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岱翰拓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内涵
2020-01-10张恩欣
张恩欣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4
周岱翰教授为我国著名中医肿瘤学家,第三届国医大师,较早在国内开展了中医药治癌及中西医结合抗癌临床研究,开创了中医肿瘤学教育;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中医肿瘤学杂志》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周师为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不遗余力,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体系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末,周教授开展临床与实验开展岭南中药及抗癌中草药的研究,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完善,学术内容涉及中医肿瘤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四诊、临床研究、姑息治疗、中药及复方抗癌机理、中药制剂、疗效评价、流派传承等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岭南医学人文特点、以“带瘤生存”为治疗新理念的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在岭南地区的新成果。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1]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年均温较高,且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四季不分明。“四时常花,三冬无雪”正是岭南气候的形象概括。春夏两季多雨,天热而地湿,当地人常处湿热之气中,这样特殊的气候,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的体质形成、疾病发生与转归。故岭南医家重视“湿”、“热”病因。因岭南地区所处纬度低、湿热气候持续时间长,与其他地域的显著区别在于“湿邪”、“热邪”在时间上、程度上更为突出。岭南气候多湿热且山林众多,故易酿生山岚瘴气,瘴气就是湿热郁蒸所生的浊气,常致疾病[2]。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岭南人服用薏苡仁防治瘴病的记载;葛洪定居罗浮山,其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运用青蒿治疗瘴疟为后世医家对青蒿和瘴疟的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周教授受《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等经典理论、流派启发,继承岭南医学流派学术成果,针对本地域“湿”、“热”、“瘴”等病因,善用南药及饮食疗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科研探索和理论升华,奠定了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基石,发展成为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学术流派。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是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构建流派学术体系,拓展学术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吸收发扬黄河和长江流域优秀学术流派的经验和成果
岭南医家重视吸收黄河、长江流域的优秀文化和外来海洋文化,善于继承中医药宝库和相关学术流派的理论成果和临床经验。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理论渊源可上溯至《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因人、因地、因时之“三因制宜”理论、“五行学说”生克乘侮规律等理论学说。临证吸取仲景《伤寒杂病论》“辨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受“补土派”李东垣《脾胃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脏腑病机思想影响,用药师法《神农本草经》药物“三品分类法”、“四气五味”理论。
二、推崇《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肿瘤学的辨证论治规范
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临床辨治规范肇始于《伤寒论》,具体辨治则以六经辨证、八法纲目为绳墨[3],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概括之。《金匮要略》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强调领会六经辨证精神,遵“见病知源,思过半矣”之旨,注意肿瘤关键病机的思辨[4]。挖掘《伤寒杂病论》辨证三层次思维并应用于临床,广义的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辨病、辨证和辨症三层含义[5]。辨病治疗也称之汤方辨证,通俗而言即为“专病专方”,此法自古有之,《黄帝内经》有十三个方,多为一病一方。《伤寒杂病论》中多为“一病一方”。《千金方》、《外台秘要》中多为“一病多方”。清初四大名医之一徐灵胎言“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中医泰斗岳美中先生曾讲“余谓中医治疗,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辨证论治和汤方辨证对中医肿瘤临证皆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肿瘤领域发扬温病学说
《岭南卫生方》:“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故居民体质特点与中原地区存在显著差别,可用“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概括,又因当地居民日常多好食肥甘厚味,故多有脾胃受伤,湿邪内生,日久湿毒渐聚,故本地区肝、鼻咽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全国前列[6]。针对有“广东癌”之称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副作用,依据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症状等辨识,首倡放疗所致损害归火邪、热毒范畴,属外感火毒,同样具有外感火毒起病、变化迅速的致病特点[7],归属“温病学”范畴,初宜清热养胃,继则滋阴补肾,可以有效地治疗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减轻症状[6]。此外,对化疗药治疗后产生的消化系统损伤及骨髓抑制症状而出现的脾肾阴虚证候,也可按温病学伤阴理论治疗,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治疗首推养阴清热。该法在放化疗过程中常可发挥“增效减毒、消癌抑瘤”之功效[7]。
