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0-01-10
千方百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元旦春节“两会”期间猪肉供应
12月2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和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保供座谈会要求,切实增强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千方百计确保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猪肉供应,务求尽早取得实效。
会议指出,生猪生产供应事关老百姓“菜篮子”和农民就业增收,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也是压实农业“压舱石”、守好“三农”战略后院的重要方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要认真汲取这次生猪生产大幅下滑的教训,把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今明两年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上进一步加力,确保今年底前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确保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基本稳定,确保明年年底前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会议要求,农业农村部要积极履职尽责,认真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督促各省、区、市抓紧细化生猪生产恢复任务,加强生产恢复跟踪分析,重点督促南方省份抓紧恢复生产。要确保各项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定期汇总梳理政策落实突出问题,督促各地重心下移,对已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加快整改,努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要总结推广各地的典型复养增养模式,引导大型养猪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生产托管、入股加盟、租赁等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尽快补栏增养、恢复生产。
农业农村部开展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专项整治成果,保障元旦、春节期间肉品质量安全,日前,农业农村部启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在官方网站显著位置公布私屠滥宰问题举报电话,认真核实举报线索。要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间排查和巡查力度,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结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昆仑”行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动执法,出重拳、用重典,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贩卖、屠宰病死猪,私屠滥宰,加工制售病死猪肉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专项行动强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务必严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非法屠宰行为,对屠宰、加工、经营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生猪的,对屠宰的生猪、生猪产品注水、注药或者注入其他物质或提供场所的,一律依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顶格处罚,取消定点屠宰资格,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推动大场帮小户 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绵阳召开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帮带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座谈会,交流企业“大帮小”成功做法,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尽快补栏增养、恢复生产。
会议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目前生猪生产出现止降回升的积极变化,产能正在加快恢复,但仍需一定周期,特别是部分中小养殖场户恢复生产还面临不少困难,养殖信心依然不足。做好大企业帮带中小养殖场户,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生猪稳产保供目标的有效措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
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助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坚持抓大不放小,积极推动大场带小场,做好防疫保生产,加强组织引导,落实扶持政策,创新帮带机制,拿出务实管用措施,毫不放松抓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千方百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为完成好生猪稳产保供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公司+农户”、托管租赁等方式,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升级改造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实现企业和中小养殖场户互促互进的双赢。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行业协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优势,强化培训和服务,帮助中小养殖场户提升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水平。
我国农产品贸易实现稳定增长
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发布消息,今年1月-10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854.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农产品贸易继续实现稳定增长。
中国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入世界农业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弥补了国内产需缺口,增加了市场有效供给,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特色优势产品的出口也带动了国内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国际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中国已与21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产品贸易往来,已完成17个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签署,自贸伙伴涉及25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步伐加快,进博会上食品和农产品展区是展位面积最大、参展企业最多、人气最旺的子展区。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和对外开放原则,不断提高农业贸易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一是挖掘农业对外开放潜力,积极、稳妥、有序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是加强与各国的涉农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农业贸易条件更加便利。三是积极参与农业贸易规则制定,促进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农业国际贸易秩序。四是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农业贸易与相关领域协同发展。
国际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沼科所”)主办的国际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以“绿色、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旨在“促进学术进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生物质能源发展”。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18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200余个科研院校、管理部门和企业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今年恰逢沼科所成立40周年,作为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沼气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沼科所为全国农村沼气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共承担完成“863重大专项”“973项科技攻关”以及科技支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公益性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专利授权2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13 277亿斤
国家统计局6日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 384万吨(13 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降,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据了解,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此外,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今年粮食生产呈现出几个特点:分季节看,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分品种看,除稻谷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据分析,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出现较为严重的伏秋连旱,给局部地区双季晚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加之10月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对全国秋粮生产影响较有限。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利于巩固农业农村良好发展形势,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稳定市场,稳定经济。
