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视野下安全意识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01-11侯晓宁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民俗学安全意识传承

摘要:安全意识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以民俗学为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人类对灾难的防范和遏制方式,探究不同时期安全意识的传承变迁,分析其变迁模式和路径。立足于理论研究、防灾救灾和安全管理三方面,对安全意识进行现实应用,并提出安全意识的有效发展途径。

关键词:民俗学;安全意识;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32-03

安全伴随着人类发展全过程,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而安全意识既是人脑的机能,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中华文化经过热爱生命且现实的人类演变积累形成的特有文化,安全意识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了人类对灾害、事故的防范和规避,是推进人类社会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1]。以民俗学为视角,深入探究人类安全意识的演变和传承,不但是对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理论的有益和必要探索,也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合理避险提供手段和方法。

1 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弥补从民俗学角度梳理安全意识理论研究的空白。安全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采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安全意识放到人类历史文化中发掘人类安全意识的变迁,能够更加完整、具体地刻画和认识安全意识,从而丰富安全意识的构成机制,形成独有的安全理论体系,是民俗学与安全学的交叉有机结合,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发挥安全意识的正向作用,可指导并推动我国安全民俗文化学的研究与发展。

(2)满足人们对安全意识历史和文化创造的需要。安全意识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形式各异,即使在同一时代或同一社会制度中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理解也不同。民间形成各种安全意识的风俗和习惯是人类长期活动中不断创造文化财富的产物,充满了强烈的社会属性,与其他社会现象共生、共存、共发展。通过深入研究民俗学视野下的安全意识变迁,进一步正确揭示安全文化发展、变化的内在科学规律。

(3)人类社会活动中自身对安全的需求和反映。如果人们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和发展,超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形成先进的安全意识形态和理念,那么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可以很好地预测各种灾害,并做到防治,从而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起到减少、防范和控制事故发生的作用。此外,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继承性,在每个发展阶段均对以前阶段和进程进行继承,共同推动社会安全文化发展,影响到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安全文化生活。因此,进行研究和概况人类安全意识的观念形态和全部安全文化过程,是非常必要、可行的。

(4)发现和提供人类解决安全风险问题的根本方法。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安全意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多与安全意识相关的思想、习惯、制度和规范得以形成和继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人类对安全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提高和丰富的过程,从无知和被动到主动有知。其根本目的是在不斷认识风险的过程中,进行分析风险,找到解决安全意识题的方法,为其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因此在民俗学视野下研究安全意识,深刻剖析各个不同时代、不同发展时期的各类事故,并归纳总结,发现人们对安全认知缺欠,找到解决灾害事故防范的方法和措施,以实现人类安全健康发展的目的。

(5)为现代人类防灾救灾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均有其偶然和必然性,其发展过程是复杂的。由于偶然发生,影响人们对安全态度的认知,形成一定的认识偏差,当发生灾害时致使不能作出客观、准确判断。因此,能够正确反映灾害和事故本身的发生原因,找到可以有效预防的方法,使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得到准确认识和接受,克服人们对风险认知的侥幸心理,引导和培养真实、正确的安全意识,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安全意识的演变,发掘其基本规律,形成理论框架和体系,结合现代生活和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先祖留下的宝贵经验,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理论,用以指导现代灾害防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对安全意识的研究是伴随着灾害学、民俗学和安全学的研究而产生的,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一些关于灾害学、民俗文化学等的研究。

2.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关于灾害学方面的研究。由于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灾害学的研究兴趣,正是在不断解决灾害问题的过程中才逐步完善、发展了灾害学。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对灾害就有深刻认知。我国自从有了文字记载,就有相关早期灾害的描述。约两千年前,中国的正史就有关于灾害和事故的记载,并在日后的不同时代,均有不同的研究和丰富,应该说是一个连续的文字记录宝库[2]。近代社会中,由于受战争等各种特殊因素影响,尽管人们遭受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的苦难,但是对灾害的认识或者研究较少,致使中国的灾害学研究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断档现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相关各类学科才得以建立和发展,人们能够正确开展灾害预测与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灾害研究的正规化和科学化道路。尤其到了80年代以后,关于灾害学科的分类逐步建立起来,特别人们对气象、地震等研究较为活跃,相继开展了多方面研究[3]。但是关于灾害民俗学,是近年来在传统民俗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是传统民俗学的延伸,尚处于起步阶段,仅见董晓萍的《灾害民俗学》,从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如何发展民俗的角度进行论述。以上研究均在灾害和危害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但是在灾害面前的安全意识没有进行专门研究。

