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2020-01-10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学生实践能力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现象仍较为突出。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1 高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须要性
随着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高校毕业生中在就业情况统计时发现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创业环境下,学生的创业数量占比达到63%,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创主力军。
1.1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符合国家战略
从教育部网站上可以看到《国家中长期教育该和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以能力为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到了新高度。①
1.2 开展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要提高技能技术水平,就要培养适应经济、行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技能人才,要为每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高技能性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具备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业者素质,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还可以自主创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1.3 高职教育更面向市场
高职院校推进双创教育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培养定位上更偏应用性,紧贴市场,为生产、服务提供一线的专业人才。因此学生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再加上高职学生年轻、头脑灵活,容易产生新想法、新思路,也更容易开展创新创业。另一方面,随着本科扩招,高职学生面临着就业选择范围狭窄、就业单位门槛增高等复杂情况,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比本科学生更为严峻,创新创业无疑是为高职学生又提供了一条自我实现的途径,因此高职学生双创热情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学生。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差,缺乏创新
高职学生属于全日制在校脱产学习,不急于求职,学习压力与紧迫感较小。由于近年各个学校开始单招,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加上宽松的就学环境,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没有职业规划的学生容易滋生懒散、消沉的行为习惯。同时目前物流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作岗位多、人员需求量大,成长速度快,但由于大多数企业位于物流园区,处于城市边缘,地段偏远,工作环境单一、内容枯燥,吸引力较弱。
2.2 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匹配
由于物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设备、新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岗位技能要求、技术标准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部分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合作,造成课堂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但也普遍存在设备相对落后、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不一致、设备不完善、利用率较低等现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运作有偏差,导致学生脱离市场,不能认清行业未来发展动态,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缺乏
“双师型”教师主要指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历,同时具备行业实际工作技能的教育工作者。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兴起时间不长,大部分教师非科班出身,对物流行业不熟悉;同时专业课教师多数学历都在研究生以上,但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导致了大多数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容易出现“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同时由于大部分老师自身也缺乏创业实践能力和机会,因此很难发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3.1 塑造专业文化,强化专业认知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以培养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技能人才为主,将专业文化引入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当中,以物流行业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作为宣传典型;比如新冠疫情期间九州通医药物流在2小时内帮助红十字会整理仓储,分拨物资等典型案例;邀请校企合作企业中的叉车能手现场展示传授技术;这些都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物流行业的技能技术、体会工匠精神,从而使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专业认知,从而塑造职业认同感。
3.2 建立理实结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数的实训课程中,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内容,撰写实训报告。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培养惰性,按部就班按步骤完成,从而缺乏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课堂当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物流企业经营沙盘》课程当中,学生单独扮演各自角色,比如财务总监、运营总监等形成团队并共同协作完成物流企业经营运作。在该实训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该沙盘的运营规则和操作流程外,还对仓储、运输等相关知识点做了简单的串讲和补充,并结合现实运行的状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时能主动将前期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模拟经营中,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如此,学生在每一年经营结束时,都会上台进行分享,大家采用头脑风暴共同探讨恶行竞争、经营战略等,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创新能力。
3.3 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
引企入校,校企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目前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本质上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目前常见的合作形式有:校企联手开展“订单班”,实施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发;企业在校内建立生产线;“厂中校”等。
订单班的培养方式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该模式能够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和挑选适合人才,企业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企业参与实践教育,对于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等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双赢。
通过开展校企深度融合,让更多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提前感受到企业氛围,熟悉物流企业的相关运作,有助于他们快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从而发掘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差距,找出物流企业各环节中的问题和不足,有助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4 推动技能竞赛的开展,以赛促教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动赛训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各院校都积极地组织或参与教育厅、人社部以及各行业协会等多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目的。比如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影响较大的“智慧物流仓储作业方案与实施”技能大赛是团队赛,讲求团队合作、劳动分工等;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际货代大赛是单人赛,整个赛项要求全英文环境下进行,不仅考察了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学生英语水平、过硬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通过技能大赛既对专业技能进行了回顾和强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认真专一、实践创新等能力。
3.5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强调与行业、企业接轨,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比如派专业教师深入到合作的物流企业当中进行研修锻炼,这样既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在企业中的所见所学运用到专业教学中,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另一方面在培养自己本校教师的同时,聘请物流企业中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身份来校授课,同时指导学生的相关实习、课程实训等内容,这有利于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也是新挑战。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顺应市场发展变化的前提下,构建自身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物流人才。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