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蚕业民歌中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
2020-01-11张银河周其明
张银河 周其明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8)
南召县位于南阳市北部,有文献记载成立行政机构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有名的“中国柞蚕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在南召竹园、楼上、莲花池、老坟坡等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大量的陶制纺轮和鱼坠[2-3]。在2 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召南》[4]《山海经·中山经·衡山》[5]等历史著作中,已有南召养蚕缫丝的记载。本文通过对南召县上古流传至今的蚕业民歌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认为它反映了南阳蚕业的悠久历史、民风民俗、经济作用、劳动过程和时代风貌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同仁鉴赏。
1 蚕业民歌反映蚕业的悠久历史
公元前7世纪以后,中国历史进入西周时期。在周朝统治中国的800多年中,初期封邑达2 000多个,后来逐渐减少到800多个[6]。
根据柏扬《中国历史年表》[7]记载,公元前845年(丙辰),周厉王姬胡暴虐,实行“壹山泽”之利,把原来归民众所有的山川林泽宣布为国有,不准民众去这些地方打猎、伐木、捕鱼、开采等。朝中大臣召公(召穆公,姬虎)建议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而姬胡对于大臣们的忠诚建议却毫不理会,而是利用卫国巫师,纠察谤怨者,有人上告即给予杀戮,一时使国人敢怒不敢言。公元前842年(己末),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东岸的斗门镇一带)城内的国人忍无可忍,举行大规模的暴动,周厉王狼狈逃往了彘邑(今山西省霍州市),太子姬靖逃到了大臣召公处避难,国民要求召公交出太子姬靖,召公忍痛割爱,把自己众多儿子中与姬靖年岁差不多大小的亲生儿子假冒太子交了出去,被暴动国民活活打死。从公元前842年开始,召公、周公(周文公,姬旦)共同摄政,不另置君,历史上将公元前842年称为“共和元年”。公元前828年(癸酉)姬胡死于山西霍州,召公与周公扶姬胡之子姬靖嗣位,“共和”制度终结。姬靖嗣位后为感谢召公对自己的恩德,对召公的3个儿子都分别进行了封赏。召公的大儿子封在山西边陲任邑君,召公的二儿子封在北召任邑君(今河南省济源市),召公的三儿子封在南召任邑君(今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南召是相对于北召而得名)。被分封为南召邑的小召公,传承其父亲的美德,注意因地制宜,在农业上教百姓开垦种粮,经济上植桑养蚕,把南召治理得井然有序。百姓开始安居乐业,民风民俗十分淳朴。日子久了,百姓编岀许多民歌,颂扬这位德才兼备的邑君。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其弟子到中原南召(包括南召以南白河流域地区)一带进行采风活动,采集民歌14首编入《诗经·召南》[4]卷。有学者考证,最著名的民歌《召南·甘棠》表现召公问讼调停民事传为千古佳话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南召县云阳棠梨埂。在整个由305首民歌组成的《诗经》中,有多首提到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事宜。说明当时养蚕及缫丝业十分兴盛,衣服做工十分精细,并成为了当时供奉王室的主要贡品之一种,以下略选几首进行赏析。
