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分析

2020-01-11张永锐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设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张永锐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疑问的设置,教师设疑是否得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疑问进行设置,更好地发挥疑问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数学中的设疑方法,以此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疑

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从疑问的设置开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疑问,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方向,才会有动力,学生才能够以此进行创新,因此,教师的设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问题的设置,使问题的设置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在巩固性的原则上,进行趣味性疑问的设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种类

思维的发展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学生思维最活跃的部分在于设疑.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疑问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学生个体的发展顺序,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疑问的设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悬念设疑,探索未知

悬念设疑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重难点处进行疑问设置,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结合知识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重难点进行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更加适宜的思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递进设疑,步步引入

递进设疑是指教师对问题进行设置时做到由表及里,由简到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设置,注意问题层次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由易到难,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强化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设疑现状

(一)思想观念有待更新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形成“一言堂”的教学氛围.在这些教师眼里教师就是真理,并不会对学生给予理解和关注,对于重难点知识也只是简单地进行表达,很少甚至不设疑,只是对知识进行机械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限制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不会考虑学生自身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是否对知识感兴趣,最终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教学观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造成了教师本身具有优越感,相对忽视学生,最终严重束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目的性有待强化

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进行问题的设置,有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对问题进行回答.例如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对图画进行观察,有几只鸟?几只蝴蝶?这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这仅仅是注重形式,并不能真正发挥疑问的作用,也使得疑问的设置成为摆设,其目的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问题进行设计,有时对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充分思考就能够对问题进行回答,这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惰性.

三、小学数学中设疑方法的应用

(一)趣味教学中进行设疑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理论性相对比较强且相对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制造一定的悬念,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体积的意义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设置问题:瓶里的水有多少?将石子放进瓶子里以后水面会上升,学生之前已经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但是并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紛纷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再对体积的知识进行阐述,让学生重新认识乌鸦喝水的故事,这种趣味性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育教学效果.这种趣味性设置疑问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二)在教学矛盾处进行设疑

小学生在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固有思维进行撞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哪吒的故事纳入其中,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问题:哪吒的风火轮是什么形状?当学生回答是圆形之后,提问为什么要设置圆形的,如果设置成三角形或者方形可不可以呢?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自行车的车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圆发挥的作用.这种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激烈讨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中进行设疑

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是其核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注重对重难点设置相应疑问,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计算得最快,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小组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在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在重难点处进行疑问设计,能够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小组竞赛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要点

(一)强化针对性、目的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如果不能考虑学生自身的学情和身心特点,就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負担,与设置疑问的初始目的不相符.例如,在讲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的方式,对摸到的东西进行比较,总结摸到的东西有什么不同,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比较哪个面积大.可是学生在学习中会存在想法不统一的情况,有的学生说课桌桌面相对比较光滑,有的学生说数学书的封面相对比较粗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使问题的设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教师在提问中缺乏目的性,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就会缺乏方向,不符合教师的预想.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问题不及时回应,有可能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及时设疑

设疑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获得新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例如,在讲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时,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小明养了 8 只小鸡,养的鸭子比小鸡少 3 只,则养了几只鸭子?接着提问:养了 8 只小鸡,饲养的小鸡比鸭子少3只,则养了几只鸭子?由于题目中出现了“比”“少”字眼,学生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依然采用减法的方式8-3=5(只),教师如果在这个地方给学生设置疑问:谁和谁比?哪个多?哪个少?求多还是求少?用什么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思维定式,利用设疑的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

(三)设疑要有层次性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一定的层次性.在第一个层次,让学生通过三角形拼板活动推导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理解当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一样时,其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与具体的形状并没有关系;在第二个层次,让学生将三角形进行对折得到两个小三角形,让学生猜想两个小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习得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层次上有所提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意识到疑问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疑问的设置,发挥疑问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制造一定的悬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设疑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身心特点,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获得新知,要注重进行趣味性疑问的设置,在教学矛盾以及重难点之处进行疑问的设置,不断探索对疑问进行设置的措施,更好地强化疑问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方法的探讨[J].名师在线,2018(32):35-36.

[2]王祥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设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39.

[3]季本华.小学数学课堂设疑设计的探讨[J].教书育人,2012(23):64-65.

[4]王世国.小学数学设疑的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2(21):154.

猜你喜欢

设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