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0-01-11宁敏华
宁敏华
(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 537000)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紧抓机遇,通过各项举措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广西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蚕区。2019年,全区桑园面积达到197 187 hm2,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26%,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全区年蚕茧产量达到37.4万t,约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52%,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1[1-2]。2019年,广西有20家普通蚕种生产单位,年生产能力超500万张,其中有12家蚕种生产单位拥有蚕种冷藏浸酸保护库,年冷藏浸酸能力达600万张,具有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与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科研平台,在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取得较大突破,自主育成家蚕优良品种17对、桑树优良品种7个;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助推茧丝绸业规模快速扩张,2019年有丝绸企业105家,自动缫丝机1 030组,丝织机444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效益显著,2018年广西桑枝食用菌产值近10亿元,位居全国第1,桑饲料研发推广初见成效,果桑系列加工食品开拓了新兴市场,蚕桑生态旅游开发初试成功[3]。广西正从一个蚕桑生产大省逐步向高质量、多元化、产业化蚕桑强省转变。然而,广西在着重发展蚕桑生产中忽视了蚕桑文化的培育,导致蚕桑文化发展滞后,蚕桑文化发展与蚕桑产业发展出现脱节的现象。为真正突显全国蚕桑第1大省(区)的优势地位,稳定和繁荣广西蚕桑产业,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迅猛发展而蚕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供同仁参考。
1 广西蚕桑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1.1 “东桑西移”战略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2000年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发展战略,2006年全面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根据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域辽阔、劳动力充足、产业成本较低的特点,逐步把蚕茧主产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4]。“东桑西移”战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顺应形势、科学调配、创新谋划、优势互补,解除了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扩张对蚕桑产业带来的挤压和冲击,同时为中西部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成功推动了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蚕桑产业的转移。
1.2 突出的比较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广西的支柱产业——蔗糖产业及其他农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比较优势减弱,而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战略的巨大契机下获得快速发展,比较效益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与全国各蚕茧主产区相比,比较优势也迅速凸现。根据蒋满贵等[5]的研究来看,2000—2007年广西每667 m2桑园生产的蚕茧平均现金收益是甘蔗的3.13倍、玉米的10.84倍,比较效益远高于甘蔗和玉米;2003—2007年,广西每667 m2桑园生产的蚕茧平均现金收益高于浙江、江苏、四川及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广东,由于广西1年可多批养蚕,农业的复种指数高,故比较效益高于其他蚕茧主产省(区、市)和全国平均水平[4]。广西蚕桑产业与区内其他农业、国内其他蚕桑主产省(区、市)的蚕桑产业相比,比较优势明显,这是广西蚕桑产业获得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1.3 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广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丰沛,为种桑养蚕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全年可养蚕的时间长,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处于西部地区,经济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较为充足,发展蚕桑产业成本较低。20世纪60—70年代,广西的蚕品种、桑品种经过多次更新换代,已选育出适宜广西气候的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6]。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广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1.4 有效的地方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大背景下,广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重大推动作用的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桂发〔2004〕1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05〕1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办发〔2006〕127号)、《广西茧丝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发展“三高”蚕业的意见》(桂农业办发〔2007〕117号)、《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广西桑蚕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桂发〔2011〕2号)、《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1〕117号)等[7]。此外,广西政府还启动了专项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蚕业基地的建设。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办法》,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蚕种管理制度,使蚕种市场得到有效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广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5 科技人才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桑西移”战略实施以来,广西十分注重科研力量的打造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一直致力于蚕桑新品种的培育和蚕桑关键技术的攻关,通过加快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撑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使良种繁育水平大大提高,蚕种质量不断提升,蚕农收益大幅增加,茧丝绸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并成功打造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认可度,成为全国蚕桑领域的风向标,形成了“世界蚕桑看中国,中国蚕桑看广西”的产业格局。
2 广西蚕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蚕桑文化基础薄弱
21世纪以前,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一直以来都有种桑养蚕的传统,产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茧丝绸工艺好,在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历史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形成了深厚的蚕桑文化历史底蕴。与传统蚕桑产区相比,广西蚕桑生产虽然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但都是零星分布,技术水平较低。2000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之后,广西蚕桑生产才快速发展起来,但丝绸产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由于广西没有长期而深厚的产业积累,历史地位较低,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导致蚕桑文化发展滞后。
2.2 当地蚕桑文化保护和传承不力
