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文化家训育人

张 霞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文化认同及自信是凝聚一个部门、引领一个单位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良好的部门文化,对育人环境的优化及育人目的的达成至关重要。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构建“家文化”工作格局,实现“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了“以文化人”落地。下面笔者便以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就“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实现途径展开论述。

一、“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弘扬“家文化”,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培育家国情怀切实可行的路径。构建“家文化”,旨在于学院内部营造温馨、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成员之间团结友善,于无声处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之需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活动[1]61。为活动的开展创设“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其温情、友爱、尊重、关怀等元素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增强成员间温暖、幸福之感,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可促进思政教育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文化人”的态度之需

习近平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为新形势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提出了更高要求。“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强调用熟知的“家文化”影响人、规范人、培育人,是“以文化人”在方法上的丰富和拓展,更是坚持“以文化人”的一种实践态度。

(三)“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需

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更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指明了实践方向。创设“家文化”情境,在情境的滋养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促使受教育者自我觉察和自我觉醒,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2]。这是教育者应对教育对象变化和客观环境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手段之一。

二、“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所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1]80。其并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来自现实生活[1]80。“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结合校园文化,提练出部门的“家文化”精神、家风、家训、家规,让“家文化”的内容逐渐成为全员的共同认识,成为全体成员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提炼“家文化”精神,追求实现价值的精神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激励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基于此,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提炼了“融通中外,追求卓越”的“家文化”精神,即要中外文化融会贯通,注重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促进中外文明互融互通;激励青年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共同追求一个部门及个人价值实现的精神境界。

(二)培育向善的家风,引领和谐的部门风气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承载着价值引领和方向导航的重担。把广大师生凝聚在一起,要营造共同坚守的部门风气。基于此,学院培育“同舟致远,和谐共享”的家风,引领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致力于和谐部门建设的主人翁,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工作,实现集体富有成效的发展,进而共享发展成果,让全体成员有更大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制定奋进的家训,勉励青年完善升华自我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各方面的警示育人教育,而家训是警示育人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家训的作用,让其成为一种规范群体思想和行为的力量,促进成员自信地奋勇前进。基于此,学院确立“立德树人、勤学奋进”的家训,要求广大青年注重高尚品德的养成;勉励青年树立德业,用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品格为人生发展提供正能量;广大青年也要通过主动学、善于学、坚持学、深入学、刻苦学,学而有所为,在学习中完善和升华自己。

(四)制定严谨的家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在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学院倡导“慎思笃行,诚信至善”的家规,要求广大青年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能慎重地、周到地表达自身的言和行。坚持“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做人准则,在实践中追求“求真、向善、唯美”,做学问、干事业,不断进取,尽可能追求完美,实现至善的目标。

三、“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165践行习近平强调的“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将“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家风”“家训”“家规”的育人作用,着力在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等方面积极推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坚持“以文化人”的中心,突出家训、家规两个重点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育人是致力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正面教育、氛围营造为切入点,通过突显家训、家规两个重点,让凝练的“家文化”精神成为广大学子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教育、友善教育。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教育、养成教育三个途径,注重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相结合,开展系列主题讨论、“两个文明”行动、诚信签约、“中华传统美德之友善”经典名著导读等活动,培养诚信、友善意识。第二,强化规则意识。通过立规矩、明要求、强实效,从务实制订学习计划、严格监督学习进度,到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促进其成长成才。

(二)全力打造“三个平台”,构建“家文化”的凝聚力工程

新时期文化育人的实现必须立足新时代,以新思想为指导探索文化育人的新局面。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多层级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子的注意、激发其共鸣、促进其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接受和内化教育内容,最终落实到行动中。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构建“家文化”工作格局的过程中主要打造了“三个平台”。一是“我家思政”平台。通过“思政”在行动、“我家学‘习’”双语讲解团,推进以“家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通过中英文对比将学习融为一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二是“我家实践”平台。构筑学业起航工程、助力就业工程,以“文化传承”技能展示活动为主,紧扣“家文化”内涵,在强化应用能力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三是“我家交流”平台。凝聚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学生干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形成全方位、全员德育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坚持细化配对每一名学子,点对点进行全方位交流指导,着力提升“家文化”的凝聚力。

(三)推进“四个模块”的工作,增强“家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

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我家规矩”为基础,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一切按规办事的机制,增强青年对家的担当意识;以“我家播报”为拓展,充分利用各级舆论宣传力量,着力打造“网络、橱窗和电子屏”等各类宣传窗口,增强青年对家的责任感;以“我家讲坛”为辐射,发挥朋辈作用,分享见闻以及成长成才历程,增强青年对家的使命感;以“我家风采”为引领,树立典型,开展示范引领活动,引起思想共鸣,让优秀学子成为“家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辐射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加强青年对家的认同感。

结语

围绕“以文化人”的主旨,“家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了“家文化”融入学生学习,春风化雨寓教育于日常,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家文化”融入班集体,充分发挥优秀学子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组织战斗力;“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演绎家国情怀,增强文化感染力;“家文化”融入师生生活,构建和谐幸福“家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家文化”融入舆论宣传,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增强思想渗透力。

猜你喜欢

家文化家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家训伴我成长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