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方治疗食道癌术后慢性肠系膜缺血1例

2020-01-10艳李伟李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明显改善方证寒气

王 艳李 伟李 明

1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属于缺血性肠病(IBD)的一种,常被称为“肠型心绞痛”,其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进餐后腹痛、畏食及体重下降。本病的内科治疗效果一般,多采用介入及手术治疗,但是存在手术风险大、术后愈合时间长及再次复发的可能。笔者采用经方治疗1例食道癌术后的CMI患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患者,男,64岁,长期吸烟史。2017年10月8日初诊:患者4年前查体发现食道占位,遂于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进食较前明显减少,逐渐出现餐后半小时即腹痛难忍,腹中自觉气体甚多,四处攻窜,需如厕解下稀溏之大便,症状方得缓解。故惧怕进食,身体逐渐消瘦。反复就诊治疗,效果不佳。刻下症见:餐后腹痛,脐周为甚,喜温喜按;腹泻,水样便,泻后痛减;腹胀,觉有气攻窜,矢气则舒;乏力,四肢逆冷,下肢为甚,纳少,眠可,急躁易怒,舌淡、苔根厚腻,脉弦紧数。查体:神清,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腹部深凹,未触及明显包块,脐周动脉搏动明显,肠鸣音亢进。中医诊断:腹痛(阳虚饮停),法当温阳散寒、宣利水饮,予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枳术汤加减治疗,处方:桂枝、淡附片、枳实、麸炒白术各10g,麻黄6g,细辛3g,生黄芪、甘草各20g。煮药时加入生姜20g,大枣5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约200ml,温服。2017年10月15日二诊:患者腹泻较前减轻,甚至大便秘结,腹痛及腹胀稍减,舌淡、根部腻苔,脉弦数,处方以首诊方中加入厚朴15g,白芍20g,生大黄5g,炒莱菔子10g。7剂。2017年10月22日三诊:腹痛、腹泻及腹胀未见明显改善,舌脉同前,处方以二诊方去大黄及炒莱菔子,加当归、人参各10g。7剂。2017年10月29日四诊:腹痛、腹泻及腹胀等仍未明显改善,舌脉同前,初诊有效,但是二诊及三诊收效不佳,考虑水饮已减,寒气未除,故换以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药用:淡附片、桂枝、人参、干姜、肉桂、茯苓、苍术、防风各10g,薏苡仁、甘草各30g,吴茱萸5g,陈皮、白芍各20g。7剂。2017年11月5日五诊:腹痛明显减轻,腹泻亦减,患者诉4年来首次不再畏惧吃饭,查其舌淡、苔薄白,脉较前柔和。效不更方,继以前方加减治疗。经治1年后,腹痛、腹泻等诸症大减,进食较前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按语:患者初诊时腹痛、水样便及腹部胀满均较甚,寒、湿、虚错综复杂。治疗当以化湿通阳为主,冀其“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选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枳术汤合用,嘱患者煮药时加入生姜温散水饮,大枣固护脾胃。方证相符,服药后腹泻减轻,收效较快。但二三诊患者之腹痛及腹胀效果一般,经思考后认识到水湿虽化,阳气未通,寒气未除,后调整重心转为温中祛寒。《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患者腹痛剧烈,肠鸣音亢进,周围人可闻及,与“雷鸣切痛”之症相符;自诉痛甚时,腹部胀气较重,于肚皮上可见突起之肿块,与“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相合。因此选用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其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为肝脾不和的表现,因而又选用痛泻要方调和肝脾,三方合用,可温阳化湿、散寒止痛、调和肝脾,方证相合取效较速。

猜你喜欢

明显改善方证寒气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胆宁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93疗效观察
如何治愈梅长苏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Stability of Global Solution to Boltzmann-Enskog Equationwith External Force∗
方证现代研究中的有关概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