召南·羔羊[4]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大意为“大夫穿着羊皮袍,洁白之丝交错纵横。大夫穿着羊皮袍,洁白之丝整整齐齐。大夫穿着羊皮袍,洁白之丝密密麻麻。”“素”为白色,“紽”(音驼)为数量。王引之《经义述闻》[8]云:“紽、緎、总皆数也,五丝为紽,四紽为緎,四緎为总。五紽二十五丝,五緎一百丝,五总四百丝,故先言五紽,次言五緎,再言五总也”。
召南·何彼被矣[4]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大意为“垂钓要用什么线?丝线丝绳来钓鱼。”《诗经》是中国古诗歌的开端,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文学遗产。在《诗经》中所载各种植物中,桑出现的次数最多,超过了主要的粮食作物黍稷。周代,蚕桑和丝织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南召一带桑蚕丝绸的歌谣。《山海经·中山经》[5]载:“衡山(今南召县云阳镇鹿鸣山),上多寓木楮柞。”“雅山(今南召县状元川之横山),其上其木多桑。”“丰山(今南召县皇路店镇南32公里)多桑。”“大尧之山(今南召县与鲁山县搭界的尧山),其木多梓桑。”
当然,上古时期养蚕缫丝做绸制衣,不仅是在河南省南召县,全国其他地区同样也有。如《邶风·绿衣》[4]有云:“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诜兮。”《鄘风·定之方中》[4]有云:“景山与景,降观于桑……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卫风·氓》[4]有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郑风·将仲子》[4]有云:“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魏风·汾沮洳》[4]有云:“彼汾一方,言采其桑。”《魏风·十亩之间》[4]有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唐风·鸨羽》[4]有云:“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秦风·车邻》[4]有云:“阪有桑,隰有杨。”《曹风·鸣鸠》[4]有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鸤鸠在桑,其子在棘。鸤鸠在桑,其子在榛。”《豳风·七月》[4]有云:“女执一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小雅·南山》[4]有云:“南山有桑,北山有杨。”《大雅·桑柔》[4]有云:“菀彼桑柔,其下侯旬。”《鲁颂·泮水》[4]有云:“食我桑椹,怀我好音。”
上述民歌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当时农村采桑、养蚕、纺织、做衣裳的劳动情景,这是蚕俗在民间的普遍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有大面积桑林、桑田,也广泛在宅旁和园圃中种桑。
2 蚕业民歌反映蚕业的民风民俗
在南召,百姓在养蚕过程中,千百年来形成了严格的民风民俗。
首先,是养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养蚕保丰收,保苗是基础。”“小苗掉地看不见,损失糟塌上万千。”怎么保苗?《放蚕歌》云:
产后三五天,清水浴蚕卵。
保持自然温,时经半钟点。
蚁场能捆墩,不在河内存。
直接上坡养,蚕苗不受损。
蚁蚕莫下河,上坡最稳妥。
背风向阳场,发育快又强。
小蚕吃薄茅,到老身体好。
二眠喂白栎,茁壮又整齐。
不要拾净蚕,应带叶和蒂。
时刻防敌害,病蚕要处理。
稚蚕喜高温,选场应认真。
白栎砂质坡,向阳莫冷阴。
移蚕莫大筐,时间要注意。
早上有露水,中午受热挤。
三眼檞栎头,蚕个不用愁。
