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蓝根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020-01-11董福越李楚源

中国药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铁线莲核苷板蓝根

黄 远,董福越,李楚源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515)

板蓝根名源于《神农本草经》,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干燥根,适于生长在山地林缘较湿润的环境,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板蓝根入药历史悠久,临床长期用于防治感冒,特别是流感。近年来,已从板蓝根中分离出近20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氨基酸类、核苷类及其他,分子多样性丰富,其中不乏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本研究中根据近10余年的科研成果和相关文献,对板蓝根化学成分的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板蓝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1.1 核苷类

核苷(nucleoside)是一类糖苷胺(glycosylamine)分子,组成物为碱基加环状核糖或脱氧核糖,如胞苷、尿苷、腺苷、鸟苷与胸腺苷。板蓝根药材中的尿苷、鸟苷、腺苷等核苷类成分能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是中成药抗病毒的活性成分[1-2]。核苷类成分在板蓝根药材中含量较高且易溶于水,对板蓝根及其制剂的疗效和质量影响较大。故核苷类成分可作为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板蓝根药材中的核苷类成分易通过水提工艺提取,其含量的高低能影响板蓝根制剂的质量和疗效。肖慧等[3]以核苷类成分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对板蓝根水提工艺的加水量、回流次数、回流时间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最优条件。

目前,对于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主要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4-10]和高效毛细管电泳[11]的方法。

辛敏通等[4]以水为溶剂超声提取不同企业的板蓝根颗粒中核苷类成分,以Agilent Zorbox SB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快速HPLC法以不同比例的水和甲醇为流动相对核苷类成分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并比较其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生产的不同批次板蓝根颗粒核苷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板蓝根药材及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对核苷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肖慧等[5]以2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板蓝根药材中的核苷类成分,以Prevail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板蓝根药材、饮片制备、板蓝根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张叶等[6]以70%乙醇对不同产地的板蓝根药材进行超声提取,以Lichrocorb-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15∶85,V/V)为流动相对板蓝根中腺苷成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腺苷成分差异明显,为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控制板蓝根药材质量。

蒋丽蓉等[7]利用15%甲醇超声提取板蓝根药材成分,以Kromasil-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10∶90,V/V)为流动相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为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提供了较实用的检测方法。

1.2 木脂素类

木脂素(lignan)是一类由2分子苯丙素衍生物氧化聚合而成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板蓝根、连翘、厚朴、细辛、五味子、牛蒡子等中药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保肝等功效[12-14]。木脂素类化合物中的直铁线莲宁B被证实具有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功效[15],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流感病毒的核输出[16],并通过抑制病毒介导的NF-κB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炎性因子的释放[17]。

制剂生产中,板蓝根多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分离,在去除一些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木脂素类等有效成分,且该工艺周期长,杂质去除不尽、易产生絮凝物。王盛等[18]以总木脂素含量及直铁线莲宁B(clemastanin B)单体含量作为筛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微波辐照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孙东东等[19]以单体直铁线莲宁B提取率、总木脂素提取率等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为指标,以粉碎度、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优选板蓝根提取工艺。李进等[20]以板蓝根有效部位如总木脂素等与单体含量结合作为指标,探讨应用超滤膜分离纯化板蓝根有效成分的工艺。潘以琳等[21]以板蓝根木脂素活性部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板蓝根药材经微波提取、膜分离处理后的药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的工艺。

基于木脂素的药用价值,有较多木脂素类化合物直铁线莲宁B在药材或制剂中的含量研究。谭宇萍等[22]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诱导菘蓝毛状根,探索不同悬浮培养时间毛状根中直铁线莲宁B积累变化规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菘蓝根和叶中直铁线莲宁B的含量,结果叶中未检测到直铁线莲宁B,而根和毛状根中均含直铁线莲宁B,且直铁线莲宁B动态积累差异显著,菘蓝毛状根不仅能积累直铁线莲宁B,且其含量稳定,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积累,可达板蓝根含量最高值的2.5倍,表明菘蓝毛状根同样也具有用于生产直铁线莲宁B的潜力。陈勇等[23]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板蓝根颗粒经50%甲醇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水浴浓缩,以Agilent TC-C18柱为色谱柱,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通过甲醇和水梯度洗脱,于280 nm波长处检测铁线莲宁B和异落叶松脂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板蓝根颗粒中铁线莲宁B和异落叶松脂素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何立巍等[24]将板蓝根粉末用60%甲醇经超声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以甲醇-乙腈-水(24∶1∶75,V/V/V)为流动相、Lichrospher-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在280 nm波长处测定板蓝根主要产地药材中直铁线莲宁B的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直铁线莲宁B的量差异较大,以江苏、吉林、安徽、河北的含量较高。

