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国内畜牧业重要动态
2020-01-11
环 球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匈牙利、韩国等国家新发97起非洲猪瘟疫情
2020 年3 月20 日,匈牙利新发1 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韩国新发28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摩尔多瓦新发1起家猪和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020年3月21日,罗马尼亚新发27起家猪和39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
2020 年以来,全球共有19 个国家和地区发生881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和2 117 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共2 998起非洲猪瘟疫情。
新加坡暂停进口美国受禽流感疫情影响地区的家禽及其产品
2020年3月19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消息称暂停进口美国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地附近的家禽及其产品。
由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安森县和犹尼昂县的商业火鸡饲养场发生H7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自2020 年3 月12日起,将对疫情受影响地区周围10 km内的家禽及其产品的进口实施临时限制。符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病毒灭活要求热处理的家禽产品不会受到进口限制的影响。为方便清关,从美国进口家禽及产品时,兽医健康证明书须包括以下额外证明:①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以及H5和H7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是出口国应通报的疾病。②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定义,肉类来源的禽类未接种H5 和H7 亚型禽流感疫苗。③家禽肉和肉制品不是源自北卡罗来纳州安森县和犹尼昂县以及加利福尼亚州默塞德县受影响场所周围半径10 km 的限制地区。④肉类来源的家禽是在美国出生、饲养和屠宰的,或者是从具有同等家禽健康状况的国家合法进口的日龄雏鸡。
印度或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蛋生产国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分析,2022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鸡蛋生产国。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联合发布的《农业展望报告》预测:2027 年之前,印度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持续以6.3%的增速上涨,这要远远超过世界年均生产总值的增速。“收入”和“人口”是拉动食品消费的马车,印度人口的增加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大大促进其食品消费的增长,尤其是动物源性食品消费的增长。说起印度,人们就会想到“素食主义者”,人们刻板地认为印度是素食主义盛行的国度,对动物性食品没有什么需求。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且看数据证明:有着14亿人口的印度,其中只有30%是素食主义者,这意味着还有70%的人,也就是接近10亿人口都吃鱼、肉、鸡蛋。据统计,2018年印度人均鸡蛋消费为76枚,比全球人均鸡蛋消费少100 多枚,目前数值排位虽靠后,但印度鸡蛋消费潜力巨大。
过去十年,印度的鸡蛋消费有令人瞩目的增长,提高了58%;不过,印度的鸡蛋消费城乡差别大:城市居民的鸡蛋年均消费为170 枚,几乎和世界年均消费持平,但乡镇居民的年均鸡蛋消费仅为22 枚。和欧洲比起来,印度乡镇居民的鸡蛋消费可以说是极低了,可印度人民仍然担心鸡蛋胆固醇问题。鸡蛋已经被科学家证实是“超级食物”了,对改善人体营养非常有帮助,印度也正需要鸡蛋来“解难”。
印度有19 000万人口有营养不良问题,并且有50%儿童死于营养不良;鸡蛋作为高营养蛋白质的来源,而且便宜实惠,完全可以用来缓解印度长期的营养不良危机。
据统计,印度大约有1 万个蛋鸡养殖场,加起来有30 000 万只蛋鸡。印度的鸡蛋消费正在日益增加,可鸡蛋的生产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地区,这意味着鸡蛋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印度政府最近认可了动物性源产品的重要性,还成立了畜牧业、乳业和渔业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当地鸡蛋的生产。
国 内
年内第12批中央储备冻猪肉3月27日投放
3 月25 日,华储网发布通知称,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将出库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竞价交易2 万t,交易时间为3 月27 日下午13 时至16 时。竞价交易将通过北京华商储备商品交易所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底价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要求进行设置,交易时在华储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公布。
