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数学学习特困生的教学改进策略
2020-01-11王燕
王燕
【摘要】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教学中,在数学学科尤为突出.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分水岭,解决数学学习特困生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而且可以明显提升教育的效益及国民素养.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改进方法.但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情况各异,因此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学学习特困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学学习特困生;典型特征;成因;改进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中,多称学习特困生为“特差生”或“过差生”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实践中出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很少有教师提及“特差生”或“过差生”这些称呼.尽管工作中教师都忌讳学习特困生的种种称谓,但教学中又不得不面对这一群体.
一、初中数学学习特困生的典型特征
关于学习特困生的界定并未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一线教师眼中的数学学习特困生有如下特征:1.智力和感官无异于常人,但学习效果低下.2.成绩稳定处于下游.绝大多数教师根据学校检测成绩来界定学习特困生,即凡总分100分卷得分低于30分者或总分120分卷得分低于36分者或总分150卷得分低于45分者,统统归入学习特困生群体.3.情绪低落,学习专注度不高,学习习惯不良,上课开小差,不能专心听讲、讨论、练习等,课后不复习,作业基本上无法独立完成.4.缺乏学习目标,好高骛远,学习没兴趣、少动力,即使偶尔对学习表现得有热情,也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持续.5.基础薄弱,学习障碍多,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的学生.
二、初中数学学习特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学习困难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递增,学习内容的加深,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困难的人数逐渐增多.虽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无一例外地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但这种智力因素差别并不大.数学学习特困生形成的主要成因在于学生的非智力发展因素,其中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家庭和社会的因素.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自控能力差,学习意志薄弱,活泼好动,喜欢出风头.课堂学习时爱做小动作,爱和别人讲话,导致学习效率极度低下.课外学习完全失控,对学习没有兴趣,从不主动学习.学习意志薄弱,稍有困难马上退缩,信心全失.2.基础薄弱,学习技能差.调查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对现有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若基础不扎实,后面的学习目标就难以达成.3.方法欠缺,不会学习.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仅凭上课听一听、下课做一做是无法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投入产出比过低,影响继续学习.4.缺乏成功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挑战,学习特困生太多的失败经历使他们很容易放弃努力,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很多特困生将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笨、不是学数学的材料、学校差、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及家长无能等.
(二)教师综合素质因素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不当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教学方法欠缺,学科特点处理不当.应试教育的惯性下,教师放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无视个体差异,要求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这对于特困生而言是无法企及的目标,所以他们就游离于课堂之外,根本没有效率可言.加之数学本身的特点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课堂气氛肯定不如语文等学科热闹,这样就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索然.2.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有限.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诸如语言、板书、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熟练程度等,初中学生已有鉴别判断能力,若教师在这些方面与学生的期望距离过大,而学生又不能正确对待,势必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3.师生关系紧张,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4.教育目标定位不准,课堂教学存在误区.数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而非选拔“才”.然而,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对于成绩较低的学生只要求上课不捣乱,对其学习过程缺乏关注,最终使这些学生彻底成为特困生.
(三)家庭和社会因素
人生下来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家庭因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或过低.看到学生成绩滑坡,一部分家长就寄希望于各种辅导班和各种资料,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变为特困生.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直接放弃,学困生就变成了特困生.2.家庭生活不和谐,家长教育手段简单粗暴.有的家长酗酒、赌博、好逸恶劳,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有的家长厌恶嫌弃孩子,这些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不求上进.家长与子女之間缺乏交流,家庭教育手段单一,打、骂、罚并举,使得孩子逆反心起,不再“为父母学习”.3.社会不良因素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不良风气、媒体网络不健康的宣传等对学生的三观形成负面影响.很多学生玩游戏、聊天、看各种小视频及网络小说,导致不思进取,厌恶学习.
三、针对初中数学学习特困生的改进策略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新时代的教育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化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改进策略,供同行借鉴.
1.建立特困生档案.就笔者执教的两个班级而言,特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八分之一.档案中应记载特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以往成绩、受表扬情况等,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查找原因,发现切入口.万事皆有因,不同的特困生形成的原因可能不同.教师应着重从基础、思想态度、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寻找原因.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多和他们交流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尊重特困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4.对学生宽容,鼓励学生.特困生成绩低是现实,可能影响教师考核及评优选先,作为教师对这些应该看淡一些,对待特困生要宽容一些,及时发现特困彺的闪光点并予以夸奖,最好在别的同学、别的教师及家长面前不吝赞美之词.
