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护理“双主体”育人的研究

2020-01-11侯晓山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双主体课程体系岗位

侯晓山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随州 441300)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把学习环节与真实工作环境融为一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师带徒来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既注重技能传授,又注重学历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徒既能适应现有岗位的需要,又能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对学生共同培养,共同管理,促使教育对象全方面发展。

一、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步骤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结合理论与实践,为产业培养人才[1]。为进一步不断增强我校护理专业服务随州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力,加强护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与随州新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入开展院校融通。双方经过友好协商,签订了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从双方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校企实施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学徒)、建设“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互聘互用、协同育人”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明确权责,从而开启了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

二、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实施

现代学徒制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人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实践环节。以高职护理专业来说,学校教师和医院师傅所传授的知识与技巧即为学生(徒)工作上所需实际应用的知识,将理论学习和医院跟岗实习穿插进行,在医院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岗位认知和技能水平[2]。学生(徒)这种实践技能的提升,需要学校与医院两个育人主体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相互配合来实现。

(一)院校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通过对随州新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护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院校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实施“0.5+1.5+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期即0.5学年为准备期,学生在学校培养,同时聘请医院工作人员讲授部分课程,开展岗位认知教育。第二至第四学期共1.5个学年为准学徒期,学徒主要在医院采用“师傅定岗,学徒轮岗”的形式完成岗位实践课程的学习,主要由医院师傅负责指导完成护理专业各岗位所需的技能。最后1年为学徒实习期。

(二)对接岗位需求,构建“双主体四模块”课程体系

院校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打破学科式思路,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技能的对接。在“双主体”育人模式指导下,院校根据医院岗位需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对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护理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包括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考证课程)、医院(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考证课程)的“双主体四模块”(双主体是指学校、医院两个主体,四模块是指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考证课程四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学校承担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医院以“师带徒”形式承担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院校“双主体”共同育人。

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由学校老师和医院师傅根据工作实际案例开发。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由医院负责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部分既包括学校老师的讲授,又包括医院师傅在工作现场的授课;实践部分既包括在校内实训室的练习,又包括工作现场的实操。课程体系建设与护理职业资格标准对接,院校组织学生进行护士执业资格培训,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三、高职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的成效

(一)实施专业课程改革,建设共享教学资源

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主体四模块”分工明确按阶递增的课程体系,实现临床实践与岗位胜任能力的“无缝对接”,解决了医学行业技术设备、护理行业标准更新快,校内实训条件、师资培养滞后等问题。院校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建优质实训资源,共享实训平台。

(二)院校师资双向流动,提高职工科研水平

学校教师随时到医院进行实践锻炼,医院师傅到学校承担部分实践课程教学,实现了院校人员的双向流动,建立了一支专兼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整合了双方科研与教学的优势,提高了双方职工的科研水平。

(三)推进产教深层融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利用医院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配合师徒教学的策略来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应该是专业教育的最佳育人模式之一[1]。基于全真工作情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集中教学与岗位轮岗的方式相融合,使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医院岗位工作要求,有效缓解了医院“用工难”的局面。

四、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贯穿于学生(学徒)从入学到企业就业的全过程[3]。开展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实现学校与医院的“无缝对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双主体课程体系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