通知指出,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交易企业应通过远程方式进行交易(含测试),不宜到现场交易大厅进行交易,并提前做好设备和系统调试。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成立于1998 年,专门从事国家储备糖、国家储备肉类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关系隶属于中央财政。3月27日的投放将是年内第12批投放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届时累计投放量将达25万t。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在3月1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 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生猪市场调控预案,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情况而进行了修订完善,为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储备调节是主要的调控手段,在具体操作中,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建立了工作机制,每次投放冻猪肉储备都坚持“事前有研判、事后有评估”。
多措并举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给
为大力支持禽肉水产品等扩大生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多措并举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要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影响,切实解决当前家禽水产业面临的“卖难”、产品积压等问题,加快相关企业复工复产,提高规模养殖现代化水平,完善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等配套能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提升,保障家禽水产业稳定发展。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禽肉水产品生产的扶持,发挥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信贷、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金融手段,帮助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此外,《通知》还要求加强市场调控,健全监测预测预警机制,鼓励地方临时收储禽肉水产品,加大消费引导,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支持政策取得实效。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通知》的落实工作,全力促进禽肉水产品市场保供稳价,努力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河 南
河南省奶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乳品供给
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南省奶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工率于3月初达到100%,有效保障了乳品供给。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全省奶业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不懈努力。
生鲜乳购销市场趋稳
突发的疫情对奶畜养殖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全省很多奶畜养殖场户面临一无饲料来源、二无产品出路的双重夹击,局部出现了倒奶现象。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全省奶业人坚定信念不放松,同舟共济战疫情,压实防控责任,细化防控措施,执行防控规定,搞好群防群控,扎实做好员工及家人防控工作,养殖环节坚守阵地不动摇,加工企业克服困难履责任,收购生鲜乳喷粉储存,避免了大面积倒奶现象发生。
一系列举措稳定了生鲜乳购销市场,保护了河南奶业生产的根基,稳定了全省奶业产业的形势,奶畜养殖、乳品生产的基础基本得以稳固,为河南奶业振兴后续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支撑全省乳制品更好地稳产保供提供了保证。例如,河南花花牛健全战“疫”工作制机,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和人员隔离观察公示板,实行疫情期间临时工作证、在岗员工和返厂员工健康档案以及员工、车辆和外来人员出入记录“一证两档三记录”管理制度,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群、物流发货沟通群、物资保障群、员工健康群以及抗疫宣传群,坚持信息公开和公示,实现疫情0感染。
此外,洛阳生生、郑州光明乳业、南阳三色鸽乳业、周口宝乐乳业、易发牧业等奶业企业从严管控出入场区人员,加大生产场所消杀力度,严防死守阻击疫情,努力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奶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面对乳品运输和奶畜养殖场区投入品运输困难,河南省农村农业厅紧急协调,为奶业企业申办重点民生物资应急物资通行证200多张,缓解了运输困难问题,为奶业复工复产稳产保供做足保障。全省奶业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用使命担当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复工率于3月初达到100%,有效保障了乳品供给。
焦作蒙牛完善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坚持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多方筹备防护物资,所有环节实行专人定点消毒,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人员到岗率达到88%,产能恢复到最大产能的60%以上。
济源伊利通过集团总部紧急调运抗“疫”物质,免费为合作牧场提供口罩近1 万个、免费为员工提供随身携带75%酒精5 000瓶,为员工和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口罩22万个,实行“零接触”管理,为打赢抗“疫”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滑县光明牧场300名员工全员放弃休息,全身心投入到牧场的正常生产,2020 年1 月份以来,向市场供应优质原料奶1.5万多吨。