从吴一舟[8]的研究来看,我国蚕桑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东部传统蚕区蚕桑文化底蕴深厚,西部蚕区蚕桑文化几近空白。从现有的文献《少数民族蚕丝文化对构建广西特色蚕丝文化的意义探讨》[9]来看,东汉时期广西就已经出现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生产局面,西汉时期的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唐代、宋代、清代的古籍均有关于蚕桑丝织业方面的记载。广西壮族、苗族、瑶族三大少数民族都蕴藏着独具魅力的蚕丝文化,比如壮锦用棉纱作经线织底,用蚕丝作纬线凸显花纹,反映壮族人民把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了民族文化和蚕丝文化中;又如苗族工艺服饰中的“蝴蝶图腾”、以丝绸裹身的丧葬习俗以及重大仪式着丝绸服饰的传统,均反映出蚕在苗族先民中的特殊地位;再如瑶族中较具代表性的白裤瑶蚕丝文化则通过蚕符号的广泛使用寄托瑶民对蚕的群族认同和信仰[9]。由此可见,广西蚕桑文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历史底蕴的,而今出现广西蚕桑文化几近空白的既定印象,是由于当地蚕桑历史和文化未得到广泛宣传、蚕桑生产习俗淡化、蚕桑文化意识淡薄,蚕桑文化在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中被忽视,未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2.3 蚕桑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有限
近年来,广西开始逐步尝试蚕桑科普文化旅游开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建设了广西-东盟蚕桑科技文化科普基地,多次开展蚕桑科普入校园活动[10],广西药用植物园、八桂丝源桑果园、玉林市晟源果桑生态园等园区将蚕桑文化和科普教育融入到蚕桑生态旅游中,在社会各界获得较好的反馈[11]。然而,广西蚕桑文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途径目前仍局限于蚕桑文化科普活动,蚕桑文化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蚕桑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产业缺乏文化核心内涵,阻碍了蚕桑文化在产业中的融合与发展。
2.4 政府宏观指导和扶持政策匮乏
从政府宏观调控层面上看,广西各项政策措施和法规条例有力地推动了蚕桑生产的发展,但均未涉及蚕桑文化方面,对蚕桑文化的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指导。经济效益对产业的驱动作用直接而快速,而文化对产业的驱动是慢慢渗透且隐性影响的,由于未深刻认识到蚕桑文化对蚕桑产业经济发展的内驱作用,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重心几乎全部落在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业上,忽视了对蚕桑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导致蚕桑文化的发展和蚕桑产业的发展脱节。
3 广西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3.1 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
蚕桑文化是基于蚕桑产业这个本体的存在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是蚕桑产业发展长河中的文化精神沉淀,抛开产业谈论文化毫无现实意义,因此蚕桑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立足于蚕桑产业。每一时期的蚕桑文化都是该时期蚕桑产业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繁华盛开的背后一定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蚕桑产业只有保持蓬勃向上且健康持续的发展,蚕桑文化才能拥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3.2 蚕桑文化是蚕桑产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蚕桑文化是蚕桑产业的内生驱动力,源自于蚕桑产业,也反作用于蚕桑产业,对蚕桑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蚕桑文化是在蚕桑产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价值和行为方式,能够增强蚕桑从业人员对蚕桑产业的认同感和坚守蚕桑行业的信念,激励从业人员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身到蚕桑产业中。蚕桑文化赋予蚕桑企业核心价值,增强企业凝聚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软性力量。
3.3 蚕桑文化和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是长久之策
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相生相成,不可分割。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蚕农参与的原则,通过有力举措,夯实蚕桑产业基础,合理保护蚕桑文化,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蚕桑资源综合应用等环节,让蚕桑文化和蚕桑产业互相带动,互促发展,通过蚕桑文化和蚕桑产业深层、高度的融合发展,使蚕桑产业长存不灭、长盛不衰。
4 广西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蚕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应该加大对蚕桑文化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和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广西蚕桑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结合蚕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科学等专业领域,共同组建专家小组,深度发掘广西蚕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少数民族中蕴藏的蚕桑文化,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蚕桑文化框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蚕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将蚕桑文化融入到民俗文化、蚕桑生产、科普教育中,大力宣传蚕桑文化内涵,提高全民蚕桑文化意识,以蚕桑文化的精神唤起蚕桑从业人员对蚕桑事业的热爱,有效保护和传承蚕桑文化。
4.2 促进蚕桑文化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产业的持久发展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内在驱动,广西在保持蚕桑生产良好发展势头、持续推进茧丝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蚕桑文化资源,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促进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第一,保护和传承壮锦、苗锦、“瑶蚕”织品及其他民族工艺服饰中的手工丝织技艺,加强与丝绸企业、设计院校的合作,融入蚕桑文化精神内涵,打造广西特色民族丝织品品牌,弘扬本土手工丝织技艺和蚕桑文化。第二,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已从“东桑西移”“东丝西移”成功迈向“东绸西移”,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由茧、丝原料生产为主向茧丝绸深加工及一体化发展升级;将蚕桑文化融入茧丝绸产品中,塑造独具蚕桑文化魅力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和宣传平台,打造品牌效应,通过培养当地消费者对茧丝绸产品的感情及消费习惯,将蚕桑文化深度渗透至蚕桑产业和消费者心中。第三,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已得到初步开发,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各地成功开发蚕桑文化旅游产品的成熟经验,结合广西蚕桑文化历史内涵和特色民族文化,打造当地特色蚕桑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广西蚕桑文化旅游产业成熟发展,有效保护和开发蚕桑文化。
4.3 推动蚕桑产业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构想是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旨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2]。广西沿江、沿边、沿海,连接西南、华南与东盟三大经济圈,是我国通向东盟最便捷的海陆通道,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13]。广西应立足区位优势,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倡议,与东盟国家和世界各国积极搭建蚕桑科技与文化交流平台,拓展蚕桑领域的国际视野,通过交流和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蚕桑技术和蚕桑文化,借鉴国外蚕桑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强广西蚕桑文化在蚕桑产业中的融合与发展战略研究,同时向外传播具有广西特色的蚕桑文化精髓,增强广西文化自信,展现中国蚕桑大省的国际形象,推动蚕桑产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