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0刘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氯吡阿托格雷

刘博

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比例高[1],可导致大中动脉严重狭窄,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脑梗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本研究纳入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200 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各100 例。氯吡格雷治疗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各100 例。其中,氯吡格雷治疗组男61 例,女39 例;年龄54~78 岁,平均年龄(56.35±7.22)岁。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男63 例,女37 例;年龄54~74 岁,平均年龄(56.89±5.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氯吡格雷治疗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口服,75 mg/次,1 次/d,治疗3 个月。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用法用量同氯吡格雷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1 次/d,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判定采用 NIHSS 量表,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神经功能、血脂水平改善>90%,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神经功能、血脂水平改善30%~9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氯吡格雷治疗组显效36 例,有效43 例,无效21 例,总有效率为79.00%(79/100);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显效60 例,有效35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95.00%(95/100)。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脂水平比较 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 评分、TC、LDL-C、TG水平分别为(24.57±3.21)分、(6.79±0.35)mmol/L、(4.78±1.14)mmol/L、(2.44±0.44)mmol/L,治疗后分别为(15.15±1.77) 分、(5.71±0.14)mmol/L、(3.23±0.34)mmol/L、(2.11±0.43)mmol/L。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 评分、TC、LDL-C、TG 分别为(24.52±3.16)分、(6.78±0.32)mmol/L、(4.77±1.15)mmol/L、(2.45±0.45)mmol/L,治疗后分别为(10.15±1.34) 分、(4.56±0.12)mmol/L、(2.21±0.11)mmol/L、(1.42±0.51)mmol/L。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TC、LDL-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TC、LDL-C、TG 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TC、LDL-C、TG 水平均优于氯吡格雷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为(8.49±1.21)d,明显短于氯吡格雷治疗组的(15.67±1.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氯吡格雷治疗组发生1 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发生1 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常见临床类型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脑梗死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并且坏死程度根据血栓的位置和大小而变化,更常见于45~70 岁的老年人,起病更紧急,并且没有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罕见癫痫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患者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继发出血等。其临床表现的特征是晕厥、无意识、偏瘫、言语障碍和智力低下。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缺血区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和大小便的护理,防止压疮,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发病后48~72 h 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首先处理患者的生活、饮食和其他合并症。因为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如果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此时,即使治疗良好,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很可能导致动脉高度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脑梗死心绞痛发作,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阻滞药物,可有机结合血小板膜表面的ADP 受体,减少血小板活性的释放,并抑制身体内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可进一步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脑血流量的增加,另外,调节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控制炎症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氯吡格雷可改善心肌代谢功能,疏通冠状动脉,改善动脉壁环境。而他汀类药物可达到上述调脂和抗炎等作用[3,4],可减少体内TC 的合成,使外周血中的LDL-C 水平降低,从而起到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他汀类药物的亲脂性和亲水性导致功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脂溶性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和匹伐他汀;水溶性他汀类药物有普伐他汀和罗苏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脂溶性兼水溶性他汀类药物。与脂溶性他汀类药物相比,水溶性他汀类药物不易穿透细胞膜脂质层,但可通过肝细胞表面的转运载体选择性地进入肝细胞,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对肾上腺、性腺、心脏及大脑等部位的胆固醇合成的影响极低[5-7]。因此,水溶性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清TC 水平,还可以避免肝外组织发生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钙片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性)或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如果饮食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本品可治疗其升高的TC、LDL-C、载脂蛋白B 和TG,将其联合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神经功能[8-10]。

总之,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对神经功能等各方面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猜你喜欢

氯吡阿托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