四、务实中和,倡导“带瘤生存”,更新治癌观念
相对其他地域,岭南地区居民的体质特点多形体瘦弱,难任攻伐,故本流派本着务实中和的态度与治疗理念,在临证肿瘤辨治过程中推崇《医宗必读》的三期辨治法,即病分初、中、末,谓:“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8]本流派倡导“带瘤生存”,更新治癌观念。周师于1997年著《肿瘤治验集要》一书中就提出“带瘤生存”的概念,这对当时受到普遍认同的西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首次明确了“带瘤生存”的全面定义: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带瘤生存”阶段。在该阶段通过积极的中医药辨治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对终末期患者生存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是中医药“以人为本、务实中和”理念的体现。通过及时而系统的中医药抗肿瘤辨治,多数出现远处转移征象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仍可获得较为明显的生存获益。当前,多数恶性肿瘤的临床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多数癌症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阶段,该阶段癌瘤的治疗生存观与“带瘤生存”的观点充分契合。本流派强调中医药应当早期且全程参与肿瘤的治疗,而不仅是晚期患者的“最后选择”。提高中医药的治疗参与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症的临床疗效,从观念上摒弃肿瘤的“过度治疗”,使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而“带瘤生存”,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中国模式[9]。
五、善用南药论治岭南常见肿瘤
本流派善用南药治疗肿瘤,研发国内第一个治疗肺癌中成药鹤蟾片,获得1986年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部级)乙等奖[10]。肺癌为岭南地区最高发的癌种,其辨证总属“痰、瘀、虚、毒”,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两虚多见,久病入络,病久及肾,标实则痰瘀互结常见,本病是一种整体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在岭南地区“脾虚痰湿”是肺癌的关键病机之一,治疗大法为培土生金、益气除痰,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疗疾病。“培土生金法”是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即“虚则补其母”。培土生金是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本用于脾肺气虚证,在肺癌临床应用于“脾虚痰湿证”。治疗肺癌经验方“益气除痰方”临床疗效得到验证,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临床研究”、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益气除痰法切中脾虚痰湿型肺癌病因病机,可作为脾虚痰湿型患者肺癌临证治疗大法[11]。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体现了在晚期癌症中通过辨证论治而获得的“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学的特色之一。
基于培土生金理论,本流派采用具有补脾益气作用的穴位来补益肺气,如肿瘤临床多用于肺癌患者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针灸或穴位敷贴常选肺俞、太渊、脾俞、太白、足三里等穴,手法采用补法。因此,基于“培土生金法”的“益气除痰”是肺癌的重要治法,体现了扶正与祛邪的有机统一,本流派在中医肿瘤学术领域发扬了“扶脾即所以保肺”之说[12]。
六、根植岭南饮食文化,开创中医肿瘤食疗学
恶性肿瘤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初起时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致使多数病人失却早期诊断的机会,故确诊病人往往已属中晚期。癌瘤本身对机体正气的耗损加之以攻伐、消癌、抑瘤为主要目的的中西医治疗手段往往使患者正虚更甚(伤“胃气”)[2]。早期癌症治后复发及中晚期癌瘤的病机是正虚邪盛,正邪交错,虚实夹杂,虚者表现为脾肾亏损,损及先后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脾为生化之源,重在寓攻于补,虚中求实,顾护胃气,主张土健以灌四旁,论治不忘补中,重视食物疗法。药食同源,肿瘤的中医食疗法能健脾补虚,顾护“胃气”,与祛邪疗法合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岭南特色饮食文化形成的岭南药膳文化遍及本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岭南医学亦受此文化影响,在临证中广泛引植物之花入方。据统计,岭南地区常用的花类药物有30多种[6]。岭南地区民间亦有较多的食疗验方对食管癌、肺癌、肝癌等肿瘤具有治疗效应,如土茯苓煲乌龟,善治肝癌腹水及腹部肿瘤周身浮肿;五指毛桃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的作用,五指毛桃煲鸡可用于癌症补虚康复[6];葵树子又称蒲葵子,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民间用葵树子熬猪骨常服治疗鼻咽癌等。其他如猫爪草煲乳鸽治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癌,马齿苋粥治肠癌下血等,诸多食疗方简便有效[6]。本流派学术根植于岭南,受本土悠久的食疗文化和药膳经验的启发,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分期在香港《明报》刊登肿瘤食疗方,1988年,出版国内第1本肿瘤食疗专书《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而2003年出版的《中医肿瘤食疗学》是首部集理、法、药、食一体的中医肿瘤食疗学专著。其立论以药食四气五味和中医脏腑学说为基础,并结合了当代肿瘤营养学研究成果与作者自身临床经验。故该专著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
七、构建和充实中医肿瘤学术体系
中医肿瘤学术体系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建立中医肿瘤规范化诊疗方案,确立中医症状、证候量化标准及中医肿瘤疗效评定标准,是加强中医肿瘤学术内涵建设、提高中医肿瘤学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流派在80年代末就提出:中医药治癌的特点在于病灶稳定率较高、生存期较长,表现为带瘤生存,并在抗复发转移方面具有潜在优势,而以单纯局部缓解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标准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周师引入生存质量评价指标[7],并制定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草案),收录于2003年出版的专著《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努力解决中医疗效无法客观评定的问题[13]。
