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分析

2020-01-10王玉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养儿肠炎葡萄糖

王玉晶

小儿肠炎是常见的临床儿科疾病,若合并脱水可导致小儿肠炎患儿出现代谢紊乱等,且延长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效果,给小儿肠炎患儿带来身心负担和痛苦,且对小儿肠炎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早给予有效治疗[1]。研究显示,小儿肠炎患儿实施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效果确切,其实施可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并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医疗费用。为此,本文选取本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小儿肠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析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0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小儿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和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各50 例。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患儿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11±3.31)岁;男28 例,女22 例;发病时间最短2 h,最长2 d,平均发病时间(12.11±12.85)h。葡萄糖酸锌治疗组患儿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6.17±3.21)岁;男29 例,女21 例;发病时间最短2 h,最长2 d,平均发病时间(12.24±12.31)h。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采用1.5~3.0 g蒙脱石散混合20 ml 生理盐水灌肠,2 次/d。在此基础上,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10 ml/次,1 次/d。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葡萄糖酸锌用法用量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一致;<1 岁患儿给予2 g 醒脾养儿颗粒溶于温水服用,1~2 岁患儿给予4 g 醒脾养儿颗粒溶于温水服用,均3 次/d,治疗3~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及用药前后症状积分、营养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24 h 内有效止泻,其他症状均消失,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和精神活动状态;有效:24~48 h 内有效止泻,其他症状均消失,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和精神活动状态;无效:48 h 后仍无法有效止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检测患儿用药前后的ALB、HGB 水平,以此评定营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34 例,有效16 例,无效0 例;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24 例,有效16 例,无效10 例。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

2.2 两组用药前后症状积分及营养情况比较 用药前,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3.28±0.46) 分、(30.26±4.12)g/L、(88.13±4.92)g/L,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3.24±0.41)分、(30.31±4.42)g/L、(88.11±4.24)g/L;用药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1.56±0.24)分、(32.41±4.67)g/L、(92.79±6.51)g/L,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0.45±0.11)分、(35.22±5.67)g/L、(95.56±4.66)g/L。用药前,两组症状积分及ALB、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及ALB、HGB水平均优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6±1.21)、(2.67±1.01)、(2.78±1.52)、(3.67±1.52)d;葡萄糖酸锌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分别 为(3.91±1.82)、(3.78±1.93)、(4.72±1.93)、(5.78±1.91)d;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总治疗费用比较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总治疗费用为(544.21±24.21)元,少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的(744.35±43.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肠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大多数小儿肠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等,在严重情况下,患儿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甚至可能导致患儿休克,影响患儿生命安全[3]。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肠毒性中毒、电解质紊乱、脱水和感染[4]。研究显示,对肠炎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腹泻和发热的症状,并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显著降低家属的经济负担,且安全性更高。目前,临床经常使用饮食调节、抗生素和静脉补液等临床治疗,但起效时间缓慢,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导致临床效果不理想[5]。其中,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及时补充锌,治疗效果良好。而醒脾养儿颗粒有滋补、舒缓神经,改善脾胃,止血,止泻的功效,其对治疗患儿腹泻和厌食症有显著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儿肠炎的复发率[6-8]。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抗腹泻作用突出,还可以为患儿补充一定的营养,调整患儿的脾胃功能,加快患儿的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受到大多数医务人员和患儿家属的青睐[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34 例,有效16 例,无效0 例;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24 例,有效16 例,无效10 例。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用药前,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3.28±0.46)分、(30.26±4.12)g/L、(88.13±4.92)g/L,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3.24±0.41)分、(30.31±4.42)g/L、(88.11±4.24)g/L;用药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1.56±0.24) 分、(32.41±4.67)g/L、(92.79±6.51)g/L,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ALB、HGB 分别为(0.45±0.11)分、(35.22±5.67)g/L、(95.56±4.66)g/L。用药前,两组症状积分及ALB、HG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症状积分及ALB、HGB 水平均优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分别 为(2.66±1.21)、(2.67±1.01)、(2.78±1.52)、(3.67±1.52)d;葡萄糖酸锌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91±1.82)、(3.78±1.93)、(4.72±1.93)、(5.78±1.91)d;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组总治疗费用为(544.21±24.21)元,少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的(744.35±43.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肠炎患儿实施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效果确切,其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并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治疗费用。

猜你喜欢

养儿肠炎葡萄糖
碘酸钾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没有国家的安定,何来小家的幸福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养儿四首 (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