1.3 氨基酸类

氨基酸(amino acid)是生物学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赋予蛋白质特定的分子结构形态,使其分子具有生化活性。板蓝根大多以水煎方式入药,其水溶性成分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类成分,板蓝根中的氨基酸类成分为其抗病毒的代表性有效成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板蓝根药材及颗粒中分别针对氨基酸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或化学反应鉴别,但无含量测定项。目前常见测定中药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或衍生化法。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样品处理复杂;柱前衍生化法常有邻苯二甲醛(OPA)法、2,4-二硝基氟苯(FDNB)法、氯甲酸芴甲酯(FMOC)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法等。

任国萍等[25]以水超声提取药材中的氨基酸成分,以Inertsil ODS-3为色谱柱,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及微波水解-柱前衍生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含量较高、水解前后差值较大的10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再通过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差值计算出结合氨基酸的含量,建立了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10种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刘西京等[26]以4个含量较高氨基酸苏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缬氨酸为指标,以磷酸盐缓冲液和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以Eclipse XDB C18柱为色谱柱,测定游离氨基酸和酸水解后氨基酸的含量,即测定板蓝根水提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酸水解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板蓝根多肽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消化后,未水解为游离氨基酸。

辛敏通等[27]对5家企业生产的板蓝根颗粒中6种常见氨基酸(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以Waters AccQ TagTMUltra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进行柱前衍生化,以乙腈、甲酸和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U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5家企业生产的板蓝根颗粒中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吴家红等[28]以70%乙醇超声提取板蓝根中氨基酸成分,以茚三酮溶液作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70 nm波长处测定药材中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3%茚三酮乙二醇溶液显色完全,且阴性无干扰,该方法测定总氨基酸适用范围广。

何轶等[29]以水超声提取板蓝根粗粉的成分,在醋酸-醋酸盐作缓冲盐作用下,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以Phenomenex ODS3柱为色谱柱,采用异硫氰酸苯醋柱前衍生法测定13批板蓝根样品中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缬氨酸显示的含量,结果显示,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的板蓝根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来源的板蓝根。陈凯等[30]研究发现,以精氨酸为对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简便易行、合理可靠。

1.4 生物碱类

生物碱(alkaloid)是一种主要包含碱性氮原子化合物,包括脂溶性的靛蓝、靛玉红和水溶性成分表告依春等。现代药理试验表明,板蓝根的生物碱类成分能抗炎、抗病毒、解热,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指标是表告依春,故考察优化板蓝根生物碱部位的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较多[31-47]。

徐丽华等[31]采用色谱法对板蓝根总生物碱进行分离,得到2,4(1H,3H)喹唑二酮、表告依春、靛玉红3个单体,采用鸡胚法对其进行了抗体外流感病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流感病毒作用表告依春及生物碱提取物明显有,喹唑二酮略有,靛玉红无。马丽娜等[32]对板蓝根药材粉末进行水提醇沉后取其滤液,借助超滤质谱技术,通过比对不同组别板蓝根样品超滤前后成分的变化情况,筛选并鉴定出告依春与神经氨酸酶结合能力显著。进一步以体外神经氨酸酶活性试验验证,发现告依春可能是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靛蓝、靛玉红是板蓝根中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尤其靛玉红是板蓝根中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因其对肿瘤细胞生成有选择性抑制作用[33]。

何立巍等[34]应用溶剂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分离纯化板蓝根生物碱,并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但发现总生物碱量仍偏低。

黄晓玲等[35]通过比较回流、渗漉、微波、超声等不同提取方式的优缺点,采用超声提取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

李进等[36-37]以板蓝根有效部位总生物碱等与单体表告依春等含量结合作为指标,探讨应用超滤膜分离纯化板蓝根有效成分的工艺,考察了微波提取法优选板蓝根生物碱部位的工艺。该工艺能降低分离纯化成本,提高有效成分保留率和杂质去除率。

安益强等[40]以水为溶剂,对板蓝根药材进行超声提取及对其制剂(板蓝根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板蓝根含片、板蓝根糖浆)以水浴加热方式溶解,以乙腈-水-磷酸-三乙胺(8.50∶90.72∶0.73∶0.05,V/V/V/V)为流动相,以Zorbax SB-C18柱为色谱柱,采用RP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中表告依春的含量,结果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中测定表告依春的方法。

