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2020-01-11
(铁岭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吸入排菌的肺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常可引起肺部结核菌感染。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乏力、低热、盗汗,患病初期症状轻微,随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加重,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并且由于结核病治疗时间长,大多数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的68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分析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将铁岭市结核病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的6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34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50±4.21)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2)年。对照组共34例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51.52±2.45)岁;病程7个月~2年,平均病程(1.1±0.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开窗通风,空气新鲜,室内阳光充足,每天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床单被褥干净。护理过程中按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足量、规律、全程、联合用药,详细告知患者其所用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讲解消毒隔离及痰液的处理方法。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因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结核病的治疗时间长,又使得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情绪波动后,应联合其亲属多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用诚挚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些患者在接受自身疾病后对临床药物治疗有很高的期望,并且他们确信在药物治疗后他们可以治愈。对于有此类情绪的患者,护士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并如实告知药物疗效和用药计划。不要夸大药物的功效,运用适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改变错误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②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强调戒烟的重要性,讲解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及对结核病的影响。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对患者进行个体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病因、常见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诊疗方案、护理措施、传播途径、预防及自我保健的知识、消毒隔离措施,并以“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家庭和职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并向患者发放印有结核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手册。定期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重点是强调坚持按要求服药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间互相沟通。③饮食护理。实行分餐制,切断传播途径。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忌生冷的饮食。调节食物的色、香、味,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患者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在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病情。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活动能力的相关数据对其活动量做出恰当的评估,告知其适合的活动量,防止患者在运动后产生疲劳。确保患者充分休息并养成良好作息习惯。⑤治疗的依从性指导。让患者知道结核病化疗的目标是早期杀菌和最终灭菌,预防结核病菌产生耐药性。指导患者出院后仍要坚持按疗程用药。患者擅自停药易使结核病菌产生耐药性或使病情出现反复,不规则服药或过早停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⑥定期复查。因为治疗结核病应用的是化学药物,易对肝肾等其他脏器的功能造成损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后,必须定期复查,通过复查不仅可以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还可根据化验结果了解其他脏器的功能情况。达到监测病情的目的。⑦做好个体化护理。给予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技巧指导,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结核病患者常见盗汗症状,此症状可患者使体内水分消耗量增加,在心、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机体代谢的需要,同时有利体内毒素排出。对于发热的患者,应给予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应用退热药物后,多饮淡盐水,防止大量出汗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高热不退时应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⑧消毒隔离知识讲解。患者的生活用具、食具可选用日晒、消毒液擦拭、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对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焚烧销毁。
1.3 观察的指标:由患者填写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定;应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采用QOL量表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SPSS18.0软件,分别t、卡方统计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是23例(67.65%),实验组则是34例(100.00%),P<0.05。
2.2 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接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即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64.12±6.16)、(61.22±0.67)、(68.13±1.57),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23.21±3.25)、(21.68±0.33)、(96.67±3.11)。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64.21±6.14)、(61.46±0.61)、(68.33±1.54),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38.01±4.51)、(41.68±0.25)、(81.01±3.55)。
3 讨论
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部分患者患病后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和焦虑情绪,还由于治疗时间长,有的患者往往不能坚持全程化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肺结核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并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形体动作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强化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满意度是23例(67.65%),实验组则是34例(100.00%),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接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64.12±6.16)、(61.22±0.67)、(68.13±1.57),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23.21±3.25)、(21.68±0.33)、(96.67±3.11)。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64.21±6.14)、(61.46±0.61)、(68.33±1.54),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QOL评分分别是(38.01±4.51)、(41.68±0.25)、(81.01±3.55)。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肺结核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改善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适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