茬茬清好场,害虫没处藏。
其次,是在饲养过程中语言与环境存在很多忌讳。蚕,古时人们视为天虫,当作神物。因古代科技尚不发达,李时珍也称柞蚕“初生为妙,亦有胎生者与母同老”。后人也都相随,称卵生为蚁,胎生为驹。所以,乡俗以养蚕为“血财”,认为人运通者蚕生驹;而人运不通,蚕则飞走。因此,忌不吉之语,蚕粪禁称“蚕屎”,而称“蚕沙”;忌言蚕“走”,怕走往他处,称走为“行”;忌蚕壮称“虎”,因怕生“虎斑浓病”;忌秽气,不要接近粪便等不净之物;忌喧闹、哭泣、怒骂,要文明礼貌;忌油腥、香气、苦辛,蚕居场所禁放杂物;蚕喜清洁,故养蚕者,衣着干净,并于衣上、帽上系红布角,为吉祥标志。
其三,有敬蚕神的风俗。蚕神,以创始者为尊。蚕神的传说有多种。如古代传说人物中,被指为创始人者,《皇图要览》载“太昊伏羲化蚕”;《孝经》注引《援神契》云:“神农耕桑得利,究年受福”。这里将蚕的最早发现归为伏羲氏,而室内养蚕则是黄帝元妃西陵氏之功。《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后来嫘祖成为传说中养蚕治丝的创造者。早在殷代,中国就有了祭祀蚕神的活动。在一片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上有着“蚕示三牢”的字样,这是以三牢(牛、羊、猪)的礼节来祭祀蚕神。以上许多记载都说明,最早的蚕神是西陵氏之女黄帝元妃嫘祖,而且祭祀的礼节是很隆重的。桑树老时,树干中间会枯死腐烂,但中间烂空后,那厚厚的桑树皮仍富于活力,桑树仍能勃勃生长,这似乎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中国古代曾有不少“空桑”神话,如《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这就是伊尹生空桑的神话故事。伊尹的母亲死后化为空桑并生下伊尹的故事,便是这种想像的产物。伊尹后来得到成汤的赏识,并最终辅佐成汤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成为商朝的第一任宰相。历史上往往把伊尹和吕尚并称,把他俩作为既有才德又有地位的贤者的代表。伊尹似乎命中注定会大难不死,日后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而伊尹出身于空桑之中,以桑树作依托,这又是将桑树作了极大的烘托,桑树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这大概是植桑习俗最优美的传说之一。
《后汉书·礼仪志》载:“祀先蚕,礼以少牢。”什么是少牢呢?《礼记·王制》载:“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郑玄有注:“羊、豕曰少牢,诸侯之卿大夫祭宗庙之牲。”就是说祀先蚕,是以羊、豕这样的礼品来祭祀的;也是仅次于祀天子社稷的档次。《隋书·礼仪志》载:“后齐,季春谷雨吉日,使公卿以一太牢祀先蚕黄帝轩辕氏于坛上。”《唐月令》又提出“以先蚕为天驷”,但未被后人追认。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即蚕神。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皴瘃之患,后人祀为先蚕。”南宋罗泌撰《路史·后纪五》载:“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清代马骕《绎史》卷五引《黄帝内传》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祭礼,汉代已甚为隆重,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三月“皇后率公卿诸侯夫人,祠先蚕礼,以少牢”。使各地公侯皆如,民间祭祠也甚虔诚。村镇多有“先蚕宫”或“蚕姑祠”。养蚕的蚕坡筑台建屋、蚕室选清净高洁之地方,建立“西陵氏嫘祖之神位”。农历三月蚕始,五月端阳定丰,期间多以酒肉香表作供,全家列队叩拜。新辟之蚕坡,称为“生坡”,祭神之时,要以活雄鸡洒血除邪,爆竹助兴。
