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青社团创新能力

张 玲

(开封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对中职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在为社会不断输送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这为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职业人才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培养意识,不断增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加快培养创新型职业人才的步伐,从而实现经济腾飞、民族振兴。

从中职学校一线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实用性的技能培养较为重视,对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则极为欠缺,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专业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中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而提升中职生以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方向。实际上,中职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较重,荣誉感较强,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从教师的循循善诱、不断鼓励,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升学习兴趣,从原来的“不想学”转变成“我要学”,使他们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创新、创造的热情,从而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2]。

二、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中职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有较大优势。因为中职学生年龄渐长,思想趋于成熟;自律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渐增强;思维活跃,发展空间大、可塑性强;所以,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当然,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需要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放大他们的优点、特长,善意提醒和改进他们的局限、不足,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幸福感,从而有效激发中职生的创新能力[3]。

第一,年龄渐长,思想趋于成熟。15 岁是一个“分水岭”,父母普遍有这样的认识,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后突然长大了,初三时还是懵懵懂懂的孩子,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就像变了个人。很多家长会向中职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说:“太感谢了,我家孩子一下子长大了、听话了,会替家长考虑、会帮家里干活了。”这说明,进入中职阶段后,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荣誉感逐步增强,热衷于在社团等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展示才华,中职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培育创新能力拥是有坚实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的。

第二,自律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逐步深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律意识逐渐形成并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同时,中职生对于单纯的文化课学习可能会产生畏惧,但大都乐于在实操中边观察、边动手、边学习。中职学校可以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特长,引导学生组建侧重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锤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娴熟的职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情怀自然会增强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

第三,发展空间大、可塑性强。中职学生的文化成绩不高多数是因为他们性格活跃、兴趣广泛,没有专心致志投入文化课学习。因为他们思维相对活跃,若能加以积极引导,发展空间更大,可塑性更强。只要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改变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科学利用时间,把过度游戏娱乐的劲头巧妙引导到学习理论、苦练技能上,他们就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发展特长,甚至考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虽然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但是由于大多数中职生思想活跃、情绪急躁,想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恒心、耐心和意志力方面则有所欠缺。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中职生身心发展的背景条件各不相同,致使他们在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辅导教师只有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活动辅导,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想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并不容易。然而,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指导、观察、辅助,主要精力可以用在发现学生优点、展现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成才和成功上,更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结合学校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案例进行简要剖析。

(一)因生而异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经过近5 年的发展,学校已初步形成了4 个大类9 个社团,社员百余人的可喜局面。凡是在校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选择加入社团,参加社团活动。每类社团对中职生特长、才华影响的方面都各不相同,语言类社团侧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类学生社团关注学生美的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公益类社团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爱心和责任感,等等。不论中职生参加哪类社团活动,只要能和内在的兴趣相吻合、与自身特长相一致,持之以恒、全身心投入,均能培养和提升中职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类别的社团和成员,辅导教师应事先明确社团活动的培养目标定位。由于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设计社团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中职生社团活动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社团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途径。

(二)参加社团活动的成功快乐体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参加社团活动能有效提升中职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快乐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培育中职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基于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组建了许多社团,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例如,近年来,广场舞活跃在城乡的大街小巷,学校顺势而为组建了“乐舞”舞蹈社团,由一位爱好广场舞的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广场舞。因为学校没有专业舞蹈教师,只是由教师和自愿报名参加的学生一起边学边练,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广场舞练习和舞蹈排练。学生青青成了舞蹈社团的主要成员。在青青的带领下,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社员们已经学会了十几个曲子的舞步。青青自己上网学习舞蹈《青花瓷》,自己挑选人员、进行排练,完成整个舞蹈,并为全校师生表演,获得好评。通过社团活动,青青找到了自信,有了成就感,更努力地学习舞蹈,提高了整体素质。青青经常参加学校的其他活动,在迎接市领导督导活动时担任迎宾工作,在迎新年联欢会上表演等,她忙碌的身影在校园里随处可见。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青青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组织社团活动的主动性,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条件下,青青自学编排舞蹈,突破自身限制,表现出强烈的创新精神,也提升了创新能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职生在学习生涯中第一次品味成功,就能够激发极大的主动性,增强对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基于拓展专业眼界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艺术社团的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为打开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事先查阅大量的艺术资料,在比较、借鉴、学习、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建议学生把衍纸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用衍纸表现中国国画、传统年画、戏剧人物等,很快一件件带有东方神韵的衍纸画诞生了。作品虽然有些许青涩和不完美,不像临摹作品那样标准、美观,但它是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设计之路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它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探索和创作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能够看出,开阔眼界、广泛涉猎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教师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和查看图片,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信息,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奠定了学生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础。通过社团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在反复实践锤炼中提升专业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指导、传授方法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搜集的信息分解、重组、再加工,从而得到创新启发。同时,运用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来打开思路,丰富设计内容。

中职生的创新能力更多地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认可与赞赏的成功体验,能进一步促进中职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中职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应充分重视、积极引导中职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猜你喜欢

青青社团创新能力
缤纷社团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星星眼
青青芳草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就是因为那个洞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