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希金爱情诗发展变化研究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巴库爱情诗普希金

王 乐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国语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普希金的作品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人知道普希金的名字始于1900 年,由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俄国政俗通考》首次提及普希金这个名字。1903 年,《上尉的女儿》译成中文并出版,这是中国首次出版普希金的名作。1907 年,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第一次评价了普希金的作品,包括《高加索的俘虏》《茨冈》和《叶甫盖尼·奥涅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短诗。由此可见,中国对普希金研究由来已久。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一生写下了800 多首抒情诗,被誉为“俄罗斯诗坛的太阳”。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爱情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普希金的爱情诗大多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诗人短暂的一生屡经坎坷,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爱的憧憬和对美的追求,他的心充满了对爱人的温柔和关爱。笔者根据普希金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将其爱情诗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一、1825 年以前的创作

普希金早期的爱情诗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对纯洁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例如,普希金在1816 年创作的《月亮》中一面哀叹“骄傲的理智难以抑制的愿望”,一面把自己想象成孤独、凄怆的月亮,照射着恋人美丽动人的面庞,感慨“情欲的欢快啊,你算什么?怎能比真正的爱情和幸福,那种内在的美的欢乐?”。表达了诗人离别期间的愁思,对真正爱情的渴望。

此外,普希金早期的爱情诗充满了对于爱情的激情狂热。例如,诗人在《给娜塔莉亚》中这样写道:“娜塔莉亚,我承认,你已俘虏了我的心,我还是第一次感到羞涩,我爱上了美丽的女性。一整天,无论我怎样折腾,只有你萦绕着我的灵魂。”普希金将青年人初尝恋爱的忐忑、羞涩和激动表现得这样清晰而直白,让人感动。再如,普希金通过《致画家》一诗向巴库宁娜婉转地透露倾慕之情,诗中热烈的内心追求与表白的委婉忐忑交织成奇妙的旋律:“请描绘她纯真灵秀之美,画令人痴迷的可爱面庞,画天庭才有的笑容妩媚,再画她勾魂摄魄的目光。”巴库宁娜柔和的倩影深深震撼了诗人的心,而诗人又用笔赋予了巴库宁娜美的灵性。在诗人笔下,巴库宁娜像女王、偶像,是诗人爱慕和崇拜的对象[1],“再以阿里斑的神奇景色,衬托我所崇拜的女王。……她是我心魂所系的偶像”。他的追求与表白,自称羞怯实则大胆,情真意切,格外动人。而当巴库宁娜离开皇村后,普希金苦于对恋人的思念,创作了《愿望》一诗。他独自一人,沉默不语,流泪满面,心中充满悲伤。巴库宁娜杳无音讯,使诗人一度绝望。“我在流泪;泪水给我以安慰……我的心灵充满了忧伤……”“我珍重我那爱情的痛苦,就是死,我也要爱着去死!”这一时期,诗人将浪漫发挥到极致,表达了“不得爱情毋宁死”的毅然决心。

二、1825—1830 年的创作

这一时期,诗人对爱情不再是浅显的爱慕,而是伴随着道德和理性。这个时期的爱情诗也充满了炽烈燃烧的爱意,但普遍没有强烈的妒意,没有愤怒的报复,诗中反映的多是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态度,反映出诗人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进步与成熟[2]。此阶段普希金最广为人知的爱情诗莫过于创作于1829年的《我爱过你》。这首献给安娜·奥列尼娜的经典爱情诗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更被谱成歌曲广为流传。这是一段“默默无语,毫无指望”的爱情,短短八行诗反映了诗人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感情层次,感性和理性在这首诗里达到了完美而统一。不难看出,在这首“失恋诗”里,诗人一方面是理性且自我克制的,另一方面是痛苦却又无法遏制的。它是普希金最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之一,体现了一种对爱的敬畏和对女性的尊重,充满着温暖无私的情感,而非简单狭隘的嫉妒心和占有欲。对诗人来说,纯洁的爱情不应该带有怨恨,作为绅士应当充满崇高的理性精神。再如,在《一切都完了》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同样成熟、豁达的失恋情感。既然彼此热烈的感情已经结束,无论内心多么失望,也不会无休止地纠缠,只想任由思念追随对方,在远方给对方献上最诚挚的祝福,“一切都完了,我听见了你的回答。完了,我不会再来欺骗我自己,也不会再追逐你,郁郁的想念;也许,这过去的一切我都会忘记,……你还年轻:你有一颗美丽的心灵,还有很多人会对你恹恹地钟情。”

三、1830 年以后的创作

随着诗人生活阅历的丰富、思想感情的成熟,爱情诗的创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后期更趋于冷静和现实。早期爱情诗中的狂热和浪漫的幻想逐渐被平静和对生活的严肃思考所代替。后期爱情诗中现实主义因素增强,更多地表现为失去恋人后的痛苦和深切怀念,抒发经历生活磨难后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普希金一生不懈地追求自由与爱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人一次次遭受生离死别的打击,长期处于精神折磨与痛苦的煎熬中,后期创作中充满了忧郁和悲伤的气氛。比如,诗人在敖德萨期间,曾迷恋过沃伦佐娃夫人,后来被迫分离,普希金为此写下《给海船》《阴沉的白昼昏暗了》《焚毁的情书》《渴望声誉》《护身符》等一系列诗篇,这些诗篇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他对沃伦佐娃的苦苦思念,直至1830 年的《告别》,诗人还反复表达着对恋人之间分别的愁思,对爱情的渴望已转化为淡淡的忧愁始终弥漫在作品之中。

这时期的作品较少有暴风雨般的热情,诗中往往伴随着生离死别的凄美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3]46。写于1830 年的《为了远方的祖国海岸》,是诗人为怀念5 年前去世的女友阿玛丽亚·里兹尼屈而创作的。诗中描写了恋人之间的痛别与挽留,当儿女私情与家国情怀之间冲突碰撞时,男女主人公胸怀大义,断然割舍爱情,这一崇高精神充分反映了两人的爱国之心和赤子情怀。诗中,诗人如泣如诉地表达了对女友永恒的、刻骨铭心的怀念,这种痛苦分别简直让人肝肠寸断。

结语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坛的太阳”。他的爱情诗来源于个人生活,其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为读者带来了别样的阅读体验。早期的爱情诗充满了浪漫和激情,中期趋于理性,后期则逐渐冷静和现实。在这些爱情诗中,读者可以听到诗人热情地唱出美丽的爱,如痴如醉地倾吐对情人的迷恋,时而为与爱人相聚感到欢乐,时而极度悲伤地诉说死亡与离别的痛苦。有失恋时直抒胸臆对爱人的祝福,也有思念时温柔缠绵地唱出对情人的渴望和思念,每一首诗的背后表达的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纯洁爱情的不断追求,每一首爱情诗都是伟大诗人普希金留给世界的永恒。

猜你喜欢

巴库爱情诗普希金
国风·秦风——《蒹葭》或许,从来都只是一首爱情诗!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爱情诗页
没事请到丰城玩
没事到丰城玩
没事到丰城玩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诗页
爱情诗页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