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20-01-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胎儿

(新民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新民 110300)

妊娠糖尿病主要为以往未出现糖尿病症状的女性妊娠期间初次产生糖耐减低等情况(口服葡萄糖后2 h后可超过7.8 mmol/L),且该疾病好发于妊娠中晚期女性,可对产妇及胎儿机体健康造成威胁[1]。相关研究显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诱发尿路感染、羊水增多、胎膜早破等并发疾病,进一步提高剖宫产率。故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施以有效治疗对促进其机体康复,保障母体及胎儿健康,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价值。但妊娠糖尿病一般不予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主要为避免患者在服药后胎儿出现畸形等情况[2]。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筛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差异分为探究组(n=49)与参照组(n=49),探究组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6.50±7.50)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0例,孕周26~36周,平均孕周(31.50±5.50)周,体质量46~69 kg,平均体质量(57.50±12.50)kg;参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50±7.50)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21例,孕周25~36周,平均孕周(30.50±5.50)周,体质量45~69 kg,平均体质量(56.50±12.50)kg;在统计学中对两组年龄、孕周、体质量等基础资料予以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予以比较分析。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饮食控制干预,同时依照机体情况对活动量予以适当增加。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人胰岛素治疗,患者在餐前30 min内进行皮下注射,探究组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早晚均在餐前5 min进行皮下注射。此外,在实际用药时应对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予以监测,并依照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注射量,一般在调整频率在5 d左右,每次调整剂量不超过4 IU,至患者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即可[3]。若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乏力、手抖、出汗及心悸等情况,同时血糖检测后数值低于3.3 mmol/L,则表示患者处于低血糖状态,应在第一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实施干预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治疗指标(胰岛素每日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治疗时间)及治疗有效率予以比较分析。其中治疗效果主要分为显效、好转、无效三项指标,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患者血糖处于正常范围,且未出现胎膜早破、低血糖等并发症,妊娠结局好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血糖水平下降超过50%,未出现胎膜早破、低血糖等并发症,妊娠结局较好为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血糖不稳定,剖宫产率高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探究组(n=49),治疗前:空腹血糖(13.47±3.54)mmol/L、餐后2 h血糖(16.77±4.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54±1.89)%;治疗后:空腹血糖(7.60±1.87)mmol/L、餐后2 h血糖(9.16±2.6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2.61)%;参照组(n=49),治疗前:空腹血糖(13.20±3.26)mmol/L、餐后2 h血糖(15.98±4.62)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35±1.47)%;治疗后:空腹血糖(9.58±2.40)mmol/L、餐后2 h 血糖(11.53±5.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7±1.64)%;(治疗前:t=0.393,P=0.695;t=0.857,P=0.393;t=0.260,P=0.000;治疗后:t=4.555,P=0.000;t=2.781,P=0.000;t=5.155,P=0.000),经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探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2.2 两组治疗指标情况比较:探究组(n=49),胰岛素每日用量(45.97±7.65)IU/L、血糖达标时间(5.17±3.26)d、治疗时间(12.64±2.18)d;参照组(n=49),胰岛素每日用量(60.54±8.33)IU/L、血糖达标时间(9.64±5.89)d、治疗时间(16.57±5.49)d;(t=9.018,P=0.000;t=4.648,P=0.000;t=4.657,P=0.000),探究组血糖达标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且探究组胰岛素每日用量较高于参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探究组(n=49),显效27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47例,占比95.92%;参照组(n=49),显效17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38例,占比77.55%;(χ2=14.665,P=0.000),就治疗有效率而言,探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3 讨论

人们生活方式伴随社会经济水平出现较大转变,在日常生活中对营养、饮食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常存在孕妇补充营养过度等情况,再加之妊娠期机体内部内分泌失调、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等情况影响,使得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5]。妊娠糖尿病主要指患者首次出现糖尿病症状,未将妊娠前糖尿病患者纳入其中。妊娠糖尿病对产妇及胎儿影响均较大,可使母体及胎儿在围生期出现不良结局,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与母体持续升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一步对胰岛β细胞产生刺激后,诱发高胰岛素血症,进而血糖升高,危及生命安全[6]。同时,若孕妇孕期过多摄入脂肪类及糖类食物,胎儿易出现耗氧量增加、增长速度过快等情况,最终发展为巨大儿,严重时可出现胎儿窘迫,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另一方面新生儿畸形或发育不良主要与高血糖因素息息相关,血糖过高可对胚胎发育产生抑制作用。故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予以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就临床经验可知,妊娠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加强运动及意识控制对血糖水平予以控制,但部分患者依旧存在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等情况,故需采取胰岛素治疗[7]。

据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显示,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可服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且应在运动干预及饮食干预效果均不显著的情况下及时实施胰岛素治疗。以往短效人胰岛素需在餐前30min注射,且达峰值速度慢,其药物峰值与患者餐后血糖高峰不能有效吻合,故一般情况下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较差,易在餐前出现低血糖。门冬胰岛素属于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吸收快、起效快等优点,皮下注射30 min内即可达到峰值,但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4 h,更符合于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餐后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提高治疗安全[8-10]。相较于常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在降低血糖及C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用药方式更加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本研究中探究组实施门冬胰岛素治疗相较于参照组实施常规人胰岛素治疗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相关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门冬胰岛素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可促进血糖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最终改善母婴结局,保障患者及其胎儿机体健康。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