(2)关于民俗学方面的研究。我国专门开展民俗学的研究较晚,只是近代以来钟敬文、陈华文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建立了民俗文化学学科。学者王秉对安全民俗进行了整理归纳,汇总了相关资料文档,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安全民俗学体系。学者吴超等首次提出构建安全文化学的思想,并开展关于安全民俗文化的研究,极大推动了安全文化学科体系的形成。此外,谭洪强等学者也提出了开展安全民俗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安全民俗学研究极大的关注和积极推动,但目前尚未有学者从安全意识方面对安全民俗文化开展专门研究。

(3)关于安全意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和专家对安全意识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徐向东从哲学角度,对安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剖析,探讨安全意识的构成与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的安全观念。寇丽平从事故特性谈人的安全意识培养方面进行研究。王志红对我国古代碑刻中的森林生态安全意识进行了研究。戚序等对公共安全意识变迁与门神造型的衍变研究。洪宇翔对面向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载体体系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学者对大学生、农民工、青少年、交通安全等具体全体和领域安全意识进行研究。以上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对公共安全意识的某一方面的探讨,而没有从民俗学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2.2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际上关于灾害事故的基础研究有很多,尤其欧美国家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并取得较大进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关于安全民俗学的研究较为迅速。但是国外的这些研究多数都是研究的单一风险和灾种,没有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风险来源和防控。准确讲,国外关于民俗学的研究,早在1846年英国考古学者就对民俗学进行了关注,在亚洲,日本最早于1890年就对土俗进行研究,此外,国外学者Sebillot、Bakke、Burrison等在民俗文化方面已开展了研究。国外的灾害民俗学研究较我国深入,成果也略多,美国人类学者著写了《灾害与文化—灾害人类学》,日本学者著写了《灾害民俗学的提倡》,将灾害民俗学确定为一门研究灾害民俗的学问[4]。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对防灾减灾的事故预防方面研究较多,但是基于安全意识的专门研究较少,也没有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专门安全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其流动在历史长河中的安全习惯、风俗和观念,极大地推动了现代风险防范工作,并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借鉴价值[5]。开展安全意识研究就是发现规律、探究机理,做到更好地规范行为,进一步达到预测灾害、防范风险的目的。开展民俗学视野下的安全意识传承和发展研究,不但是对安全民俗学理论的有益探索,也为研究我国灾害和事故防范提供方法和思路。

3 研究思路和目标

课题研究采用了科学性和实际可行性相结合的技术路線,以田野作业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深入分析安全意识的演化和变迁,发现传承中出现的不足,从调研和分析辨识中得到客观的研究结论和对策措施。同时,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民俗文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图腾、案例等载体,将形成基于安全意识的安全民俗研究理论体系,创新性地提出可行的措施,推动安全意识文化的传承和建设。

课题研究目标以安全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民俗学理论研究方法,进一步对安全意识构成、机制和文化成因等理论探索,深入研究安全意识的表现形式,发掘安全意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演变和传承规律,提出当代安全意识继承和发展的途径,有效防范各类灾害和事故发生,丰富和完善我国安全民俗学理论体系。

4 研究主要内容

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探究安全意识内部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结构,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提出安全意识的完整概念,构建全面理论体系;提出从时序上、形态上、生活上、生产上等方面,研究各类安全意识的表象和形式,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以人类日常生活及重大节日为主线和以手工业及工业为主线,提出不同时期民俗学视野下安全意识的演变与传承;提出以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图腾、规章制度和法规标准等人类安全意识传播载体,研究其变迁模式和路径;建立人的安全意识-态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必然联系;从理论研究、防灾救灾和安全管理方面对安全意识进行现实应用,提出安全意识的有效发展途径。

(1)安全意识理论探索研究。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安全意识必须尊重客观实际,能够解决安全问题和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行为和活动。安全意识的范畴很广,既包括人们的心理、伦理、道德,也包括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因此,人一旦拥有了正确的安全意识,就能谨慎行动,控制情绪,规范自我行为,从而建立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充分借鉴和吸收灾害学、安全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优点,系统对安全意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剖析,探讨安全意识的构成与运作机制,研究安全意识的文化成因和心理基础等基本问题,构建安全意识理论研究体系。