中华民族是个多元化的民族,所祭蚕神因为地方风俗不同,多少有些大同小异。蚕头看起来既像龙也像马,也有把蚕当龙神和马神祭祀的风俗。在四川,《马头娘的传说》就很有代表性。在南召蚕区,也有传说蚕是王母娘娘府中用来吐丝织锦的天虫。后来转化成一位美女,为了爱情私奔人间,王母娘娘得知后,派蛇神和蜈蚣神下凡捉拿天虫无果。所以蛇与蜈蚣成了蚕的天敌。南召祭蚕神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八日。清乾隆十一年《南召县志》[9]载:“蚕事既登,分茧成丝,以供郊庙之报。”在南召民间歌谣中,有童谣反映祭蚕神现象,从民谣《磊石屋》可窥一斑。
磊石屋
磊石屋,敬蚕婆,献上祭品和肉馍。
一筐收茧一万五,一台清戏谢蚕婆。
但是,植桑、修墩、养蚕、移坡、看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岀现问题,加上天灾,都可能导致歉收。这时,蚕民们的心情极度伤感,对蚕神也开始持怀疑态度。因此民谣《磊石屋》接下来又说:
千嘱万祝磨破嘴,“血布袋”收了一筐多。
横眉冷眼找蚕神,呸!一脚踢你到北山窝。
有关南召民风民俗,清代时任南召县县长的陈之熉曾写有一首诗《览风》[9]云:县在万山下,万山卫山城。不为看山来,驱马傍山行。忽见云起处,于中井烟横。乱石夹杂卉,尺土剩锄耕。暂憩村茅舍,琐琐寻民生。柞坡饶耳利,蚕坡茧丝盈。斧斤以时入,砍伐足担簦。猎逐初无禁,岂上椓丁丁。采药多品类,采菜无嚣争。以兹补乏匮,且以供职征。见说民风古,如闻击壤声。不知复不识,百年乐时清。复设县篆吏,忽敢滋纷更。归来携淳气,鸣琴对鹿鸣。《览风》原载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诗人编纂的《南召县志》[9]中。我们暂且不去评论作者文笔如何,但是从诗中可以得知当时南召的百姓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是放养山蚕、耕种小片土地、砍柞卖柴、挖药和采野菜等等。他们用这些微薄的收入,不仅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而且还要给政府纳税。其中“柞坡饶耳利,蚕坡茧丝盈”“斧斤以时入,砍伐足担簦”为研究南召的柞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从字义上看,柞坡,即柴坡;柴,是日常民需之品,又可卖钱,为山民的一项经济收入来源。“蚕坡茧丝盈”可以直接理解为蚕坡上伐柞丛就可以多得柴,又适宜养蚕的经验。“见说民风古,如闻击壤声。不知复不识,百年乐时清。”则反映出山民们知足常乐的心态,非常值得艳羡。因此引发出诗人最后两句“归来携淳气,鸣琴对鹿鸣”的感想感受和感激之心。在同一县志上记载,当时全县东西南北方向,共有柞坡86架。当时,年产柞蚕茧达3万筐以上,产丝超过10万kg。
《览风》描写了南召当时淳朴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描写到了“蚕坡蚕丝盈”所带来的物阜民丰之景。是南召有史以来,以登高望远之笔,全面描写歌咏田园风光无限美好的惟妙惟肖之作。
3 蚕业民歌反映蚕业的经济作用
如前所述,对于南召山区贫困县,蚕业养殖对于地方山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经济收入来源,砍伐柞丛可以当柴烧,喂蚕可以维持日常生计,又可以保证地方政府的税收,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好事。这些在以下的南召民歌中,都有所表现。
养蚕颂
富家女儿婆家找,先问蚕坡有多少。
长养猪、短养蚕,四十五天见大钞。
蚕姑娘
蚕姑娘,蚕姑娘,全家都把你指望。
爹爹指你买大犍,妈妈指你盖新房。
哥哥指你娶娘子,姐姐指你添衣裳。
只有娃娃不要啥,新年指你鞭炮放。
蚕儿不把爹娘忘
养蚕忙,养蚕忙,养蚕不忙蚕不强。
俺把蚕宝当儿女,蚕儿不把爹娘忘。
吐银丝,做茧房,四十五天报爹娘。
