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2020-01-11高强
高 强
(辽宁海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发病后患者常出现膝关节疼痛、关节运动障碍等情况,限制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1]。以往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恢复慢,近些年临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手术疗法也被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总共有60例,均为我院接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确诊,具有符合的手术指征,了解手术过程以及效果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不纳入存在精神障碍、严重肿瘤疾病等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阶段为40~80岁,年龄均值为(64.20±10.68)岁。
1.2 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措施,让患者保持仰卧状态,选择髌旁膝前正中内侧位置进行切口,切开关节囊,将髌前脂肪垫切除,把髌骨往外推,同时切除半月板、前交叉韧带,使得胫骨平台完全暴露,在股骨髓当中实施定位截骨,将人工膝关节假体安装在其中,最后将骨水泥注入,做好假体的固定措施,将引流管留置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其中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CQL-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曲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患者膝关节曲度为(86.91±10.73)°、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3.55±12.70)分;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曲度为(105.69±16.36)°、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4.29±15.05)分。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曲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t1=9.107、P=0.001,t2=8.762、P=0.001。
2.2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治疗前,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5.81±6.92)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4.52±8.18)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治疗前,t=7.873、P=0.001。
3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属于一类慢性退行性病变,发生因素多样,涉及到外伤、过渡劳累、走路姿势不正确、受寒等。存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会出现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存在骨质增生等临床特征,观察其病变表现为膝关节肿痛、在关节活动方面出现障碍、关节功能降低,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得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3]。因此,临床也比较重视这类关节炎的治疗,降低患者关节功能受到的损伤。
目前,临床研究还未完全确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对其展开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发展,避免软骨受到进一步磨损。以往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都采取软骨保护剂治疗,例如硫酸氨基葡萄糖,但延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且患者恢复缓慢,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长期用药会引起膝关节结构出现迟发性破坏[4]。因此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后,引入大量外科手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主张选择手术疗法,包括胫骨高位截骨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高位截骨术需要将病变胫骨截除,从而延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变,其软骨磨损得到控制,但该方法在适应证上具有较多的限制,因此临床并不推荐采用这种手术疗法。生物材料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全膝关节置换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针对于关节炎病变,手术过程通过将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切除,将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安全,膝关节半月板被假体所取代,有效发挥生物作用。近些年,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有应用到单髁置换术,但该手术方法在适应证上也无法合理把握,假体设计不合理,其手术成功率比较低,临床还不推荐单髁关节术治疗,而优先考虑全膝关节置换术。
本研究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情况,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和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该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确切,针对该方法细节操作可进行进一步研究。总之,综合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优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帮助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