胡晓燕等[41]对板蓝根药材以水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以甲醇-0.02%磷酸水溶液(7∶93,V/V)为流动相,以Waters SunFire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表告依春的含量并建立指纹图谱,以指纹图谱相似度和表告依春含量为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类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的表告依春含量和化学指纹图谱不尽相同,化学成分差异与产地呈相关性。该方法既能评价药材质量,又能有效辨别不同产地药材,可为道地药材化学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徐小飞等[42]对板蓝根粉末以水为溶剂超声提取,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以Agilent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对提取液进行梯度洗脱,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的板蓝根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和(R,S)-告依春,可为板蓝根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及板蓝根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靛蓝、靛玉红为脂溶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已有氧化滴定法、直接比色测定法、薄层色谱(TLC)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RP-HPLC法,其中RP-HPLC法测定较普遍。范丽芳等[43]以氯仿回流提取20批来自不同产地的板蓝根药材,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以Diamonsil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UV法对提取液进行梯度洗脱,以测定板蓝根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靛蓝、靛玉红含量的高低与地域相关,但同一地区的板蓝根药材中靛蓝、靛玉红的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相差也较大,表明板蓝根的质量除地域因素外,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马莉等[44]对9批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及板蓝根颗粒用三氯甲烷提取后经减压回收溶剂后用甲醇-三氯甲烷(8∶2,V/V)溶解定容,以Waters Symmetry-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测定板蓝根药材及制剂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结果表明,产于道地产区河北和安徽的板蓝根药材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较高,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基地生产的药材的主要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种植的药材,表明道地产区和规范种植会影响药材质量。

谢友良等[45]以N,N-二甲基甲酰胺超声提取板蓝根药材成分,以Kromasil C18柱为色谱柱,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70∶30,V/V)为流动相同时测定青黛中有效成分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王金鹏等[46]将复方板蓝根颗粒以三氯甲烷加热提取后,采用HPLC法以甲醇和2%磷酸为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以HPLC法测定复方南板蓝根颗粒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方法。

孙立新等[47]以氯仿回流提取,以Spherisorb C18柱为色谱柱,以安宫黄体酮为内标物,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62∶38,V/V)为流动相同时测定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结果在避光条件下,24h内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在氯仿中稳定,时间过长,靛蓝、靛玉红分解,故应保证在24h内完成试验。

1.5 有机酸类

有机酸(organic acid)是指一些酸性有机化合物,板蓝根中的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48]。刘云海等[49]对从板蓝根中分离得到的31个化合物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了筛选,发现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和苯甲酸等有抗内毒素作用。对于板蓝根总有机酸的工艺优化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微波法[50-51],对板蓝根中各种有机酸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52]、HPLC法[53]、电位滴定法[54-55]和离子色谱法[56]等。

在板蓝根中有机酸类的分离纯化方面,汤杰等[57]将板蓝根以75%乙醇(pH=2)索氏提取,以丁香酸为指标筛选吸附树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影响树脂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D101型树脂对板蓝根中有机酸组分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较好,采用树脂床体积(2BV)50%乙醇易于洗脱通过优选树脂洗脱液;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药液质量浓度1.0 g/mL、pH=3.0及流速为2 BV/h的参数组合对板蓝根有机酸成分的分离效果良好。王小雪等[52]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硼砂作为缓冲液,对水杨酸、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丁香酸的毛细管电泳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缓冲液酸度、浓度、有机添加物浓度、电压等因素对待测物质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乙腈-硼砂(15%乙腈,25 mmol/L,15 mmol/L β-环糊精,pH=9.10)作为运行缓冲液,工作电压为11.5kV时对板蓝根有机酸成分的分离效果较好。

在板蓝根有机酸类的含量测定方面,马莉等[58]对板蓝根中有机酸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并以Kromasil C18柱为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水溶液(25∶75,V/V)为流动相,采用RPHPLC法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水杨酸含量,试验中样品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提取物粉末颜色浅,避免了滴定时颜色的干扰,使用酸性流动相抑制有机酸的离解,结果准确。王文清等[59]对大青叶粉末用乙醚回流提取,经挥干乙醚后用甲醇溶解样品,以Lichrosorb C18柱为色谱柱,以乙腈-水-磷酸(18∶82∶0.3,V/V/V)为流动相,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大青叶中邻氨基苯甲酸与丁香酸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李培启[60]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水杨酸、丁香酸、苯甲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的含量,并测定了3家公司的2批板蓝根颗粒中的有机酸,建立了简单、快速方法,可用于控制板蓝根颗粒中抗内毒素有机酸的质量。