南召县素有“柞蚕之乡”之称,高峰时期的柞茧产量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左右,被誉为“召半省”。据《南召县志·大事记》[10]记载,人工放养柞蚕始于东汉,“野茧、谷充百姓,其后耕蚕稍广”。西晋时曾有“一岁蚕八绩”(1年饲养柞蚕8次)之说。隋唐至明“民需、贡赋尽赖蚕丝之利”。明嘉靖年间,南召有柞坡五六十处,“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南召县城区附近(今云阳)、李青店、白土岗、钟店、南河店、留山等乡镇“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县城随之有较大行店、货栈出现,南召店(今云阳)“日进斗金”。中华民国年间,南召蚕业大起大落。中华民国3年(1914年),南召山丝绸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参赛并获奖。中华民国10至20年(1921年至1931年),为南召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蚕农达17 230户,占总农户的65%;年放养量6万筐,产茧近8.0万担(4 000 t),产丝量超过20万kg,产柞绸230.2万m。上海买办资本所设立的“久成”“大丰”丝绸分庄大量向外商经销南召柞丝绸,称“花旗”货;河南丝绸贸易中心遂移至南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南召县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蚕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办技术学校,积极培养蚕业生产专业人才。1966年春,全县柞茧总产量达8.4万担(4 200 t),创历史最高纪录。
4 蚕业民歌反映蚕业的劳动过程
据《南阳蚕业志》[11]记载,公元前21至公元前16世纪,南召县境内已有野生桑株,乡间蚕事渐成一业,以茧制绵捻线。秦代,蚕事发达,形成“人勤农桑之务”。汉代,“男为耕稼,女勤蚕织”。唐、宋两代,处处皆桑,贡赋以丝、绢为主。几千年以来,蚕业一直是南召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蚕业生产过程十分复杂繁琐,而且对蚕农来讲十分辛苦。
养蚕歌
一
柞蚕本野虫,人工培育成。
嫘祖是鼻祖,汉朝始兴盛。
二
柞蚕产山区,山民命根子。
依山养柞蚕,靠蚕富乡梓。
三
伐坡拢墩关,时间要当先。
立冬后开始,立春前伐完。
四
发蛾未开始,准备要周全。
筐袋准备好,传教养蚕员。
五
镜察微粒子,病蛾严把关。
火焚淘汰掉,以免菌传染。
上面5首诗,是流传在南召县不同时期的民歌。它真实自然地描述了蚕的起源、蚕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养蚕工作的情形等等。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蚕农十分辛苦,加上官欺民挟,奸商盘剥,南召蚕农的日子艰难而心酸,甚至一年到头两手空空,蚕农的辛苦无奈诚如下面的诗歌所述。
养蚕苦
养蚕苦,养蚕累,蚕农眼中不断泪。
遇见天旱风灾年,讨荒要饭谁理会。
看见丝绸行
看见丝绸行,两眼泪汪汪。
辛苦一整年,不如算盘响。
养蚕歌(三首)
一
蚕吃桑叶沙沙响,四月里来养蚕忙,
穿绸哪知养蚕苦,梳头仍怕脚上脏。
二
早见星星晚见灯,一日两头不见明。
白天红日来作伴,夜晚宿在茅庵中。
三
一只蚕匾圆溜溜,十只蚕匾十层楼,
三眠蚕起吃大叶,养蚕娘子日夜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蚕农的日子越过越好,养蚕固然辛苦,但心情舒畅了。在南召蚕业民歌中也多有表现。
砍蚕坡[12]
月亮亮,明幌幌,全队人马上山岗。
队伍整齐多神气,个个腰插镰刀枪。
号声随风到处扬,镰刀闪闪发亮光。
无边柞墩头被剃,马上成为秃和尚。
丰收没问题[12]
十指有长短,蚕苗也不一。
同时一时起,但也有高低。
只要勤选拔,自然它会齐。
小蚕不糟踏,丰收没问题。
抗旱歌[12](三首)
一
两支手,一双肩,消灭旱灾不靠天。
