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三化”

2020-01-11李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情境化三化多元化

李艳

【摘要】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立足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数学,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问题情境化,课堂评价多元化,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化;多元化

一、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以便学生学习实时数学

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出发,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设计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学习数学中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与现实生活联系,体验数学

例如,在教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节课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对班级每个人喜欢的水果进行调查,通过把小圆片粘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旁边这一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操作活动刚开始时,学生把圆片摆得很乱,笔者引导学生谈谈感想,学生就说:“太乱,不好数.”接着笔者问学生:“怎样贴才方便数呢?”学生提出要贴成一行,一个一个就好数了.同样,在统计图中,必须用一条水平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这一知识点就在这里进行了初步渗透.贴成一行后,学生很快数出了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然后学生开始观察,并统计出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最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学会了用数据记录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在接下来的环节,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老师要给班里的同学购买水果,应该怎样购买?你能提出建议吗?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提出了大家喜欢吃的水果要多买,其他的少买,这样既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也避免了浪费.学生根据前面的统计结果,思考时有了依据,根据数据做出了比较合理的决策.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先进行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数据分析观念得到发展,从而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二)结合生活素材,理解数学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优化”这一节课时,笔者以家里来客人要沏茶招待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素材,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笔者让学生先独立设计方案,之后组织学生尽情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总结出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沏茶?哪些事情是要先做的,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对比、评价,从众多策略中找到最优策略,体会理解最省时的关键是将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

(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数学

数学知识重在应用.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计算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购物小超市”这一实践活动,为学生創设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和顾客进行商品买卖,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在购物的过程中,小顾客们要学会看商品价签,要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付相应价格的钱数,而小收银员们则要正确查验所收钱数是否正确,还要能计算、会找零,超市小经理们还制作了精美的广告牌,推出特价活动,孩子们的财商也在这一活动中得到了培养.活动后,全班进行了交流,孩子们都汇报自己购买或卖出了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在活动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的相关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一活动还使学生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怎样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容易理解,让学生能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简而言之,教师应尽可能整合课程内容,创设一些逼真、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以使学生觉得数学课不仅仅是做几道题,而是富有感情、亲近生活、解决生活难题的有用的工具.[1]

二、情境化的数学问题,便于训练学生思维

问题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问题情境,利用这一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困难,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

(一)问题情境必须有趣味性

比如在四年级“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节课中,笔者利用课件播放动画,为孩子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整数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仅仅有整数是不够的.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已经会用整数,知道了十进制关系.有一天,有一位勇敢的猎人在森林里打猎,捉到了3只狐狸,他就拿到了老猎人那里,请他帮助量一量小狐狸的长度.那时候还没有尺子,于是老猎人拿出了他常用的那根小棍,跟第一只狐狸比了比,发现小棍和狐狸一样长,于是就记了个“1”,又拿这根小棍比了比第二只狐狸,发现狐狸比这根小棍短,不够1,可怎么办啊?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和你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吧.

学生想到把1根小棍再继续平均分.笔者接着问:“你们觉得老猎人会分成几份?”学生说老猎人会按原来的习惯把这根小棍分成10份,小狐狸占了7份.“那么我们该怎么记录小狐狸的长度呢?”笔者问.学生会写分数,笔者让学生说这样记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之后,笔者肯定学生的想法.笔者又继续讲解:“但是这个分数是上下写的,和整数的书写习惯不一样,于是人们又想,能不能再发明一种数,也能像整数一样横着写,同样能表示十分之七呢?”从而引出小数.这样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思考、学习,更高效.

(二)问题情境必须有思考价值

例如,在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学要求虽然只是初步认识小数,但是教师仍然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和形成牢固的表象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的意义.笔者向学生展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纸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研究:如果这张纸片代表1元,那么0.1元该怎么表示.这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事物,独立研究和认知,学生可以分一分、画一画、比一比,以在分数和小数之间建立联系.在课堂上的整个交流过程中,笔者基于学生的汇报结果提出了疑问,通过不断深入的交流使这个大问题变成了一系列小问题:为什么将它们平均分?为什么将它们平均分成10份呢?大家的图形不同、分割方法不同,为什么这一份都可以用0.1元表示?这些小问题都是紧密围绕之前的大问题的.学生根据实践能力,理解了0.1元是1角,1元=10角,所以要把1元平均分成10分,一份就是1/10元,也就是0.1元.笔者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了小数和十进制分数以及整数之间的联系,并且形成了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的认知,帮助学生从直观感知提升到理性认识.这节课上,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有了空间,思维才有动力.创设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

(三)问题情境要有探究性

“垂直与平行”的知识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第一课,笔者在设计这节课时,定位在师生、生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从整体着眼,让学生随意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围绕一个大问题展开讨论:这些不同的线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快确定了互相平行这一情况,但对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产生了争议.有的学生把它们分成两类:直接相交和延长后相交,有的学生则根据直线特点把它们归为一类.在这里,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大的问题空间,学生的分类结果也是多样的.学生在讨论中出现争论时,就是学生思维形成碰撞产生火花之时.这时的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知识经验,讲理、辩论,无论是知识的应用还是各项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回想“直线是无限长的”这一特点,学生恍然大悟:两条或多条直线看上去还没相交的这种情况其实也属于相交.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学生的认知逐渐统一,随着交流的展开,学生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

三、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课应该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更要在评价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笔者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建立了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方面的评价内容.基础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发展性评价包括自我管理、理性精神、自主学习.在评价的内容上,既有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又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力图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中数学思维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使学生从问题的解决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实现自主学习.

(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是重要的评价主体,他们都各自在评价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自我评价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小组评价要进行同伴互评、共同成长,教师评价要起到诊断指导、激励成长的作用,而家长评价要为孩子规划预期、呵护成长.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居家线上学习中,利用线上学习的优势,笔者把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一组,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分别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就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小组内互评.水平相当的学生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更容易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次线上学习也使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孩子的学习,家长的参与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帮助家长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并结合新课程理念,笔者改革了期末测试的评价方式.比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就采用了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考核形式,把单一的书面考试改为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考核,实现全面评价.这次测试主要有5项测试活动,分别是“我会算”“我会数”“我会比”“我会认”“我会说”.根据“2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的学习内容,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我会数”“我会比”的测试,通过学生数小棒的数量、拨计数器、数立体图形(积木)的数量以及比较不同立体图形数量的多少,既考查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认识时间”的学习内容,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我会认”的实践測试活动,主要通过让学生“认整时、拨整时”,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于整时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于抽象的时间概念的理解;针对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这一重要部分,进行了“我会说”的活动考核,主要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图意,并用规范的语言找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最后说出算式进行正确解答,这样的考试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这些实践操作活动注重考查学生的非智力素养,笔者在操作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之外,也详细记录并了解了学生的“表达”“倾听”“思维方式”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明确方向,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总 结

以上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习新鲜、有用的数学,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数学素养,我们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徐绣.让数学学习生活化[J].新课程(中).2011(04):6-7.

[2]林绮琪.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70.

猜你喜欢

情境化三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