奶业捐赠价值逾5 000万元物资助力战“疫”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河南奶业人在决胜抗“疫”阻击战的紧要关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发挥乳品营养丰富、便于饮用,可有效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的作用,积极献计献策、捐款捐物、守望相助,参与合力抗击疫情,彰显了新时代奶业人的责任与担当。
焦作蒙牛乳业在河南地区捐赠乳品价值4 700万元。河南花花牛乳业向抗疫一线捐赠价值130 多万元的乳品和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济源伊利和宝丰伊利在河南捐赠乳品1.5万箱,价值100万元。
郑州光明乳业捐赠乳品和抗疫物资价值80 余万元,洛阳生生乳业捐赠乳品价值22 万元,南阳三色鸽乳业捐赠乳品价值20 余万元,郑州昌明农牧为抗疫一线捐献巴氏鲜奶、酸奶和抗疫物资价值6.6 万元,郑州易发牧业为抗疫一线捐赠鲜奶和酸奶5 000 袋,价值2 万多元,滑县光明生态牧场捐赠乳品和抗疫物资价值16.5 万元,河南宝乐奶业捐赠乳品3 000箱,价值近15万元。
各 地
四川:喜德县巧用“4321”合作模式发展生猪产业
近年来,喜德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夯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
2017年4月,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铁骑力士集团现代生猪养殖项目在喜德安家落户。从此,位于冕山镇洛发村总投资金额达1.5亿元的“铁骑力士实业标准化繁育场”基地及配套建设的大幕徐徐展开,11个乡镇26个村49个点83个规模化生猪代养场陆续建成。目前,繁育场可实现常年存栏能繁母猪1.5 万头,年产仔猪30 万头;代养场存栏1.9 万头,已代养出栏3.2 万头,产值达到11 200 万元,实现代养收入60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贫困就业人员年增收3 万元以上;已有5 个代养场分红,分红金额达到17.2万元。这些数字印证了喜德与铁骑力士一道走过的发展历程。
创新合作模式
四方投入保障资金。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财政资金、佛山帮扶资金、贫困村和贫困户入股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共同投入。新建的代养场县财政每平方米圏舍给予500~600元补贴,且补贴资金总额的10%将作为所在村集体股权参与入股。新建高标准、现代化(年出栏在5 000头以上)的代养场,县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10万~40万元奖励。
三个渠道参与分红。政府投入资金分红。县财政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占股的55.7%收益分红于全县13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养场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的10%作为所在村集体经济参与入股分红,吸纳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投入代养场建设参与入股分红。村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分红和贫困户贷款入股分红。依托产业扶持基金和小额信贷优惠产业扶贫政策,在年出栏2 000头的代养场吸纳10户贫困户;年出栏4 000 头的代养场吸纳15 户贫困户;年出栏在10 000头的代养场吸纳20户贫困户;年出栏在1万头以上的代养场吸纳60户贫困户,吸纳了1 072户贫困户(每户贷款2万~5万元)贷款入股。
两级分开经营管理。代养点由政府补助养殖。为保障生猪代养场用地,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按程序流转土地,招商引进企业(大户)与拥有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代养户修建圈舍、土地选址征用或承包土地需要的大笔资金,由政府给予代养户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企业租赁经营管理。铁骑力士公司负责统一设计猪圈、提供仔猪、药品疫苗、提供饲料、标准管理、价格回收、品牌促销,从而帮助养殖户抱成团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养殖户怕“瘟”不敢养、缺钱不能养、没技术不会养、愁销路不愿养的后顾之忧。
一项资金保底收益。扩繁场每年固定租金1 000 万元,代养点每头生猪代养费保底150元。扩繁场的租赁收益,按占股比列分配,将县财政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占股的55.7%收益分红于全县136个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
奠定致富根基
按照“4321”合作模式运行,有力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更是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一把金钥匙。
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大型集中移民安置点中内生动力强、四好建设有成效的2 16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 500余元。同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促使贫困群众既获得务工收益,又提升现代养殖技能,年均解决243 名贫困户就近务工,年人均增收3万元。代养收益分红期限为15年,业主有收益后前3年内每年按股权额度8%,第4年至第15年每年按股权额度12%比例分红给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粪肥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形成了“猪—沼(能源)—粮(经、果、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据初步估算,全县生猪代养项目年产值达7.5亿元,代养收益7 500万元,直接带动3 35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从1 000元到5 000元,辐射带动5 000户农户发展种植业或林果业;26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平均达到2.7万元。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喜德产业升级,村集体经济有了保障,脱贫攻坚有了坚实的基础。