(2)安全意识表现形式研究。安全意识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变迁的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呈现出多种形式,并在人类文明中不断变迁和演化。安全意识的形成也是不同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研究安全意识首要的就要探究安全意识的表现形式,然后才能正确地深入研究其内在机理。尤其远古时代,由于产业形式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有很大影响,从而呈现的安全意识形态也各式各样。课题将从时序上、从形态上、从生活上、从生产上等方面,研究安全意识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特征表象,充分挖掘内在形成因素和机理,为民俗学视野下的安全意识传承与发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民俗学视野下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演变与传承研究。人类是以群体生活方式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进步,长期发展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初步的安全文化。因此,出现了预测天气、看风水、问风寒、看时辰、选日子等民间风俗习惯,通过预知吉凶,指导日常生活的活动。一定程度上讲,对安全意识的需求除了生活必须,也是自我健康或者对生命的敬重必须。中华民族的安全文化成长过程中,安全意识的成因和基础有着深厚的内涵,中国人对生活安全的重视是非常强大的,如果对其正确、合理的引导,将形成巨大的力量,为人类安全、健康、舒适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课题研究就是以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流变为研究对象,从中找到变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加以合理利用,推动人类安全意识的良性发展。

(4)民俗学视野下生产安全意识的演变与传承研究。生产安全意识的启蒙和发展伴随着石器、木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尤其制陶、建筑、纺织、冶炼和采矿技术的发展,极大促动了生产安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进步。正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才促使人们对生产安全意识的发展,从而使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的安全意识演变,考证防洪治水、古建施工、矿业安全、中毒危害等防范措施,从无知到有知、从被动到主动、从局部到全局深入分析和探究人类在生产的安全意识变迁,为现代企业生产安全意识的形成追根溯源。

(5)人类安全意识演变的传播载体研究。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开展载体研究,人类社会安全文化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艺术形式就是安全意识传播载体,它是中华民族安全文化发展的发源地,强烈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安全的需求。其祈福形式、行为习惯、心理渴求等都是时代变革的产物,对传播载体的研究是研究人类安全意识的关键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开启安全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基石。任何事物的现代性都可以从传统中找到根源,因而安全意识传播载体的衍变,是时代安全文化发展的重构。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安全意识的变迁,就是对安全意识的重新审视。人类安全意识传播载体通常有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图腾、规章制度、法规标准等,正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传播载体的演变才能更好地发展安全意识。

(6)人类文明安全观的本位意识探讨。民俗学视野下的安全意识具有超强的时代特征,因受民族和地域的限制,会萌生不同的安全观。而安全观的形成恰巧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最原始的大众安全风俗。人类安全观也经历了從无到有、从局部到系统的发展历程,是世代劳动人民安全文化创造的结晶,也是人类安全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安全意识的核心是人的意识,意识决定了人的态度,态度产生了人的行为,彼此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人类安全的形成过程中,安全态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变量,是指导人类安全行为动作的重要准备,应该说态度决定了安全行为,支配了人类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动作反应。对安全本位意识的探讨,探寻人类安全观,是安全意识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升华。

(7)安全意识的现实应用。现实应用是安全意识研究的根本目的,通过实际应用以指导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安全行为。主要有如下方面的应用:将安全民俗学、灾害民俗学、安全心理学、安全逻辑学等有机结合,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安全意识理论框架,形成独有的方法体系,明晰人类安全文化的溯源和发展脉络,为安全民俗学、灾害民俗学等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在防灾救灾和事故防范方面,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体系,增强人们对安全意识的认识和提高,从而将风险防患于未然;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从安全意识演变中汲取有用的经验,将优秀的安全意识成果运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中去。同时,结合当前安全意识实际,积极探索与创新,构建一条能够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意识提高路径。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让其能够更好地把安全理论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董晓萍.民俗学导游[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4]王晓葵,何彬.日本民俗学译丛(3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5]乌丙安.民俗学丛话(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侯晓宁(1979—),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文史类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猜你喜欢

民俗学安全意识传承
论述类文本阅读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试论民俗学对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仓颉造字”引发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