周岱翰教授担任主编出版了“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院校规范教材《中医肿瘤学》,对中医肿瘤学术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在一系列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论著中,系统论述了中医肿瘤学的学术体系与内涵,中医肿瘤学就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防治癌瘤的理论与临床的专门学问,其学术内涵包括肿瘤中医病因学及发病学、中医四诊在肿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应用、中医肿瘤治则及治法研究、抗癌中药筛选及验证、中医肿瘤临床及中西医结合抗癌研究、癌症中医康复治疗、中医肿瘤文献研究、流派传承等内容[14],在岭南地区构建了科学的中医肿瘤学术体系,是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走向成熟的标志。
八、继承发扬,推动“中西汇通”
在历代岭南名医研究本地区气候特点、居民体质影响发病与疾病转归的临床工作进程中,富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套医学体系渐趋完善。本地区有宽阔的海岸线和通商港口,“西学东渐”舶来医学亦较早进入岭南,岭南医家对西洋医学相对包容,中西汇通,务实求进。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对本地区癌瘤防治取得较好疗效,在民众中享有较好的信誉。在发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理论体系中,倡导继承发扬,衷中参西,将为学术流派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医肿瘤临床与现代科研互融互促,确立研究方向以岭南地区多发的肺癌、原发性肝癌等攸关民生的重大疾病和重点病种入手,针对岭南地区肺癌“脾虚痰湿”病机,提出了“益气除痰法(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保肝抑瘤治疗原发性肝癌”等一系列经过临床实践检验的治则治法[2]。主持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益气除痰法提高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显示了中医药在生存期、生存质量以及体力状况、体重、免疫功能、成本一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受益[15]。以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脾虚痰湿型为研究突破点,通过构建脾虚痰湿型肺癌肿瘤相关消减cDNA文库及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该证型在基因表达及分布特征等方面具有相对特异性[15]。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深入探索肺癌证本质,乃至分子分型研究。针对制约临床疗效的肿瘤细胞的耐药问题,开展“益气除痰方”调控Akt PH结构域而逆转肺癌耐药的功能及机制研究。目前本流派开展的“益气除痰方”促TAM凋亡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及机理研究,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主要优势在于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尤其重塑肿瘤相关的微环境、带瘤生存和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16],该特点与目前现代医学对肿瘤治疗以肿瘤微环境为治疗新靶标的研究策略不谋而合。
在与时俱进探索中医药治癌特色的表观遗传学基础上,周教授提出辨证论治选药可作为表观遗传调控剂治疗肿瘤的新观点[5]。人类基因组早期研究着重遗传基因变异和功能解读,逐渐发现附着于基因上的化合物,它们能调控基因的活动,如基因的表达,称为表观遗传变化。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调控共同决定肿瘤的异质性、可塑性、免疫逃逸等,是肿瘤耐药、转移和复发的重要原因[5]。有感于2015年英国公布的第一张表观基因组综合图谱,思悟《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1],从中可认识到人所生活的机体外环境与受起居、饮等因素影响的机体内环境均须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方能不致生疾病。古典中医学对整体观念的精辟论述,与当前人类表观遗传学对基因-环境-生活方式引起多种疾病的研究进展,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通过对一定数量经辨证论治后长期带瘤生存患者的随访、研究,并对用药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最终获得的表观遗传变化结果显示中医药具有通过调控人体表观遗传进而降低肿瘤复发率与转移率的临床功效,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周岱翰教授从事中医肿瘤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是现代中医肿瘤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领头人之一,为中医肿瘤学教育的先行者,是现代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的开创者,是使中医肿瘤学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领军人物。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岭南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内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全面提高,人类对肿瘤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岭南中医肿瘤术流派充分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和现代中、西医学科学理论与工具,通过物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全基因检测等方法,更加明确地阐明肿瘤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以及病情演变规律。周教授衷中参西,中西汇通,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充实本流派学术体系和拓展学术内涵,积极促进本流派与港澳台、东南亚、澳美欧等地的学术交流,使流派学术影响力、辐射力位居同领域内前列[10],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