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1-10刘欣月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职业

刘欣月 高 军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目前,“人工智能”一词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人们所认可的核心要素是通过某些技术手段让机器人承担以往依靠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翻译、人脸识别、智能助理等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在变革时代,开展实用性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为定义尚不清晰或尚不存在的新工作提前做好准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想抢占先机,就必须把握机遇,提前做好准备,勇敢迎接挑战。

一、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从原始社会至今,我国经历了一系列技术变革,工业4.0时期的到来解放了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必将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解放社会生产力提供了重要途径。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金融、交通、医疗、国防等多个领域,对我国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具备较强的社会功能[1]。从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充分发挥自身社会价值,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现实需求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出台人工智能政策和战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为职业教育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在技术发展层面,国务院指出人工智能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必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推动经济社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的融合;人才培养层面,国务院指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前提,在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还要着力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专业与课程建设层面,《“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2],高校应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重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专业化教学的重要保证。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推动着职业教育“教、管、学”全方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精准化教学提供技术基础。教师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以及个体需求,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的成绩分布以及整体需求,在此基础上综合学生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教学资源进行规划,根据学生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第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基础。在掌握学生爱好、性格、认知能力等背景信息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分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还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追踪和反馈,学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实践情景便能进行实际训练。第三,为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为学校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决策支持服务系统不仅能连接校园个体之间的数据,形成多级数据体系,还能对校园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学校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

(三)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市场导向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而就业与市场具有紧密联系。任何领域的市场发展越成熟,其拥有的人力资源就越雄厚,就业岗位就越丰富,市场对该领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3]。从国际视野来看,谷歌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先行”发展战略;亚马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上线了亚马逊Go 超市;微软设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基金;高科技公司特斯拉研发了自动驾驶。这些行业“领头羊”的加入,推动了人工智能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从国内角度来看,京东正在着力建设智慧物流;小米在智能家电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阿里巴巴将消费级AI 产品作为重点研发内容。这些龙头企业对人工智能业务的拓展,在壮大国内市场的同时,为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者面临职业替代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职业代替类型越来越广泛。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多个领域,与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能够取代多种人类劳动。同时,职业替代程度加深、周期逐渐缩短。除了一些低技能、重复性的岗位已逐渐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外,甚至复杂性更高、智慧要求更高的职位也面临着被智能机器人替代的风险。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与这些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科技水平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突破,使得传统的职业技能迅速老化,职业替代周期大幅度缩短。

(二)职业教育的办学形态面临转型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职业院校开展全日制的职前教育为主。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市场中一人多岗、换岗、转岗已成为社会普遍的就业现象,人们存在多次就业需求,包括在职培训、教育培训以及转岗培训等[4]。人们不仅能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获取知识和技能,还能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技能,掌握更全面的学习资源。职业教育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精准、灵活、个性化、智能化的办学体系,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改革,创新并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呈现出符合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特征的办学功能及形态。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改革与创新

人工智能在与数字化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掀起了一系列“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教育变革,同时促使了职业教育内容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方面,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和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精确分析学生特征、提供教学决策依据,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还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四、人工智能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降低职业替代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发展衍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医疗技术、能源技术的结合又催生了新的产业链,新的产业形态下,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一方面,职业院校应构建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职业替代规律,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实施高效、灵活的专业调整机制,缓解地域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变革对职业教育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要紧跟产业生产实践的发展趋势,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专业布局,为智能制造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有效整合社会资源

第一,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合作,共同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集团对产教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第二,打造“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发展平台。以市场化办学思路为原则,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创新产学研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的人才技术作用,为职业教育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第三,应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学徒培养体系,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调整人才培养规格,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办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校企孵化器、开设创业课程等措施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石,职业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社会责任感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三,强化“软实力”培训。职业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社交、领导以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的职业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人工智能
职业写作
人工智能与就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