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光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机制概述
2020-01-10王紫轩李冠汝孙丽蕴
王紫轩 李冠汝 孙丽蕴▲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10;2.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皮肤科,北京 101300
光敏性皮肤病在临床上以皮肤暴晒部位焮红漫肿,甚至燎浆起疱、灼热痒痛为特征[1]。常见的光敏性皮肤病类型包括日晒伤、光毒性反应和光超敏反应。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日晒疮”,首见于《外科启玄·日晒疮》。现代医学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患者采取避光和物理防护措施,重症患者则多采用内服激素类药物,但常因激素类药物的刺激性和明显的副作用而不能长期使用[2]。中医外治法因其直达病所、效果迅速、安全性高以及对机体刺激性弱等特点,常广泛用于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以下就中医外治法在光敏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1 日晒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日晒疮的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为禀赋不耐、湿热内蕴而致肌肤失养;外因为感受日光暴晒,湿热相合,郁于肌肤。素体禀赋不耐,腠理不密,外感热毒之邪则见患处红肿灼热;脾运化水液失职,内生湿邪,湿热相蒸郁于肌肤则见水疱糜烂[3]。
2 中医外治法的原理
中医外治法起源于先秦,有关中药外治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山海经》。清代吴师机在《理淪骈文》中明确提出了有关外治法理论的具体论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法,即内治之法。”概括地说明了外治法的整体调节作用。
3 光敏性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
在治疗皮肤病中,中医外治法相对于内治法有以下特点:①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而快速奏效;②从病灶部位直接拔毒外出;③减少药物对内脏的不良刺激,为药效竣猛的药物提供较安全的用药途径;④通过作用于穴位、经络达到内调脏腑、气血的目的[4]。中医外治法具有诸多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皮肤病学的临床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以遮光、止痒、消炎为原则,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3.1 药物疗法
3.1.1 单味中药外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单味中药主要有青蒿和马齿苋,疗效良好,机制研究深入。清代陈士铎在《洞天奥旨》中首次提出了日晒疮的治法:“止须消暑热之药,如青蒿一味饮之,外用末药敷之即安。”青蒿含有的青蒿挥发油可抑制真菌生长[5],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通过调节细胞免疫以产生抗炎作用[6]。研究结果显示,青蒿在光敏感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效果突出。谭静等[7]应用马齿苋塌渍合并负离子冷喷治疗日光性皮炎。现代药理实验发现,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具有收缩小血管、减少皮肤渗出的作用。同时,马齿苋可清除羟自由基活性,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等作用[8]。塌渍法即湿敷法,是皮肤病常用的外治疗法。湿敷可收缩皮肤血管,从而达到消炎和抑制渗出的作用;并可清除患部表面刺激物,为皮损营造良好愈合环境。负离子冷喷可收缩毛细血管、抑制炎性物质渗出,可有效达到脱敏消炎作用。
3.1.2 中药复方制剂外用 相关研究[9-10]应用中药“甘芩液”塌渍治疗日晒疮。甘芩液由甘草、黄芩、马齿苋等药物组成,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甘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甘草三萜皂甙类和甘草黄酮类物质具有显著抗炎作用,用于皮肤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优于皮质类固醇药物[11];黄芩可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丁树栋[12]总结日光性皮炎验方,应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丹皮、荆芥、防风、甘草,水煎取汁晾凉后外洗患处。周涛[13]应用板蓝根、马齿苋、黄连、牡丹皮水煎,凉后冷敷,治疗日光性皮炎有水疱渗出者。景红梅[14]应用马齿苋30 g、土茯苓30 g,煎汁50 mL 凉药湿敷治疗多形性日光疹之糜烂渗出。高建华[15]局部应用蒲公英、生地榆、生石膏、生甘草等煎水冷湿敷治疗植物日光性皮炎;对于有水疱者,无菌注射器抽取渗液后,应用湿润烧伤膏、中药“小孩拳”外洗。经考据,小孩拳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果实。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16],茜草中含有的茜草多糖和茜草萘醌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陈耀敏[17]应用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等中药熬水外洗联合口服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药物性日光性皮炎。
中药复方制剂组方灵活,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和症状的轻重加减调剂,是治疗日晒疮的常用方法。
3.1.3 中成药外用 目前,外用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中成药有粉剂、油调剂、霜剂、软膏、气雾剂、精油等。
①粉剂。粉剂是由药物制成的混合均匀的干燥粉末,具有吸收水分、干燥皮肤等特点。光敏性皮肤病早期见皮损红肿伴瘙痒者,可外用清凉粉[18]。需要注意的是,粉剂易与分泌物混合形成痂皮,故不适合用于有渗出者。
②油调剂。油调剂是使用植物油或药油和粉剂混合而成,作用表浅,有清凉、消炎、止痒、收敛保护创面的作用。油调剂可缓解皮损不适,适用于浅在性急性炎症或有轻度糜烂渗出性者。水疱集簇未破者,可外敷玉露膏[19]。玉露膏由苦参、金银花、牛膝、泽泻、丹皮等药物组方。方中苦参清热燥湿,可减轻炎症渗出及抑制皮肤纤维化;金银花清热解毒,抑制炎性增生及抗病原微生物;牛膝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收缩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促进炎症吸收。
