有消积软坚、化腐生肌之效,常用于治疗噎膈、癥瘕、目翳胬肉、恶疮息肉。此方外用,取其蚀肉之效。《本草纲目·卷四十·地胆》记载:“鼻中息肉。细辛、白芷等分为末,以生地胆汁和成膏。每用少许点之,取消为度。”地胆辛寒有毒,具有攻毒、逐瘀、消癥之效,常用于治疗鼻中息肉、恶疮死肌、癥瘕瘰疬。细辛、白芷芳香透达,长于宣通鼻窍。三者配伍应用,共奏通鼻蚀肉之效。
1.2 鼻衄 《本草纲目·卷七·百草霜》记载:“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立止也。”葛可久《十药神书》云:“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定理也。”[3]百草霜为稻草、麦秸、杂草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烟灰色黑属水,血液色红属火,水能克火,故百草霜可止血。用之吹鼻,能止鼻衄。《本草纲目·卷七·墨》记载:“衄血不止,眩冒欲死,浓墨汁滴入鼻中。”墨,松之烟也,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用墨汁滴鼻止血,亦是取“血见黑则止”之意。《本草纲目·卷十四·薄荷》记载:“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肺开窍于鼻,火热犯肺,迫血妄行,故鼻衄不止。薄荷衄血立效。”二者配伍应用,适用于肺热所致鼻衄。《本草纲目·卷三十四·骐竭》记载:“鼻出衄血。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血竭味甘、咸,性平,蒲黄味甘,性平。两者皆长于收敛止血,兼有活血化瘀之效,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因两药性平,故适用于寒热不明显的鼻衄,特别是外伤所致鼻衄。《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栀子》记载:“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屡用有效。”栀子苦寒清降,具有清热凉血之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衄血。将栀子烧成炭灰,取“血见黑则止”之意,增强止血的功效。《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蜗牛》记载:“鼻血不止。蜗牛煿干一枚,乌贼骨半钱,研末吹之。”蜗牛味咸性寒,李时珍云:“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故蜗牛可治血热妄行所致鼻衄;乌贼骨味咸而涩,可收敛止血。二药配伍,一以清热,一以收敛,各擅其长。《本草纲目·卷四十三·龙》记载:“吐血衄血,九窍出血,并用龙骨末,吹入鼻中。昔有人衄血一斛,众方不止,用此即断。”龙骨味涩能敛,有收敛固涩之效,故能止血。煅后收敛固涩之力更强,故宜用煅龙骨。辛以发散,使肺气得宣,火郁得发,则气降火息;凉以清热,使血热得清,血行常道,则衄血可止。《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记载:“鼻衄不止。纸条蘸真麻油入鼻取嚏,即愈。有人一夕衄血盈盆,用此而效。”肺主宣发肃降,肺气上逆,可致血随气逆,发为鼻衄。吴师机在《理瀹骈文·续增略言》云:“嚏法,开也,在上在表者也,可以宣发阴阳之气也。”[4]“嚏法,泄肺者也。”表明嚏法具有开肺气之郁闭、降肺气之上逆的功效。《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柏叶》记载:“衄血不止。柏叶、榴花研末,吹之。”侧柏叶苦涩性寒,长于清肺热,兼能收敛止血;《本草纲目》引苏颂的《图经本草》云:“(石榴花)又研末吹鼻,止
2 呼吸道疾病
《灵枢·五阅五使》记载:“鼻者,肺之官也。”[5]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门户,故呼吸道疾病可通过鼻腔给药。
2.1 咳嗽 《本草纲目·卷十一·石硫黄》记载:“咳逆打呃。硫黄烧烟,嗅之立止。”肺气上逆则咳嗽,胃气上逆动膈则打呃。《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环循胃口,上膈属肺。”[5]表明肺胃相连,其气相通,同主于降。肺开窍于鼻,鼻嗅烧烟可宣降肺气,肺气降则胃气亦降,故咳逆打呃立止。方中硫黄性温,可知本法适用于感受寒邪者。
2.2 气喘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巴豆》记载:“小儿痰喘。巴豆一粒杵烂,绵裹塞鼻,男左女右,痰即自下。”肺为贮痰之器,痰涎壅塞气道,发为气喘。巴豆祛痰之效甚佳,但有大毒,故不宜内服,用之塞鼻,使其药力直接作用于气道,同时可免毒伤脏腑之弊。巴豆对皮肤有腐蚀作用,故用绵裹。但该方不宜久用,痰下则止。
2.3 喉痹 《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李根白皮》记载:“咽喉卒塞。无药处,以皂角末吹鼻取嚏。仍以李树近根皮,磨水涂喉外,良验。”咽喉卒然闭塞,药物不能内服,须另觅给药途径。咽喉为肺之门户,肺开窍于鼻,鼻咽相通,故可通过鼻腔给药。皂角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可开咽喉之闭塞。李根白皮为大寒之品,为治疗疮热肿毒之要药,以之磨水涂咽喉之处,能速解攻犯咽喉之热毒,使毒去肿消而气道得通,气道得通,则危急得解。
