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竞赛与常规化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以广东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竞赛考核教学内容

刘 婷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实践内容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的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设计的作品不够成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等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借助技能竞赛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并通过校企联动模式,将常态化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实战训练形式,创新包装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从而培养出高端技能型的设计人才。

一、开展设计竞赛对常规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职业技能为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在常规教学中常被忽视,这必然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专业设计竞赛以行业、企业为领头羊,以真实任务为牵引线,以学生主动学、教师辅助教、企业适时监督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1-3]。通过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二)推动教学内容的优化

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设计水平和专业掌握程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竞赛成绩了解教学中的不足,进而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强化设计实战模拟。而根据竞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更符合职业要求,实现了以赛促教、以教促学,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提升实践能力

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化教学中,能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6]。为了完成竞赛任务,学生会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有效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导,完成设计竞赛项目。这些都是实践能力提升的一部分。

(四)提升教师教学素质

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教学中,不仅是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考验。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成绩的高低与指导教师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设计竞赛经验。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当井底之蛙,要不断开拓自己的专业视野,多参与各种设计交流会议,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多下企业,多与行家、企业家进行设计维度的交流,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从而提升自身教学素质。

二、专业设计竞赛融入常规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常规教学与设计竞赛要保持连贯性

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教学中,要注意课程教学的连贯性。为了实现该目标,首先要满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的要求,然后再考虑将设计竞赛放在合适的年级或课程上。从教学效果来讲,大二、大三学生已完成了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对各基础理论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方案设计能力等,参加设计竞赛能提升其设计思维和实战经验,能使其适应今后设计工作的各项要求。

(二)甄选适合的、实用的设计竞赛

现在是信息化爆炸时代,网络上有较多类型的设计竞赛,层次良莠不齐,影响学生对设计竞赛的热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实用的包装设计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要选取与课程计划相匹配的设计竞赛题目,将设计竞赛引入课程教学中,增加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提升教学成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7-9]。

(三)改变实施过程中的课程考核方式

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因此,教师也要注意转变考核方式,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小组形式提交竞赛成果进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标准要与竞赛评定标准一致。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设计过程中增加考核环节,并组织公开答辩与阶段性成果汇报,给每个同学发言的机会,同时组织点评,促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合理安排指导时间

对教师来说,对设计竞赛进行指导实际上就是一次专业技能水平的考核,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领域知识,而且要时刻关注教学以外的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变化。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新教师在设计领域的思维活跃度较高,校企合作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且对行业标准较为了解,因此,各院系可搭建“老+新”+“企业”的教资队伍。首先,“老+新”指导队伍主要在竞赛初期和中期发挥作用,其主要把关设计初期的构思、中期的电脑制作,并在竞赛过程中加强对小组的管理与监督;“企业”指导队伍主要在后期发挥作用,对设计成品出现的原则性问题给予指导和意见。

三、专业设计竞赛与常规化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搭建“系部+教师+企业行家”教学平台,建立完善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很多设计大赛的项目都是来源于企业,因此,为了使设计竞赛与常规化教学有效融合,必须要搭建“系部+教师+企业行家”教学平台,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系部方面,需要针对竞赛项目的顺利开展完善相关竞赛管理制度,使竞赛项目成为常规化、系统化课题。为了能更好地争取企业的技术支持,系部领导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教师甄选合适的设计竞赛任务,力求将设计竞赛覆盖到专业的各个课程;第二,设计竞赛的运行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可以由系部主任领导、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各项设计竞赛项目、各科任教师为辅、企业人员监督竞赛项目开展。

教师方面,教师是设计竞赛的引入者,设计竞赛的指导考验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是保障设计竞赛能正常运行的中间力量。这从侧面说明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性。设计竞赛项目融合到常规化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竞赛类实践教学体系,并到企业中学习,与企业行家加强交流,强化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专业实战能力。

企业行家方面,企业行家是设计竞赛技术问题的解决者,需要及时提供技术指导。企业需要学校培养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就要与学校就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所面临问题进行探讨。企业要与系部深挖设计竞赛项目,转化研究成果,形成设计竞赛指导教材,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竞赛项目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课程内容,开启“借力精讲”教学模式

设计竞赛与常规化教学的融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合用、够用的教学内容,去除无用、繁杂的理论知识。“借力精讲”就是借助竞赛活动提供的命题开展校园巡讲、名家名师校园创意讲座等活动,并形成常规化教学任务,列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优化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两部分:即教师主讲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专家主讲与企业有关的命题。这种“借力精讲”模式可以将多样性的教学观点、多内容的设计案例、多元化的设计交流引入教学中,发散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三)完善现有考核评价方式,实施“校企共评”考核方式

目前,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观给予评定分数,缺乏公平性,也不能全面反映考核成绩与知识掌握之间的关系。将设计竞赛项目引入常规课程教学中,可实行“校企共评”的考核方式,在现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评判标准,将课程成绩与设计竞赛评价成绩结合起来,校企共同给予成绩评定。

四、反思

第一,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化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在具体的包装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企业行家为监督者,这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检验。

第二,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设计竞赛的项目基本来源于企业,将企业真实所需的设计要求当作教学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设计提案的表达能力、对作品设计的展示能力、分析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将设计竞赛融入常规化教学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设计作品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虽然不断学习与成长,但视野广度有限,因此,需要企业行家的协助,通过与企业行家交流沟通,增强实际专业经验,拓宽教学思维,明确教学改革路径。

第四,教学与竞赛的融合不是一时的教学改革,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常规化、系统化的竞赛体制是将设计竞赛融入教学的关键,两者的融合,不是简答的杂糅,而是不断解决诸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的过程。

猜你喜欢

竞赛考核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创新思维竞赛(3)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6)
家庭年终考核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