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刘 洋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与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职院校在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职责。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大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引领,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系统阐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高职院校要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红船精神”的学习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

(一)“红船精神”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理想信念教育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彰显了早期共产党人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下,明确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树立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从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红船精神”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船精神”有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内涵和底蕴,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红船精神”昭示了承担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青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2]67。“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大任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价值追求。

二、“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昭示,是中华民族优秀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红船精神”中所蕴含的首创精神,是高职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活力的价值指引,有利于更好地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和担当,更好地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展现青春的活力、青春的力量。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强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红船精神”中所蕴含的奋斗精神,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作风的价值指引,有利于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实的奋斗和努力,从而更好地把个人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为民服务的情怀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船精神展现出来的德政根基,是爱党、爱国、爱民与奉献精神的完美体现[3]。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奉献精神,是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最有力的载体,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塑造甘愿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更好地结合专业技能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职业观,把个人的成长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三、“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瑰宝,借助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历史文化,从而更好地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和责任感。“红船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红船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尤为重要。

(一)加强党的领导,系统推进“红船精神”的发扬传承和教育引导

高职院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组织要强化领导,形成各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传承好“红船精神”等宝贵的革命文化,发挥好文化育人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有序推动“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常态化。同时,积极探索用“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精气神”,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帮助大学生了解、走进、践行“红船精神”,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更好地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4]。

(二)建好思政课程,全面讲好“红船精神”的历史故事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更好地带领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了解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讲好“红船精神”等宝贵的革命文化,把“红船精神”的理论背景、深刻内涵及价值意义等讲深讲透。其次,可以加大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践课程教学推动大学生深刻领悟、实践“红船精神”。再次,专业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学习领悟“红船精神”,使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引导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深入思考“如何发挥首创、奋斗以及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5]。

(三)完善“第二课堂”体系,推动青年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红船精神”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延伸和拓展。因此,要推动“第二课堂”改革,将践行“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奉献等内涵实质体现在“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学习实践、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如组织学生到嘉兴南湖体验“红船精神”沉浸式教育,开展“红船精神”相关调研实践并编写读本等,使“红船精神”的教育更加具体化、立体化,使学生了解红船精神的意义、内涵、时代价值等,更好地培养并增强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全面强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是高校根本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6]。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先进性之源、优良传统之源的“红船精神”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船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红船
雕红船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