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0-01-10王闽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环境语文

王闽红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太原 030025)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在快捷高效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文化知识都要加以继承和发扬[1]。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引领价值导向、培养审养情趣、认知能力、陶冶情操的重要阵地。学校开设大学语文,就是为了对大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谈吐优雅、举止大方得体的人,可能会得到更多上升发展机会;一个阅读理解能力较好的人,可以比别人快速准确地学习一项新技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具有较高的视野和人生 格局。

数字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实现了交流与融合,开放便利的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更应有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世说新语》到明清小说,从《山海经》到《西游记》,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记载着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记录着我们祖先生产生活的轨迹,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人际交往更和谐。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困境与挑战

开放自由的网络时代,出现了大量时尚鲜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人欢迎的网络语言,但随之也夹杂着一些简单速成、随意性较强、字母拼凑、粗俗怪异的网络流行语,这些影响了学生对于汉语言规范用语的学习。

同时,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课堂互动,教学知识点与生活脱节,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强。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达不到基本标准。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地位就会被边缘化,所承担的功能可能无法实现。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要改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好网络资源,将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所处的角色地位,利用好网络资源、信息化手段,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德育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要规范汉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阅读经典书籍作品,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文是重要的、公认的、传统的人文学科。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历来都是融识字教育、书法教育与文、史、哲、经、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教育内容高度综合,教学目标非常宽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作品,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人文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化的自 豪感。

语文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学中,应合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崇高信仰的意义和价值,感悟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态度,领会深刻的人生哲理,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创新理念,开发精品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协同合作能力、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善于学习与善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语文的教学过程不局限于智力的培养,还有信念、情商、逆商①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建设精品课程,在精品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与思相结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加强互动,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通过精品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泛读、精读引导学生用心揣摩情感线索,培养学生理解、表达、用词造句等各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解读作品。同时,比较网络流行语和规范用语,指导学生感悟规范用语的典雅与深邃、经典文学作品的美妙与永恒,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开启智慧,启迪心灵,点亮人生。

(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

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收集活动背景材料,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任务挑战中解决问题,通过任务导向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进行全方位的语文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有感而发,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学生学得开心,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新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应通过微信、微博、QQ、图书馆等把语文学习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语文教学不是死气沉沉,语文学习有深度还有广度,学生可以从名胜古迹的人文历史中体会文化传承的意义,从新闻热点的议论表述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大学生年轻活泼而有朝气,善于接受和领悟新生事物,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文化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他们不喜欢呆板教条、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学与思的同时,语文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元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就在身边,语文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是伴随终身的良师益友。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新媒体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资源平台,直观形象、资源共享、开放高效、超文本链接的数字媒体应用平台能够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特点设计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提问、自主探究、讨论答疑、合作交流、总结反思、拓展运用等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架构语文知识体系。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点和教学需要,将作品的文字、图像、声音结合在一起,利用APP 软件生动再现人物活动和场景,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味,有画面感;以任务驱动法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上网检索,提前预习和做好后期准备;在讲解某个历史人物时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自我推销的求职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查阅人物材料,从而了解人物生平和事件背景等;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完成由选题—制订计划—搜集资料—讨论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评价研究成果等一系列学习环节;鼓励学生在博客上发表个人网络日记,互动分享,制作小视频,附录文字表情达意。这些灵活自由、开放互动、展示个性、资源共享的交流方式正是新媒体环境下语文学习的特点[2]。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个人规划发展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在教学中可在讲解、体验、分析、总结、交流讨论、探究、答疑、游戏、表演、成果展示等环节设置评价权重,注重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注重评价的实践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以表扬激励评价为主,创立一系列促进学生独立个性、健康思维发展的多元评价 体系。

(五)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敢于开拓创新。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业务知识的储备,成为学识渊博、与时俱进的教师。同时,要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博采众长,勤学好问,善于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位,改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注释

①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环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环境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