近年大量临床工作者[20-24]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黄芩、黄连、黄柏、蜂蜡、麻油等)外涂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效果优于中西药口服治疗,且不良反应少。美宝湿润烧伤膏可减少创面蒸发水分,为创面提供了近似于生理的环境,从而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朱时祥[25]采用三黄洗剂(生大黄30 g、黄柏30 g、黄芩30 g、苦参30 g、白鲜皮30 g、金银花30 g、马齿苋30 g)或新鲜蒲公英水煎外洗湿敷治疗早期植物性日光性皮炎,青黛膏(石膏、青黛、黄柏、滑石)外搽治疗溃破糜烂者。张静等[26]使用复方紫草油(新疆紫草、白芷、忍冬藤、冰片)治疗大鼠烧烫伤,发现紫草油擦剂可促进组织再生、抑制渗出并参与组织的修复,加快皮损的愈合速度。
③霜剂。霜剂是油与水混合振荡再加入乳化剂、药物制成的半固体剂型。霜剂在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主要中起到遮光的功效。钱江等[27]应用镰形棘豆防晒霜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效果与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效果接近,且无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其机制与镰形棘豆中含有的总黄酮可抑制皮肤光损伤的发生,抗氧化并提高皮肤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孟岩等[28]应用黄芪防晒霜治疗药物性日光性皮炎。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的抗氧化作用相关。
④软膏。软膏是由粉剂和半固体油脂类混合制成的制剂,深入作用强,可保护皮肤防止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并能润泽皮肤,软化角质和痂皮以保护创面。刘志宏等[29]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复方芦荟乳膏对日晒伤具有治疗作用,其疗效与京万红软膏接近。复方芦荟乳膏主要由芦荟、金银花等药物组成。其中芦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蛋白和多糖类等化学物质,可有效增强上皮细胞活性、抑制广谱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能够有效屏蔽和隔绝日光紫外线的保护薄膜[30]。张琦等[31]通过实验显示,芦荟甙在UV-A、UV-B、UV-C 3 个紫外区域都具有较好的皮肤保护防晒效果。李春雪[32]采用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66 例,临床效果良好,作用明显优于复方炉甘石洗剂。玫芦消痤膏为使用芦荟、玫瑰、苦参等植物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玫瑰含有丰富的玫瑰醇和丁香酚,可抑菌、止痛止痒并可有效促进炎症消退[33]。李晓鹏等[34]外用京万红软膏治疗日晒伤,临床效果显示,京万红软膏比绿药膏(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更能促进日晒伤愈合,但止痛效果明显较绿药膏差。需要注意的是,软膏由于具有阻碍皮肤水分蒸发的作用,在急性和渗出性皮肤病时不宜应用。
⑤气雾剂。刘龙友等[35]应用复方苦黄喷雾剂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复方炉甘石洗剂。复方苦黄喷剂由苦参、黄柏、蒲公英、地榆等药物组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黄柏及其所含有的小檗碱有显著抗炎和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蒲公英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地榆可减少渗出,降低感染。
⑥其他。李孟艳等[36]通过动物试验发现,银黄参精油对日光性皮炎具有防治作用。银黄参精油主要由金银花、大黄等药物组成。研究表明,银黄参精油治疗日光性皮炎主要通过对局部皮肤“微作用”的调节与促进机体相关的炎症因子、免疫因子生成及释放而发挥作用。相关研究显示[37-38],应用鱼腥草眼药水稀释能够治疗日光性皮炎,鱼腥草冷喷对于日光性皮炎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鱼腥草清热解毒,含有的鱼腥草素等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SRS-A 过敏介质的释放而使机体产生抗过敏作用。
3.2 非药物疗法
3.2.1 针灸拔罐疗法 洪秋阳等[39]采用针灸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多形性日光疹:针刺合谷、曲池、列缺以清热散风止痒治其标,针刺血海、三阴交以健脾利湿治其本,并于大椎和耳背静脉处进行放血以通经泻热。郭旭等[40]采用针灸拔罐疗法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李伟等[41]应用热敏灸三阴交治疗日光性皮炎,临床效果显著。近年来,火针为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有效方法。陈卫东[42]发现相对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火针治疗具有远期效果良好、低复发率等优点。邹红等[43]应用火针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多形日光疹。陈卫东等[44]应用火针点刺局部皮损、刺络拔罐配合温阳化瘀法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可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火针直接刺激患处皮肤可起到脱敏的作用,还可纠正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增强抵抗力。韩桂莲[45]应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日光性皮炎。患者经过4 次治疗后皮肤炎性症状基本消失。自血疗法可降低机体敏感性和调节体内微环境[46]。
3.2.2 耳穴疗法 包玉平等[47]采用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日光性皮炎。取神门、血液点、激素点、肾上腺以解除机体的变态反应,起到改善过敏体质的作用;肝、脾、肺三穴共用以助于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和调节内脏功能,达到使皮损消除的治疗目的。
4 讨论
目前,中医外治的临床治疗方法日益完善。中医外治剂型众多,在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的急性阶段,选用洗剂和粉剂;若兼见大量渗出和明显红肿,则采用冷湿敷。对于以鳞屑和结痂为主的亚急性阶段,多应用油调剂。对于浸润肥厚的慢性阶段者,采用软膏。非药物疗法可贯穿病程始终。
中医外治法在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直达病所、作用迅速、安全性高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8]。但中医外治法参与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临床治疗的报道多为个人经验总结、缺乏统一辨证的标准、治疗作用机制不明等,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在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中医外治法的效果较为理想。相信在将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将会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临床上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