担起河水上高山,英雄何怕旱千年。
二
蚕是金,水是银,柞坡好比聚宝盆。
金银二字长相处,家家变成富裕人。
三
桑木扁担软溜溜,担起泉水上山沟。
哥哥前边快如飞,妹妹紧追不落后。
一浇蚕儿肥又壮,二浇蚕儿结茧稠。
三浇缫丝姑娘忙,四浇丝缠全地球。
柞蚕养殖需要做好种橡、育苗、浇灌、伐墩等前期饲料种植工作。而家蚕需要做好选种、育苗、植桑、采桑、加工饲料、昼夜观察喂养等工作。换句话说,柞蚕喂养不易,家蚕饲养同样不易。尤其是采桑,是很辛苦的劳作。南召有民歌形象地描写了采桑女的艰苦。
采桑女子歌[12]
一
桑园桑树排成行,采桑姑娘实在忙。
从早采到满天星,十个指尖鲜血淌。
二
小麦青青大麦黄,姑娘田外去采桑。
桑篮挂在桑枝上,一把眼泪一把桑。
桑园十二月劳动歌
正月立春和雨水,桑园正要施春肥。
猪灰羊灰加河泥,好比人要补身体。
二月惊蛰和春分,桑园野草要翻垦。
除掉野草桑树旺,树旺才能桑叶嫩。
三月清明和谷雨,桑芽雀口笑嘻嘻。
要想寒里种新桑,嫁接桑苗正当季。
四月立夏和小满,家家户户看春蚕。
采回桑叶忙剪条,剪条还须多补拳。
五月芒种和夏至,桑园要垦产褥地。
浅耕细垦巧用肥,好比产妇要休息。
六月小暑和大暑,钻进桑园汗如雨。
桑树新芽尺把长,夏蚕还要删二叶。
七月立秋和处暑,天蚕毛虫要捉起。
削草要抢晴正天,桑叶正好换力气。
八月白露和秋分,秋风秋雨一阵阵。
农家秋蚕正忙煞,捕捉羊夹要认真。
九月寒露和霜降,卖掉茧子喜洋洋。
桑树桑虫用钩扎,绿肥下种正当忙。
十月立冬和小雪,田里忙好莫贪逸。
手拿锯子去修拳,桑拳光洁桑条齐。
十一月里是冬至,桑园里要垦冻地。
坌得大来翻得深,地冻松来虫也死。
十二月里大小寒,桑园生活仍没完。
施肥开沟刮草地,低地还要做堤岸。
桑园十二月劳动歌对于一年四季如何培育好桑树,作了详细的叙述,包含多项育桑知识。
采桑歌大多是反映蚕农喜怒哀乐情感的,有的同时抒发从事采桑养蚕生产的喜悦之情。
采桑歌
东采桑,西采桑,桑树底下来回忙;
箩里满,蒲里装,饲得宝宝白又壮。
蚕,属于昆虫类,它从产卵、发育、生长,到蚕茧的收获整个过程有很多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室内饲育家蚕,需防鼠、蝇为害;柞蚕在野外喂养,无所不侵,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需防蛇、蜈蚣,尤其是哺乳类及鸟类是其最大的敌害。其中哺乳类有貉、獾、狐狸、刺猬、松鼠、蝙蝠等。貉,俗称小八狗,静喜取食熟蚕和营茧蚕蛹。獾,俗称獾子,为害3龄以后大蚕、熟蚕和柞蛹,烂叶淋漓满地。狐狸,俗称草狐、屁狐,喜食熟蚕和茧蛹,尤其为害熟蚕,一夜可食百头以上,取食极为贪婪,若一处得逞,则夜夜危害不息,食后场内多留蚕头和尾足。刺猬,主要取食大蚕、茧蛹,一般多食低枝部位的蚕蛹,食后蚕的消食管、血液、头尾遍布地下。松鼠、山鼠,取食凶猛,蚕、蛹、蛾、卵皆食,除当场侵食外,还盗入洞内以备后食,食后留下破碎渣子,呈小堆状。蝙蝠,昼隐夜出,为害较高处蚕场的大蚕,1只蝙蝠每晚食大蚕十余头,食后留下头尾与胃管相连。鸟类有杜鹃、鹰、乌鸦、喜鹊等。杜鹃(俗称布谷),每年谷雨至夏至是为害的主要时期,一日中,上午10:00前后和雨后初晴之时,为害最烈,食蚕多为囫囵吞食,也把蚕胃管甩掉,散落墩下。鹰,常飞翔空中用脚爪抓起肥大的蚕后,降落在石头上就食,深山区受害较严重。乌鸦,惯食山顶、坡腰处的3~5龄蚕,食后多留下尾脚。喜鹊,多以早晚时间为害蚕,小蚕多被囫囵吞下,食大蚕时,先伤害头部,食蚕后常有鹊粪污染柞墩。昆虫类有步行(俗称臭蚰子)、螽蜥、异色瓢虫、寄生蜂、柞蚕饰腹寄蝇、柞蚕绒茧蜂(别名小茧蜂)、线虫、蚂蚁等。扑蚕敌等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蚕农防治柞蚕天敌危害的情形。
扑蚕敌(二首)
一
空中枪弹林,坡上捉弓群。
地下拍子网,摆上绝孙阵。
上天无有路,入地无有门。
最后路一条,等着见阎君。
二
捉架排成林,吊环连成行。
枪炮弹药备的全呀!蚕敌净光光。
爹爹教我甩响鞭[12]
光着腚,赤着脚,跟着爹爹上蚕坡。
爹爹教我甩响鞭,大鞭一响震山河。
鸟儿急的团团转,狐獾气的眼瞪着。
别说想把俺蚕吃,想摸你也不得摸。
