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2020-01-10林东旭
林东旭
(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华林小学 广东汕头 515135)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通过微课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降低学生的理解困难。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面向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微课的方式开展分层教学,保证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一、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前的预习分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做好备课工作,针对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对课堂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借助微课视频作为辅助,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备课时,教师应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有一个明确的预习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预习视频,达到一个课堂前的分层,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1]。
例如,学习“小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讲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知识点,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将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上,以方便学生预习。教师需要将不同的知识点内容进行整理,划分为几个微课小视频,其中需要包括乘法转化为加法、直接列竖式、转化为整数再进行小数点的确定等内容,通过为学生提供这些微课视频,让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进行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将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准备两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的视频和一些运算拓展训练的视频,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实际的情况选择所要观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预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基础,选择不同的教学视频进行观看。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理解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运用微课进行课中学习分层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参考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实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注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数学学习,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学生近一段时间内的数学学习成绩为指标,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到A类组,对于那些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到B类组,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将其分到C类组,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2]。
例如,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经过深入研究教材后可以得出,其中有基础性的知识内容,还有补充性的知识内容,概率的计算、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和画法、折线图的特征和画法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是基础性的知识点。
而条形折线统计图、茎叶统计图等知识点内容只是一个补充说明,只让学生记忆就行,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是A、B、C类学生都要掌握的,而补充性的知识内容只用让A类学生进行掌握,B类学生只用做到理解,C类学生只用做到认识就可以了。又如,学习生活与百分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为学生安排一个探究任务,小组的学生需要通过各自的努力完成知识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其实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进行简单的指导即可,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三、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考核分层
教师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后,也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考核,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注意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体现出学生的进步。借助于微课视频,教师能充分完成教学分层考核,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到不同的测试,体现出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以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巩固课堂学习所得。对于A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难度的数学题目,对于B类学生,教师应注意在基础性的题目上进行拔高,让学生思考,对于C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教学题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数列数学学习的信心,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总而言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一定的进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3]。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一直都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到不同的数学教育,合理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借助微课的教学手段,降低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