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酮病的中西治疗及预防措施

2020-01-11蓝志斌杨文静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酮体葡萄糖奶牛

蓝志斌, 杨文静

(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巉口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2.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定西 743000)

奶牛酮病(ketosis)又称酮血症、酮尿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性失调的代谢疾病。奶牛酮病多发于围产期奶牛,特别是3~5胎的高产奶牛更容易发生。酮病会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免疫力下降,继发子宫炎、乳房炎等感染性疾病,还可增加真胃变位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病率,甚至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给奶牛业发展和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致病原因

奶牛酮病的致病原因大致可分为5种:一是日粮营养配比不均衡。由于奶牛生产过程中长时间采食含高脂肪、高蛋白质饲料过多,或者是饲料供应过少、品质不高、饲料单一等,使奶牛体内能量不平衡,从而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二是奶牛过度肥胖。奶牛产前过度肥胖,产后严重影响采食量,导致机体摄入糖元不足,引起能量负平衡,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三是奶牛高产。随着泌乳量的不断增加,母牛体内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从而加快体内脂肪的分解而引发奶牛酮病。四是酮体代谢障碍。脂肪肝等疾病会引起肝脏代谢紊乱,糖原合成障碍,导致血液中酮体含量升高而引发酮病。五是继发因素。奶牛如果患有前胃弛缓、产后瘫痪、肾炎、蹄炎等疾病或者是饲料中缺乏钴、磷等矿物质或者是一些应激因素都可能诱发酮病。

2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主要表现精神沉郁、泌乳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及血酮、乳酮、尿酮增高,呼出的气体中有烂苹果味,新鲜尿液和乳汁加热时蒸汽发出丙酮味道。具体症状可分3种类型:

(1)消化型,多发生在产后数天及数周内。表现食欲降低或废绝,喜喝污水、尿液,乱吃赃物、泥土,不吃精料,仅吃少量干草或其他粗饲料。可视粘膜黄染,瘤胃弛缓,蠕动次数减少声音微弱,粪便干硬或稀软,表面附粘液。体温正常或微有下降,心跳加快至100次/min以上,心音微弱,节律不齐。脱水严重,消瘦明显,眼窝下陷,站立拱腰、垂头,精神短少,行动不便,易摔倒。

(2)神经型,突然发病,上槽后不食草料,在圈内乱转,对刺激异常敏感,两眼圆睁,目光怒视,横冲直撞,兴奋不安,狂暴,摇头,呻吟,磨牙;精神紧张,颈部肌肉强直,尾根高举,称为“疯牛”。后期转为沉郁,步态不稳,反应迟钝。

(3)瘫痪型,精神沉郁,不愿行走,呆立槽前,头低耳耷,目光暗淡似沉睡状。继而肌肉无力,不能站立,瘫卧于地,头颈屈曲置于肩胛处呈昏睡状,体温多降至常温以下。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治疗法

3.1.1 加味清肝散 柴胡21 g,生地30 g,当归尾24 g,白芍24 g,龙胆草24 g,菊花21 g,荆芥15 g,防风18 g,川芎15 g,钩藤15 g,茵陈30 g,郁金30 g,青皮20 g,胡黄连20 g,甘草15 g。共为细末,加白糖250 g为引灌服。

3.1.2 加味香砂八珍汤 党参30 g,苍术45 g,茯苓24 g,当归30 g,川芎18 g,赤芍30 g,熟地30 g,砂仁30 g,木香30 g,神曲60 g,白术24 g,甘草15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连服3剂。

另外,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者,重用砂仁,加肉桂;前胃弛缓者,加厚朴、枳壳;病程超过20 d,体温降至37.5~37 ℃,舌质软绵、色白者,加党参、黑附片;产后时间短有恶露者,加益母草;体温高者,去党参、白术、砂仁,加黄芪、二花、鱼腥草;有神经症状者,去茯苓,加石菖蒲、枣仁、茯神、远志。

3.2 西药治疗法

(1)肌肉注射青霉索400万单位,氨基比林30 mL,氢化可松30 mL,每日2次。

(2)5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10%葡萄糖溶液500 mL,5%碳酸氢钠溶液500 mL,10%氯化钠注射液500 mL,1次分别静脉注射。

(3)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5%葡萄糖溶液500 mL,10%氯化钠溶液500 mL,5%氯化钙250 mL,0.5%氢化可松150 mL,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胰岛素)5~10 mL,10%安钠咖注射液30 mL,10%维生素C 100 mL,2.5%维生素B 150 mL,1次静脉注射。

(4)肌肉注射可的松1~1.5 g或促皮质素200~400单位,每日1次。同时静脉注射20%~50%高渗葡萄糖300~500 mL,每日1次。

4 预防措施

4.1 科学配比日粮

奶牛在妊娠期或生产后要特别注意日粮的配比,不宜饲喂过多的精料或含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应多饲喂优质的青干草和多汁饲料,并及时补充充足的钴、磷、钙等矿物质,维生素A、D、E和其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以保证奶牛生产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又不至于造成奶牛过于肥胖。

4.2 增强奶牛运动

要适当的增强妊娠奶牛的运动量,每天保持在平坦的场地上运动2~3 h,以防止奶牛因产前过度肥胖而引发酮病。

4.3 减少继发因素

要对患有肾炎、蹄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可能继发引起奶牛酮病的一些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并尽可能的预防前胃疾病、真胃变位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奶牛酮病的发生率。

4.4 适当药物预防

在日常的饲喂中可通过在日粮中适当添加脂肪或脂肪酸,分娩前后投喂丙酸钠,内服乳酸钠或乳酸钙,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者是内服糖皮质类药物等都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5 加强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上,首先是要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度适宜,空气流畅,为奶牛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围产期奶牛酮体的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后,要尽可能的减少奶牛在妊娠、产后期间进行移群或是突然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的发生。

猜你喜欢

酮体葡萄糖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碘酸钾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尿酮体“±”或“+”代表啥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奶牛吃草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奶牛酮病治疗及酮体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