1.6 多糖类

多糖(polysaccharide)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聚合,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可形成直链或有分支的长链,水解后得到相应的单糖和寡糖。板蓝根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许益明等[61]证实,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同时,板蓝根多糖能降低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株引起的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升高,对于抑制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炎性因子产生,防治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疗效[62],其为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

板蓝根多糖在板蓝根提取物中的质量较高,但板蓝根制剂工艺尤其是提取方法不完善,导致提取不完全,造成药材资源浪费。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故目前大多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板蓝根多糖的提取,但也存在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能耗大、提取率较低的缺点。随着提取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也应用到板蓝根多糖的提取中,如微波辅助、超声波辅助和酶法辅助提取[63-69]。

国欣等[70]对80%醇沉板蓝根粗多糖进行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色谱、Sephacryl-20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及高效凝胶色谱系统分离纯化,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HPLC法分离得到2种均一板蓝根多糖(IRPS1A和IRPS1B)和2种均一板蓝根糖蛋白(IRPS2A和IRPS3A)。其中,IRPS1A与IRPS1B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IRPS2A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IRPS3A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板蓝根糖蛋白IRPS2A和IRPS3A中,单糖组成以葡萄糖为主,还含有少量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

马莉等[71]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柱,Sephadex G75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板蓝根多糖,从板蓝根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4种不同的均一多糖组分PS1,PS2,PS3,PS4,并结合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红外光谱(IR)、TLC、UV等方法对板蓝根多糖进行组成结构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其色谱分析表明,PS1,PS2,PS3,PS4均由单一木糖组成,且多糖的活性与相对分子质量、溶解度、黏度和糖链结构有关。

张体祥等[72]采用水煮醇沉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水溶性多糖,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时间、醇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对提取的粗多糖脱蛋白,通过Se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液料比是影响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 h,采用三氯乙酸法去蛋白的多糖得率高,脱蛋白效果好,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的板蓝根多糖为分子大小均一的单一组分多糖。

其他的提取优化试验,王莉等[64]采用微波技术提取板蓝根多糖,反应时间缩短12倍,多糖含量由0.81%提高到3.47%。唐志华[65]将条件设置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8 min、微波功率500 W,多糖提取率达到了6.55%。刘依等[66]用水浸泡药材1 h后再用微波处理,多糖得率可达33.06%。

目前,对于板蓝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主要是基于苯酚/蒽酮-硫酸比色法[73-76],并制订了相关的方法参数,为板蓝根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2 存在问题

虽然板蓝根化学成分的研究已开展多年[77],但在分离提取等研究过程中仍有较多问题。如靛蓝、靛玉红为脂溶性成分,用水提取几乎提取不出,而实际生产中板蓝根多为水提取;且菘蓝中的靛蓝、靛玉红主要存在于残留的叶柄、叶片和根茎中,而根中含量很低,因此把靛蓝、靛玉红作为板蓝根的指标成分进行控制仍需深入探讨。提取时,受热时间较长会大量破坏生物碱和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另外,醇提或醇沉的醇浓度过高,也会导致板蓝根中的多糖和氨基酸类水溶性成分损失。对于板蓝根氨基酸含量测定中常以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为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氨基酸的总含量,且所选氨基酸能否有效控制板蓝根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取时,对于含量极少,但可能存在较大药用价值的成分,需经过浓缩、富集等方法提取,该过程损失率较大,故测量含量较低的成分,其测定误差较大。

由于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尚不完全明确,检测方法未成熟,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标准。而且板蓝根内在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决定其药效的因素之一,因此单纯以某一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量作为质量评价的依据并不全面。且板蓝根药材作为板蓝根中药提取物和复方制剂的原料,其质量稳定性十分重要,但因受生长环境、土壤性质、栽培技术、产地加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板蓝根的成分种类、含量等有所不同,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从而表现出不同产区,甚至即使是同一产区的板蓝根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故必须发展道地药材、实施板蓝根GAP规范化种植,并加强规范化管理,以确保板蓝根药材的质量。

3 小结

板蓝根的药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但若无合适的质量标准来控制其质量,则难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文中在结合前期板蓝根主要活性成分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板蓝根主要成分的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板蓝根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为明确板蓝根的药效与物质基础的关系,建立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以及保障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铁线莲核苷板蓝根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一测多评法测定混合核苷片中核糖核苷含量
山西省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甘肃省野生铁线莲属植物分布特征及观赏性评价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铁线莲园艺品种山地引种与栽培技术分析
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铁线莲属植物研究进展与园林应用
以杆菌肽为模板的金簇制备及其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检测中的应用
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