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阿托品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作用研究
2020-01-11李杰
李杰
在全世界范围内,近视患病人数多达14.5 亿,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青少年。在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逐年增多,给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仅会使其学习效率受到影响,还会伴疲劳、头痛等,甚至诱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损伤视力,严重者可致盲。倘若青少年属假性近视,可通过药物治愈。当前,阿托品在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使青少年的近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但该药物很容易诱发瞳孔散大、调节麻痹等,导致患儿出现畏光、视力模糊等问题。在阿托品基础上,应用山莨菪碱滴眼液,能够使青少年假性近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但该药物作用机制尚有待明确,需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眼轴及眼压变化等多个方面加以探讨。本研究选取病例探讨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阿托品在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为后续同类研究及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104 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52 例。A 组男女比例30∶22;年龄7~15 岁,平均年龄(11.31±2.45)岁;发病时间2~15 个月,平均发病时间(8.54±2.46)个月。B 组男女比例27∶25;年龄8~14 岁,平均年龄(11.47±2.62)岁;发病时间1~13 个月,平均发病时间(7.47±2.53)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与假性近视诊断标准[1]符合;②患儿均为青少年;③患儿及家属自愿配合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眼局部器质性病变,影响视力;②中途退出研究;③临床症状与假性近视诊断标准符合,但非青少年。
1.2 方法 A 组采用阿托品(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95)滴眼,3 次/d,滴眼过程中,叮嘱患儿压迫泪点区,以2 min 为宜,连续用药3 d,停用1 周,每个疗程循环3 次,共计治疗1 个月。B 组在A 组基础上于停用阿托品期间应用山莨菪碱滴眼液(南京天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452)滴眼,1 次/d,1 滴/次,共治疗1 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叮嘱患儿注意眼部卫生,多进行户外运动,严禁过度使用手机、看电视等,避免强光刺激。分别使用ODM-2100型眼科A/B 超声诊断仪和Auto Non-contact Tonometer测量患儿的眼轴和眼压,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轴和眼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依据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划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裸眼视力达到1.0,未见头昏、眼周酸胀等症状;有效:裸眼视力提高≥2 行,头昏、视觉疲劳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裸眼视力提高<2 行,头昏、眼周酸胀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测量记录患儿的眼轴、眼压,该过程中,需要用上述设备测量多次,然后取平均值。③不良反应:畏光、过敏性结膜炎、面色潮红、口干。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 组患儿中,显效36 例(69.23%),有效5 例(9.62%),无效11 例(21.15%),总有效率为78.85%(41/52);B 组患儿中,显效41 例(78.85%),有效9 例(17.31%),无效2 例(3.85%),总有效率为96.15%(50/52)。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08<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眼轴、眼压比较 治疗前,A 组患儿眼轴为(25.48±0.55)mm,眼压为(15.35±0.22)mm Hg;B 组患儿眼轴为(25.52±0.53)mm,眼压为(15.37±0.24)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8、0.443,P=0.706、0.659>0.05);治疗后,B 组患儿眼轴(20.19±0.52)mm 短于A 组的(23.88±0.24)mm,眼压(12.66±0.28)mm Hg 低于A 组的(14.28±0.7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61、15.306,P=0.000、0.000<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儿畏光4例、占比7.69%,过敏性结膜炎2 例、占比3.85%,面色潮红2 例、占比3.85%,口干3 例、占比5.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5%(11/52);B 组患儿畏光1 例、占比1.92%,面色潮红1 例、占比1.92%,口干1 例、占比1.9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B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0.05)。
3 讨论
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较常见。调查显示,我国近视人数位居世界首位,该病呈现低龄化、膨胀化特征,严重者还会导致视力残疾。临床上,近视包括三类: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真正的近视眼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边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假性近视常见于青少年看近物时,由于使用的调节程度过强和持续时间长,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痉挛,由长时间读写转为看远时,不能够很快放松、调节,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作假性近视。除此之外,假性近视还与用眼不卫生有关。其中,假性近视的诱因即长期近距离用眼或者用眼不卫生,使眼部睫状肌处于过度收缩状态,发生痉挛。部分青少年假性近视持续时间很长,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则相对较短,此时应及时治疗,以免进展为真性近视。通常情况下,临床治疗中,会选择药物对青少年假性近视进行控制和治疗。在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过程中,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滴眼液这两类药物应用比较多,本研究着重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眼轴及眼压改变情况等方面探讨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阿托品作为睫状肌麻痹剂,在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中应用普遍,其本质为非选择性M 受体阻滞剂,能够使平滑肌痉挛得到有效控制,使睫状肌处于麻痹状态,该药物多被用于12 岁以下群体散瞳验光中。但是,阿托品需较长时间才能够起作用,并且,倘若长期用药,会导致瞳孔扩大,对青少年视网膜产生损害,使其出现畏光、过敏性结膜炎等。基于上述情况,本实验在治疗期间秉承间断用药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调节眼部痉挛,使眼轴增长得到有效缓解。山莨菪碱滴眼液本质为M 受体阻断剂,其除了与阿托品有类似作用机制外,还具有抗胆碱功效,能够对乙酰胆碱诱发的睫状肌收缩进行抑制,解除眼部血管痉挛,确保其眼部始终处于良好的微循环状态。使用山莨菪碱滴眼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瞳孔扩大、视近物模糊等状况,但上述症状往往不会太严重,不会带来太大影响[3,4]。然而,用药过程中,一定要慎重,避免黏膜吸收药物,诱发其他并发症。
在青少年假性近视中,眼轴、眼压变化情况不容忽略,其与患儿的病情发展及近视程度有关,近视的病情进展直接受眼轴变化影响。通常,眼轴增长与光焦距互为适应。例如,倘若眼轴增长过快,会将这种适应关系打破,使患儿出现近视症状。研究证实,青少年近视严重与否并不取决于角膜屈光力,而与眼轴长度有关,当眼轴长度增加时,会出现单纯性近视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 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高于A 组的78.85%(4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1,P=0.008<0.05)。治疗后,B 组患儿眼轴(20.19±0.52)mm 短于A 组的(23.88±0.24)mm,眼压(12.66±0.28)mm Hg 低于A 组的(14.28±0.7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61、15.306,P=0.000、0.000<0.05)。B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明显低于A 组的21.15%(1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0.05)。提示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阿托品在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眼轴、眼压,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刘文波等[5]的研究,将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阿托品应用到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中,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够改变患儿的眼轴、眼压,不良反应少。该实验结果与本次研究结论一致,再次证实了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依据青少年假性近视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青少年的眼轴、眼压也明显改善,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然而,本次研究过程中,选取的病例资料有限,以至于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来一段时间,将选取更多病例资料,再次开展临床研究,得出更加准确的实验结论,为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