南召地处北亚热带地区,雨量比较充沛,适宜各种鸟、兽、虫类的生长与繁殖。南召地区的深山兽害较多,浅山鸟害较多,虫害则受环境、气候、天敌等因素影响变化颇大,此少彼多。防除鸟兽之法,有驱逐法,如甩响鞭(炸鞭),击响器,设置红旗、草人,夜间在蚕场内点火等;捕杀法,如使用自制土枪、拍子、捉弓等。
5 蚕业民歌反映蚕业的时代风貌
从古代到近代,蚕业一直是南召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养蚕收入仍然居领先地位。据《南召县志·大事记》[10]记载:1949年6月22日,南阳行政区专员公署于南召县白土岗建立“河南省南阳行政区柞蚕改良场”;是年12月16日,奉河南省令归河南省管理定名为“河南省农林厅柞蚕改良所”(以下简称河南省柞蚕所)。1950年3月,河南省柞蚕所在南召、泌阳、内乡、方城设立4个柞蚕中心指导站,指导柞蚕生产;是年10月,河南省柞蚕所于云阳附设“河南省蚕丝干部训练班”招收学员94人,其中43名学成后分配到南阳地区农蚕系统工作。1952年3月,南召县郭庄乡创办“山庄农蚕生产合作社”,牛德志为社长。1953年3月,河南省柞蚕所撤销,于云阳建立“河南省南召柞蚕制种场”,归南阳市所辖,在泌阳王店建立“河南省泌阳柞蚕制种场”。1955年3月,“河南省南召柞蚕制种场”与“河南省泌阳柞蚕制种场”合并为“河南省南召蚕业试验场”,后又改名为“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今名为“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1956年元月,南召县皇路店“红星高级社”首次试养蓖麻蚕并获得成功;同月,南召县应邀派技术干部杜思坤带领农民技术员19人深入洛阳地区的洛宁、伊阳、临汝等县进行技术指导,使柞蚕公斤卵产茧量超过了2万粒,受到洛阳专署的奖励。1956年,余坪乡蚕农张继先和疙瘩坡乡詹先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特级养蚕模范和甲等养蚕模范。据《南召县志·大事记》[10]记载:当年,张继先和詹先如分别荣获朝鲜金日成奖章1枚。1958年3月,南召应邀派出蚕农技术员百余人,分赴安徽、陕西、湖北等地进行技术指导;同年10月,南召县蚕业模范张继先、詹先如出席国庆大典,受到毛泽东主席宴请,并各获劳动模范奖章1枚;12月25日,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南召县因柞蚕生产成绩卓著,荣获国务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1959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问蚕事,向河南省征集桑树良种300株,由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技术员席静民专程护送至北京;是年,南召县政府设立蚕林局,全县先后建起3个国营蚕场、60多个乡村良种场,从事蚕业生产的劳动力达6万多人,从以下民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召蚕业的喜人场面。
喜讯报给毛主席[12]
一
一二三,三二一,这队战士多神气。
肩扛十条腰插夹,盆盆罐罐手中提。
到哪里?东坡去。干啥呢?除蚕敌。
二
咄的一声哨子响,红旗庵前集合齐。
大小虫害一合计,足足二千还有余。
参观南召柞蚕生产有感(四首)
一
青石绿柞的山岗,蚕农生产的战场。
生产战斗指挥所,设在那个天顶上。
二
思想领先样样强,书记挂帅有力量。
群众干劲冲天高,农蚕并举最适当。
三
蚕农巡逻在蚕场,腰系药包肩扛枪。
遍山布下天罗网,定把害鸟消灭光。
四
蚕儿长得肥又胖,吐丝结茧闪银光。
春蚕丰收成定局,蚕农脸上喜洋洋。
根据“大跃进”(1958年至1960年)的整个热火朝天现象,有人写有如下民歌。
养蚕英雄在山间[12]
养蚕英雄在山间,感动蚕姑小神仙。
忙请风婆去搧扇,又请月婆夜照管。
一朵彩云东方起,七姐八妹下了凡。
夜帮英雄把蚕养,五更柞坡结满茧。
跃进之歌唱不完[12](二首)
一
万众同唱跃进歌,跃进歌声震山河。