3 头部疾病
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上·脑髓说》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6]鼻气通于脑,脑窍闭阻之闭证、经络不通所致头痛,通过鼻腔给药可起到开窍祛闭、通经止痛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腔黏膜下层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或经鼻吸收后通过鼻腔嗅上皮的双极嗅细胞沿嗅神经入脑,发挥中枢治疗作用[7]。
3.1 中风 《本草纲目·卷十三·细辛》记载:“暗风卒倒,不省人事。细辛末,吹入鼻中。”中风后突然不省人事,乃脑窍闭阻、神机失运所致。方中细辛味极辛,辛能通窍,用之吹鼻,可起到开窍回苏的作用。
3.2 头痛 《本草纲目·卷十三·延胡索》记载:“偏正头痛,不可忍者。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水和丸如杏仁大。每以水化一丸,灌入病患鼻内,随左右,口咬铜钱一个,当有涎出成盆而愈。”以鼻黏膜为吸收途径,液体较固体更易吸收,故此方将丸药水化,灌入鼻中,能提高吸收效率。方中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青黛清热凉血解毒,清肝火;牙皂味辛善走窜,祛痰以通窍。使用后,鼻腔“涎出成盆”,表明此头痛当为痰浊瘀阻所致。《本草纲目·卷十四·荜茇》记载:“偏头风痛。荜茇为末,令患者口含温水,随左右鼻,以左右鼻吸一次,有效。”荜茇辛热,能散寒止痛。以之研末吹鼻,可散头部之风寒。口含温水,是借其温性以助药力发挥。《本草纲目·卷十五·艾》记载:“头风久痛。蕲艾揉为丸,时时嗅之,以黄水出为度。”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将艾叶揉为丸,可促使其辛香之味挥发,通过鼻嗅可使艾叶的辛香之味透达头部,而奏祛风止痛之效。
4 其他疾病
鼻腔可通过经络与其他脏腑组织联系,故与鼻腔存在经络连接的脏腑组织疾病可通过鼻腔给药治疗。且肺开窍于鼻,肺主一身之气,鼻腔给药后可通过肺将药力布散周身,若应用得当,所治之证更为广泛。
4.1 黄疸 《本草纲目·卷三十三·甜瓜》记载:“热病发黄。瓜蒂为末,以大豆许吹鼻中。轻则半日,重则一日,流取黄水乃愈。”黄疸多由湿热熏蒸脾胃,累及肝胆,导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5]故脾胃之湿热可由鼻腔排出,而肝胆之湿热亦可假阳明为出路。李时珍言:“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用之吹鼻,可引湿热邪气从鼻中排出。
4.2 乳痈 《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记载:“吹奶作痛。贝母末吹鼻中,大效。”吹奶指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5]表明鼻与乳房可通过足阳明胃经相连接,方中贝母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以之吹鼻,药证相符。
4.3 牙痛 《本草纲目·卷十四·山柰》记载:“一切牙痛。三柰子一钱,面包煨熟,入麝香二字,为末。随左右(口畜)一字入鼻内,口含温水漱去,神效。名海上一字散。”《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上夹鼻孔。”[5]表明上下牙均可通过经络与鼻相连接,为牙痛从鼻腔给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山柰辛温,善治风虫牙痛;麝香辛温,走窜之性甚烈,开经络之壅遏而止痛,且能促进药物吸收。两者配伍应用,疗效神奇。
4.4 目赤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桑叶》记载:“赤眼涩痛。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海上方也。”赤眼,即眼白发红,按照五轮学说,白睛属肺,白睛红赤,多为风火郁肺所致。肺开窍于鼻,故可以鼻腔为给药途径;桑叶可疏散风热,且能清泄肺热。故将其烧烟熏鼻可用于此证的治疗。
4.5 惊风 《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蜈蚣》记载:“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及角弓反张,声不出者,双金散主之。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酥炙,用竹刀批开,记定左右;又以麝香一钱,亦分左右各记明,研末包定。每用左边者吹左鼻,右边者吹右鼻,各少许,不可过多。若眼未下,再吹些须,眼下乃止。”天吊惊风为心肺积热,乘于心神所致,临床表现为眼目上翻,高热惊悸,手足抽掣等。急则治其标,治宜开窍醒神、息风镇痉。然惊风为小儿之病,且来势迅急,故采用鼻腔给药。张元素《医学启源》记载:“药气从鼻孔中直达肺,透彻全身,卒病沉疴,从症用之,以助服药所不及。”[8]方中二药性皆走窜,蜈蚣搜风定搐之力强,麝香开窍通闭之效著,两者配伍应用,能救急症于即时。
猜你喜欢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