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性味源流考*
2020-01-10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刘家骏聂建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刘家骏 指 导 章 莹 聂建华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术的记载首见于《尔雅》:“术,山蓟。杨,枹蓟。”[1]其作为药物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术,一名山蓟。味苦温。生山谷。”[2]可见当时并未区分出苍术和白术。直到《本草经集注》才明确了苍术、白术,“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3]也即《中药大辞典》所言“自陶隐居,术始分赤、白两种”[4]。 但陶弘景仅言及赤、白术在形态、性状上的一些差异,尚未区分其在性味、功效及主治上的异同,所以对后世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不甚大。宋代《本草衍义》载:“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今人但贵其难得,惟用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不用。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尤速。殊不详《本草》无白术之名,近世多用,亦宜两审。”[5]这是中药学史上首次详细记载苍术、白术在性味、功效、临床运用等方面的区别,自此苍术、白术才有了明确的区分。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苍术与白术在性味上混淆不清,特别是对苍术性味的认识为历代医家所混淆。本文旨在探讨苍术性味的历史源流,期望为苍术的现代研究提供本草学依据。
苍术之性的历史沿革
苍术之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为“温”[2],后世本草学著作基本上没有跳出这一范畴。如《嘉祐本草》载:“术,味苦、甘,温,无毒。”[6]又如《本草约言》云:“味苦甘辛,气温。味厚气薄,阴中之阳也。”《本草备要》认为苍术“甘温辛烈”[7],“十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也明确苍术“辛、苦、温”[8]。
从苍术的临床功效上也可反推出其性温。历代医籍中记载苍术具有“暖胃”[9]“暖水脏”[10]之功效,可治疗“风寒湿痹”[9]“腹中冷痛”[11]“五劳七伤,冷气腹胀……妇人冷”[12]等阴寒之证。《握灵本草》中用“苍术二斤,神曲一斤,干姜三两,当归三两,甘草二两。蜜丸服”治疗“腹中虚冷,饮食不消”。[13]
由此可见,历代本草学著作对苍术之性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其性属温。
苍术之味的历史沿革
1.“苦甘辛”说
汉代之前的书中只有术的记载,未分出苍术和白术,对药性的描述也是同一而论的。《神农本草经》载“术,味苦,温”[2],《名医别录》载“术,味甘,无毒”[9],《本草经集注》则是两者的综合,即“术,味苦,甘,温,无毒”[3]。此后至宋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术的药性基本都遵循《本草经集注》之说。直到《本草衍义》,苍术、白术明确区分,其性味也相应有了补充和发展,如苍术增加了“辛”味。自此苍术的性味才趋于完善,也即“苦甘辛”。明代王伦的《本草集要》记载苍术“味苦甘辛,气温”[14],薛己的《本草约言》论述苍术“味苦甘辛,气温”[15],张景岳则认为苍术“味苦甘辛,性温而燥”[16],清代张璐通过考证得出苍术的性味与产地有密切的关系,“产茅山者,味甘形瘦多毛,最良;吴群诸山者次之;楚中大块、辛烈气燥者为下”[17]。
明清时期的本草学著作对苍术功效主治的描述也佐证了其苦甘辛之味。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指出:“发汗而去风、寒、湿,下气而消痰、食、水。开郁有神功,肿胀为要药,化一切积块,除诸病吐泻,善逐鬼邪,能摄灾沴。宽中发汗,其功甚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18]。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记载:“燥脾强胃,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泄,逐痰水,消肿满,辟恶气。散风寒湿,为治痿要药。”[7]
2.“苦辛”说
明清多数医家对苍术味的认识遵从“苦甘辛”说,然而到了清朝中末期,对苍术味的论述逐步演变成了“苦辛”说。如吴仪洛的《本草从新》认为苍术“苦,温,辛烈”[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出版了一系列药物学专著,而这些著作对苍术味的描述无一例外都是“苦辛”。如《中药大辞典》中指出苍术“辛、苦,温”[20],《中华本草》记载苍术“味辛、苦,性温”[21],《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苍术“辛、苦,温”[22]。
近现代本草学专著对苍术功效主治的记载也能间接证明其“苦辛”之味。如《全国中草药汇编》认为苍术可以治疗“湿阻中焦、痿证、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蹵、风湿痹症、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23]等证,又如《临床中药学》指出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明目”之功效[24]。
3.苍术之味变化释疑
纵观苍术之味发展的整个历史源流,前期医家普遍接受“苦甘辛”说,而在清代中末期之后,医家又普遍认同“苦辛”之说。甘味突然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其中的原因不免让人生疑。甘味一直都是苍术性味中重要的部分,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论述的“《别录》(即《名医别录》)曰:甘。权曰:甘辛。时珍曰:白术,甘而微苦,性温而和;赤术,甘而辛烈,性温而燥”[10],《本草崇原》载“苍术始甘,次苦,辛味特胜”[25],更加证实了这一观点。张志聪的这段描述厘清了甘味是苍术性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苍术的“苦甘辛”说添加了有力的一笔。但清代中末期之后苍术的甘味之说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归结起来可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 “术”,起初无苍白之分,直至宋代才明确区分出了苍术、白术,这也致使二术性味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相互混淆的情况。其二,中药五味的确立尚存在分歧:观点一,五味是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观点二,五味不仅仅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也代表着药物的作用;观点三,五味是从药物作用中推断出来的,和药物的真实滋味并无直接的关系,仅是药物功效的归纳和总结。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支持第三种观点,认为五味是由药物功效主治所延伸出来的。而古代医家亦有不乏赞成第一、二种观点者,即口尝的真实滋味也构成药物性味的一部分。而苍术的甘味可能是通过口尝而得出的。如缪希雍的《炮炙大法》载苍术“细而带糖香,味甘者真”[26],这或许就是清代中末之前的医家认为苍术是苦甘辛味,而在其之后却演变成了苦辛味之因。
总之,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主流本草学著作中苍术相关记录的梳理,可发现苍术之性属温之认识较为连贯,味属苦辛还是苦甘辛争议尚存,且越靠近当代苍术无甘味之说愈盛,尤其是2015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指出苍术味为苦辛更为其加注了法律色彩。从中药临床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苍术苦辛之说更符合临床需求,更能关联中医理论,进一步为临床用药准确性提供指导。另苍术味甘与否,是否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且具有相应的药理成分,尚需我们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