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翻浆的原因及维护施工研究

2020-01-11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土质行车土体

王 涛

(迁安市通宇公路建筑有限公司,河北 迁安 064400)

公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产生翻浆等病害问题,使公路正常行车及行车安全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针对翻浆病害,需要在掌握其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前提下,制定有效处理措施,以减小其危害,保证公路正常、安全通行。

1 公路路基翻浆产生原因分析

1.1 水的作用

水是路基产生翻浆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产生翻浆现象的重要前提,由于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加之排水不够及时,将使路基的含水量越来越大,此时受行车作用后,就会产生翻浆。路基范围内的水有很多种不同的来源,如降雨、地表积水与地下水等。如果这部分水进入到路基当中,将造成土体含水量增加,使土体颗粒间阻力减小,导致流动性增强,最终引起翻浆。

1.2 土质因素

土质是引起翻浆现象的主要内因,由于路基土质不均,所以它对翻浆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同,当土质较差时,产生翻浆的几率将增大;反之,如果路基土质良好,则能避免翻浆的产生。比如,当路基填料为砂砾土时,翻浆发生率将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土壤空隙相对较大,温差作用很小,砂砾土还具有良好稳定性及透水性,因此能有效保证稳定性。但粉质土由于温差聚流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毛细水会大幅上升,导致渗水性变差,土体在大量吸水后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受行车作用后就会产生翻浆的现象。另外,粘性土与泥炭土等不良土质也会引起翻浆的问题。

1.3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对翻浆的作用表现为温度变化,这属于基本的外部因素。通常情况下翻浆都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容易发生冻结的地区。初期冻土深度较浅,水从正常区域流向上层土,导致翻浆现象的产生。另外就是在降雨比较频繁的季节,使路基聚集很多雨水,此时如果温度突然降低,水将冻结形成一个封面将路面完全封住,待气温回暖后,产生翻浆。

1.4 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是诱发翻浆的重要原因,属于促使条件之一,无论是车流量、载重量还是行车速度,都会对路基造成影响,以行车速度为例,车速越快越容易引起翻浆,或车流量越大,越容易引起翻浆的现象。

2 公路路基翻浆危害

如果公路路基产生翻浆,会对路面平整度造成很大影响,产生凹凸不平段及起伏段,对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另外,翻浆发生后若未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使路面情况不断恶化,产生一系列新的病害,导致路面使用状况越来越差,极大的增加了后续维护和处理难度及投入。因此,针对路基翻浆,应在做好预防的同时严格遵循早发现早处置原则,力求将翻浆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3 公路路基翻浆维护施工

3.1 维护原则

在公路路基翻浆维护施工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种来源的水进入到路基范围内,并在容易产生翻浆现象的段落设计专门的隔离层,切实加强路基排水,保证路基高度符合要求。

(2)在化冻的过程中排除处在聚冰层当中的水,也可暂时蓄积于具有良好渗水性功能的结构层当中,可通过排水设施的施工来有效处理。

(3)尽可能提高路面稳定性及强度,对土基结构进行有效改善,比如采用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材料设置基层结构等。

3.2 维护施工

(2)加强路基排水,合理提高路基的高度

在取土较为便利的段落,建议使用具有较强透水性的材料来填筑路基,以此增加路基边缘和水之间的距离,使路基上层土始终处在干燥状态,避免在发生冻结时由于水分散失或冻结而失去稳定性。通过对路基的合理加高也能起到良好作用,也是一种经济合理且操作简单的方法。另外,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切实加强检测,在施工中提出严格的要求,保证土基整体密实性,确保路基土达到相对较高的密实度,起到预防翻浆现象发生的作用。

(2)抬高一定填土高度

路基设计过程中,需要使路基填土具有足够的高度,以此使其始终保持在完全干燥或稍湿状态中,如果路基填土高度不足,当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时,在冻结过程中将有充足的供水,使迁移水量变多,导致翻浆现象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抬高填土能有效防止翻浆,并且在抬高填土以后,能使水向路基发生的迁移距离变长,确保绝大部分的水可以在发生迁移时被冻结,进而减小冰层厚度,避免在融化以后使水量增加,从而实现降低翻浆发生几率的目标。

(3)增铺隔离层

施工中可在适当深度位置增铺一道隔离层,这一隔离层既可以是透水的,也可以是不透水的。当采用透水的时,可采用无纺布和碎石等透水材料;当采用不透水的时,可采用沥青材料。这两种隔离层都相同的作用,均为组织水体不断上升,使路基上部一种处在干燥的状态,避免翻浆现象的发生。

(4)对路面结构层进行更换

路面结构层同样对翻浆有很大影响,在容易产生翻浆现象的段落,应采用砂砾材料设置垫层,以此增大空隙率,避免水体发生上升,在化冻过程中除了可以蓄水,还能提供排水通道,避免在路基范围内形成积水。除此之外,垫层冻融时体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样能有效减小应变及应力,降低荷载作用对路基整体造成的破坏。除了对垫层进行改变以外,还可更换新的垫层,比如采用石灰稳定土等,这是一种具有良好抗冻性能及水稳定性能的基层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翻浆及冻胀,发挥类似于防冻层的重要功能。

(5)采用化学外加剂对路基翻浆进行处理

即向路基土中掺加一定量固化材料,吸收填土中多余的水,在交接作用下促使土体颗粒能够良好胶结,形成密实且具有较高强度的复合式土体,减小翻浆产生几率,一般可将石灰与水泥作为固化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材料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类新材料不断涌现,可用于翻浆处理的材料类型越来越多,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

(6)做好路线设计的优化

在施工正式开始前的选线工作中,需要对沿线范围内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与自然气候进行全面调查,规避那些可能产生翻浆问题的地段。同时,路线的走向要注意和冬季时的区域主导风向保持平行,并在冬季时做好除雪,严格控制水向路基范围内的渗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翻浆是一种对公路正常使用有很大影响的病害,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土质的内因,又有气候、车辆荷载等外因,实际情况中,除了要在设计与施工中做好预防,还应通过检查及时发现翻浆迹象,并根据其产生原因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以此将其可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保证公路正常运营,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土质行车土体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地铁砂质地层深基坑土压力研究
软黏土中静压桩打桩过程对土体强度和刚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无机土壤固化剂路基改良效果及应用研究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雾霾天行车安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夜间行车技巧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