5.注意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并及时进行矫正,加强学法指导.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应密切关注特困生在课堂的行为,使他们专注于学习,当他们思想抛锚时,及时提醒或提问他们,促使他们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应加强对特困生的学法指导,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怎样做笔记、怎样复习等,使他们学习时有章可循.
6.降低教学要求.上课提问、作业布置都要求特困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这样特困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7.及时和家长沟通.教师应多和家长交流特困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坚决做到不告状,引导家长心平气和地对待特困生的学习,肯定特困生的进步,探讨弥补特困生不足的措施.
8.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客观对待网游、小视频、网络小说,摒弃不健康的东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特困生转化案例
八年级学生张某,前任数学教师一提起他就唉声叹气,满脸都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笔者经过开学前两周的观察,发现了这个学生确实有不少坏习惯:不按时交作业,教师询问原因时总是支支吾吾找各种借口,比如忘带作业本、教师布置作业时没听清楚、家里来客人打扰他写作业、身体不舒服难以完成作业、作业本交到其他科教师那里了、作业本找不到了等;上课时经常睡觉,更不用说认真听讲了;放学后不背书包,经常和其他班的一些学生到大街上游逛;经常性迟到.笔者查了一下他上学期的数学期末成绩是39分(试卷总分150分),全班倒数第二名(全班52人),全年级倒数24名(全级421人).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考试成绩方面来讲,他都符合特困生的典型特征.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要求笔者不能放弃这个学生.笔者要想使这个学生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因此暗自琢磨了几天,一套方案逐步在脑中形成了.
1.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或许是由于学习差的缘故,张同学见到教师总是有意回避,尽量不和教师打照面.从学习方面寻找突破口肯定效果不佳,那就得另觅良机.有一个办法倒是可以一试——创造偶遇的机会.一天中午笔者在张同学返校的必经之处等到了他,并且托他把笔者从体育器材室借的篮球还给他们的体育教师.笔者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当叫住他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继而要他帮忙时,他明显有些小激动,连连点头答应.乘着这个机会,在下午自习课上笔者又询问他是否将篮球还给了体育教师,他高声说已经还了,笔者说谢谢,他说您客气了.和他的交流已经开始,了解他的基本情况就成了笔者下一个着手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对于特困生而言发掘其优点尤为重要.经多方了解,张同学父母离异,他随父生活,平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他的母亲改嫁,为补偿他经常偷偷给他零花钱,还送他一部手机.笔者从同学处了解到张同学和其他同学相处融洽,虽然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但从不和教师对着干,而且他其他学科的成绩在中游水平,看来孺子可教.
2.制订计划,成功转化.首先,教师在讲课时经常站在他身边,做练习时经常点拨他思路方法,但尽量不提问题以免他为难,让他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着他.此后,他上数学课时倒头大睡的情况消失了,作业也有所改观.其次,趁热打铁,帮助他改掉晚上玩手游的习惯.笔者让和他关系不错的班长和他结成师友,让班长督促他少玩游戏,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休息.同学之间的友谊的力量不可低估,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帮互学,张同学逐渐学会了克制,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少了,晚上也开始按时睡觉.随之而来的是课堂上的变化,他听课的态度积极多了,还开始和周围的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笔者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了他的改变,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可是,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中考试结束后,笔者发现他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在一天大课间活动时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谈心,他明显有些委屈.笔者理解他的心情,认为自己也非常努力了,但是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改观不大,才考了43分.笔者帮他分析原因:一是他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短时间成绩大幅度升高不太现实;二是这次的考试题目难度较大,同学们成绩普遍下降了18分之多,而他成绩却有提升,名次较上学期期末上升了28名,所以进步了!听着笔者的分析和肯定,他的表情輕松了许多,眼睛中露出了坚定的目光.他保证一定认真学习,争取期末考试把数学考到90分以上.笔者也向他保证每天中午花10分钟时间为他补习以前落下的功课.就这样,后半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他从数学课上的“睡觉大王”,逐步变为数学学习的“标兵”.到学期末考试时,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竟然考了102分,比全年级的平均分整整高出了8分!
总之,特困生转化的难度不小,教学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地探索转化的优化措施,就会使特困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梁晓燕.学习困难学生元认知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5):22-24.
[2]刘万玲.高中数学学困生和数学优生差异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3]周海洋.初一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