一唱河水让了路,二唱太阳把头落。
三唱穷山柞树青,四唱银玲结满坡。
跃进歌声如春雷,吓倒美帝和英国。
二
蚕业潜力实无穷,决心把它挖个空。
我把蚕当亲生子,坚持以坡为家庭。
宁为跃进瘦十斤,愿死不当落后兵。
鼓足干劲争上游,昼夜苦战在山中。
干劲鼓舞我的心[12]
春雨濛濛人起劲,只因蚕有青山饮。
衣服湿透不觉寒,干劲鼓舞我的心。
悟空难越蚕茧山[12]
英雄人物劲冲天,要使山岺听使唤。
柞墩变成摇钱树,悟空难越蚕茧山。
小飞桶[12]
小小飞桶二尺高,四根麻绳系着腰。
它的威力真不小,好似张玉煮海宝。
烧的海水山上翻,煮的龙王心发焦。
煮海不为水公主,为水饮俺蚕宝宝。
蚕坡小景[12]
双杆栽坡上,绳索空中荡。
蚕儿坐“土飞机”呀!来往多便当。
养蚕姑娘[12]
养蚕姑娘模样强,两支长辫拉肩膀。
灵巧小手移蚕忙,飘飘舞在云端上。
太阳白天陪伴她,月姥夜晚来帮忙。
蚕儿不忘喂养人,结颗鲜茧送情郎。
据《南召县志·蚕业》[10]记载,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南召县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方针,推行以“养管合一”为主的蚕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南召县蚕业又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1981年,国家综合农业区划把南召县列为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1985年,南召县柞坡总面积达到121.77万hm2,当年柞蚕放养面积为116.42万hm2,柞蚕茧产量为5.3万kg,柞丝绸商品率在90%以上,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南召县全县仍有个体、联合体丝制品企业70多家,是南召县不可多得的经济体。
6 结束语
南召县文化源远流长。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开始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目前,全县境内现有小空山旧石器时代晚期至竹园、楼上、莲花池、老坟坡等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14处。在这些人类文化遗址中,不仅发现有大量人体骨骼化石、动物化石,大量早期人类用石头制作的各种生产生活石器,用泥土制做的各种陶器生活用具,而且还发现有大量的陶制、石制渔坠和纺轮。这一切充分说明,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部落时期,南召当地居民已经学会了纺织技术,并用丝线罗织鱼网开展捕渔、狩猎、采集等早期人类活动,以维持部落自身的繁衍和发展。周、秦、两汉以后,南召县内劳动人民继承和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等传统文化。到了近现代时期,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南召县内民间商人已经开办书屋、书店,进步知识青年纷纷购书订报、创办报纸,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召县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设立专职机构,培养各种文化艺术人才,文化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名胜古迹得到抢救修葺,文物得到整理保护,并广泛开展研究活动。南召蚕业民歌,正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起来的文化产物。她是南召乃至全省全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