喜德铁骑力士现代生猪养殖项目是铁骑力士集团凉山产业扶贫项目之一。省州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莅临现场检查指导,为项目建设精准把脉,更加坚定了喜德生猪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玉林养猪企业复养成功
“大家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恢复养殖……”福绵区新桥镇汇通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盛驰高兴地告诉记者,该社48户养猪户中已有38户养殖户复养,目前已经有1 400头母猪,2 000头仔猪,都长势良好。他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舒开了紧缩的眉头,展望养猪业发展的大好时节。确实,玉林养猪业正如土地里冒出的绿芽一般重新展露出勃勃生机。
复养正在提速
“我们今年要大干一场!”广西春茂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春茂大手一挥,在贵港市、北海市合浦县等地布局,扩大养猪规模,预计年出栏4 万头肉猪。在山心镇的新建猪场,4 栋养猪楼正在拔地而起,猪叫声在春光里形成了一曲动听的乐声。“1月份已经出栏1 500头。”新天地农牧集团养猪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共有三个养猪场,目前已有存栏母猪4 500 头,中猪6 000 头,仔猪2 000头,复养成功在望。
“养猪更有底气了!”福绵区樟木镇联发养猪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廖庆福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他们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养猪保险合同协议,每头母猪年交15元保费,保赔1 500 元;每头商品猪年交12 元保费,保赔1 200 元。有了一次次损失的教训,养殖户的保险意识明显提高,20多户共签合同保1 000 多头母猪,3 000 多头商品猪,这也坚定了他们复养的信心和决心。
肉价渐趋平稳
1个多月前,垌口市场还如同寒冬的天气一般冷冷清清,当时偌大的市场只有5 摊猪肉档开张做生意,一刀切74元/千克,瘦肉90元/千克,不仅肉少,而且价高。“降了一点,卖猪肉的也多了几摊。”3 月初,住在附近的居民曾大叔明显地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卖猪肉的摊位增加到了十几档,一刀切价格也降低到58 元/千克,80 元/千克就可以买到瘦肉了。而最近的猪肉价又有下降,一刀切降为56元/千克,瘦肉价格则是70元/千克,回落幅度较大。
“这是市场回暖和重拾信心的直接体现。”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会长庞宏志说。由于遭受非洲猪瘟重创,根据协会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市肉猪出栏量仅为307万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猪肉价格节节攀升。今年春节以来,猪肉价格较为平稳,这其中政府动用储备猪肉大力平抑肉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随着复养成功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也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所以春节后生猪收购价基本维持在20~21元/千克的稳定价位。目前养猪企业的母猪存栏量也从最低谷时的5.79万头增加到12万头。
企 业
汝州牧原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工
3月19日上午,汝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年出栏2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饲料厂,及汝州3场、13场、15场养殖四个项目,分别在产业集聚区主会场,及小屯镇、王寨乡、杨楼镇三个分会场举行开工仪式。四场区总投资9.9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9.25亿元,年产饲料42万t,年出栏商品猪62.5万头,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
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荣海,汝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鹏,牧原集团副总经理张睶武参加了产业集聚区主会场的开工仪式。
张荣海宣布“汝州牧原项目开工”。在致辞时,张荣海肯定了汝州市畜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及重视畜牧业发展的思路,希望牧原集团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按期竣工。
刘鹏介绍了汝州市服务牧原集团该项目情况和项目推进情况。张睶武介绍了汝州牧原投资情况和发展布局规划。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汝州牧原农牧项目总投资30 亿元,主要建设年出栏20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是汝州市“三农”领域,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事和实事。该项目顺利开工,对提升平顶山市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拉长生猪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汝州牧原年出栏200 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主要内容包括200 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及其配套饲料厂、公猪站、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厂等。项目实施区域涉及小屯镇、临汝镇、寄料镇、蟒川镇、杨楼镇、米庙镇、纸坊镇、焦村镇、庙下镇、王寨乡、汝南街道等乡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