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世界粮农组织日前表示,在肉类产品和植物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全球食品价格指数11月份大幅上涨,达到两年以来的最高值,谷物价格则因预期产量创纪录而下跌。
世界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主要用于追踪日常交易类食物商品的国际价格月度变化情况。11月份,该指数平均为177.2点,比10月份上升了2.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5%。
世界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11月份上涨了10.4%,原因是受全球进口需求旺盛、生物柴油生产使用量增加以及明年可能出现供应短缺三大因素影响,棕榈油价格出现上涨,菜籽油和豆油价格也同步上涨;肉类价格指数上涨了4.6%,创下十多年来最高环比涨幅,牛肉和羊肉价格的涨幅最大,原因是进口需求强劲;糖类价格指数比10月份上涨1.8%;乳制品价格指数与10月份相比出现小幅上扬,原因是欧洲的牛奶产量进入季节性低位,但全球需求依然保持旺盛。
相比之下,由于主要小麦出口国之间竞争激烈,谷物价格指数下降了1.2%。稻米价格也出现下跌。与此同时,美国玉米出口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不过,阿根廷和巴西的玉米价格总体上较为坚挺。
世界粮农组织还发布了2019年全球谷物产量最新预测,预计谷物产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27.14亿吨,比2018年增加2.1%。
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提前两年达到"零增长"目标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年中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养殖使用的兽用抗菌药有69种,养殖使用的制剂种类为199个,兽用抗菌药总量为29 774.09吨。
2018年中国动物养殖生产使用的兽用抗菌药总量比2017年下降29.05%,提前2年实现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兽用抗菌药使用“零增长”目标。
报告表明,去年中国动物养殖每生产1吨动物产品使用的兽用抗菌药量为140 g。养殖中使用的兽用抗菌药分为促生长和治疗两大类,其中,促生长的用量为15 412.682吨,占比53.20%,治疗用量占比46.8%。
据了解,养殖使用的兽用抗菌药主要依赖境内兽药生产企业。境内兽药生产企业提供65种,进口22种。境内兽药生产企业的销量占比97.33%。动物养殖使用的69种抗菌药归属于15类别,药物品种数量排名前三的依次为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及增效剂类。制剂个数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磺胺及增效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类。使用量排名前四的药物类别依次是四环素类(45.90%)、β-内酰胺类(10.87%)、大环内酯类(9.72%)和酰胺醇类(7.13%)。
据报告统计,兽用抗菌药以混饲途径给药为主,占比62.22%;饮水途径给药占比19.15%;注射途径给药占比11.98%;其他途径给药占比6.65%。按使用目的分类统计,促生长用途占53.2%,治疗用途占46.8%。
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总抓手,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力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帮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导全国832个贫困县组建了4 100多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深入基层科技帮扶,特别是组建6个科技服务团、544个专家组,覆盖“三区三州”165个贫困县,实现“三区三州”和部定点扶贫县产业技术专家组全覆盖;在22个省份,从“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能手中招募3 000多名特聘农技员,实现贫困地区特聘农技员计划实施全覆盖和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开展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围绕环京津28个贫困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培育1万多名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实现环京津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训全覆盖。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打造国家农业产业科技战略力量。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瓶颈。组织50个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全产业链协同攻关,集中优势力量攻克了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玉米籽粒机收、小麦赤霉病防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了产业技术转型升级。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新载体。南京、太谷、成都、广州4个科创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4个科创中心均确立了三大主导产业,大力促进科技与企业、科技与产业、科技与人才、科技与金融、科技与科技等融合,共吸引了200多家高科技企业、200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20多支高水平基金入驻,催生孵化了一批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绿色投入品创制、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新兴产业。
加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建立国家农业科学观测体系新架构。初步构建起以11个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为“塔尖”、116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中坚”、4万个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工作架构,形成了实验观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农业科学观测网络体系。
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采取异地研修、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技能。遴选发布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和72项主推技术,通过基地示范展示、编印技术明白纸、农技人员精准服务等措施,实现了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企。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构建 “省市县三级”上下协同、“政产学研推用”六方主体左右协同机制,让推广服务力量“合”起来,让科技推广新动能“放”出来。建设APP、Web端、公众号“三位一体”的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6 000多名专家、36万多名农技人员线上提供精准高效的指导服务。
我国首次完成牧草领域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
为了培育自有知识产权牧草品种,促进民族种业发展,提高牧草养殖经济效益,四川农业大学利用从全国畜牧总站国家草种质资源库申请的50份资源和从野外采集的二倍体、四倍体野生鸭茅种质资源,经过20余年不断试验,采用测序新技术,融合生物信息学,完成了鸭茅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牧草领域完成的第一个基因组测序,目前世界上仅有三叶草和黑麦草完成测序。
鸭茅是世界著名的优良牧草之一,原产自欧洲、北非及亚洲温带地区,在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分布。我国鸭茅野生种多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的森林边缘地带及四川峨眉山、二郎山、邛崃山脉等海拔1 600~3 100m的森林边缘地带及山坡草地,并散见于大兴安岭东南坡地。鸭茅具有叶量丰富,耐荫性强,草质柔嫩,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可用于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因其适应能力强,抗旱,耐瘠薄,在边际土地及石漠化深度贫困区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鸭茅是优良的牧草,但在我国亚热带高温高湿地区种植还存在越夏率低和易感锈病等问题。用传统育种方法改良鸭茅产量、品质和抗性等特性,培育一个新品种大概需要15年的时间。而借助分子育种新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MAS)和基因编辑技术可大大加快植物育种进程,育种周期缩短为8-10年。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都需要该物种基因组信息库作为支撑才能实现。由于之前鸭茅还没有基因组信息,严重制约了鸭茅分子育种的发展,因此构建鸭茅基因组序列,可挖掘鸭茅优良基因资源和加快新品种培育等工作。
为解决鸭茅基因组信息缺乏这一问题,四川农业大学牧草育种课题组,在张新全教授带领下,自2000年开始此项研究工作。团队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收集鸭茅资源,共收集了200余份二倍体、四倍体鸭茅材料。由于牧草基因组大、重复序列及杂合度都较高,这增加了牧草基因组序列构建的难度,且我国尚未有牧草基因组的相关报道,全球范围内仅有三叶草和黑麦草基因组草图的报道,无成功经验可借鉴。课题组用了3年的时间,试图利用二代测序的方法构建基因组序列,结果都不令人满意。面对困难和棘手的问题,科研团队没有迷茫、放弃,在张新全、黄琳凯两位教授的带领下,组建了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攻关小组。经过长期不断的试验,最终选取二倍体鸭茅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序新技术,融合生物信息学,构建了一个质量较好的鸭茅全基因组数据库,其相关质量指标是黑麦草基因组的50倍以上。
鸭茅基因组包含了40 088个基因,其中有1 173个基因家族是鸭茅特有基因,这些特有基因大多和草类植物适应能力强、抗旱耐寒相关。通过比较发现,鸭茅和小麦较为近缘。这些基因资源可用于近缘作物小麦抗寒、抗旱等品质的遗传改良技术中。
鸭茅全基因组的测序成功,为鸭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撑,加快鸭茅分子育种进程。基因组序列的成功开发为其他牧草基因组测序、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将为选育出更多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牧草提供有力保障,对加速我国牧草基因资源挖掘工作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