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现状综述
2020-01-10方旖旎王琦李竹青李天星崔殿坤杨正
方旖旎 王琦 李竹青 李天星 崔殿坤 杨正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作为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经验传承工作是为了抢救和保存一批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传承该“传什么”?要“怎么传”?又该“如何承”?为解决相关问题,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相继启动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岐黄工程等多项传承研究项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除了临床随诊、文献研究外,相关传承工作室和课题组等也开始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新的传承方式[1],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模式、多方法的格局。笔者将近年来名医传承方法概述如下,旨在分析现状与不足,以冀为今后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与挖掘保护的方法学归纳
1.1 传统模式
1.1.1 师徒传授 传统的师徒传授即“师带徒”是师父通过言传身教,将中医的基本理论思想、特色的诊疗方法传给徒弟。徒弟在侍诊中逐步了解、熟悉和掌握老师的临床思维方式、治病遣方用药和特色的临床经验。师徒传授基于中医药学自身特点,是发展传承独特理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广义的师徒传授也包括师带徒、流派传承和院校教育。
当前院校教育是“师承”的主力军,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且跟随老师临证,通过对老师临床诊治疾病医案的收集与分析,归纳总结老师对疾病的辨治与遣方用药特点。有学生总结分析了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对顽固型痤疮的辨治用药规律[2],名医周霭祥对恶性血液病的病机认识特色[3]等。跟随名医临证,传承名老中医经验,不止于临证一案一方,更重要的是对学术思想的总结。首都国医名师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时“补益脾胃为本,和衡二法为常”的学术思想[4]、国医大师段亚亭教授治疗疑难病时重视补脾胃滋肾水的认识总结[5]等,皆来自于学生侍诊时对相关医案的研究与分析。
在医案的收集与整理之外,潘峰[6]收集了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关于强制性脊柱炎治疗的访谈录,系统总结整理了朱老采用奇经八脉理论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经验。直接访谈之外,跟师笔记[7]和诊疗视频[8]也成为新型的师徒传授方式。师承制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最主要的传承模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2 文献研究 传统文献研究是指利用文献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等知识对中医文献进行系统整理,提炼学术精髓、总结临证规律,实现对名家学术思想理解、传播和应用。
文献研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入手,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体系。在研究任应秋关于脉法的学术思想体系时,周李倩[9]从任应秋教授的学术渊源和特点出发,全面系统整理有关脉法的文献资料,总结发现任老对《伤寒论》的脉法研究非常全面和系统,为更深入全面研究任应秋学术思想打下基础,也为任应秋学术思想学习系统的实现提供依据。陈珑[10]通过收集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学术著作,对其整理归纳,发现朱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以“温振肾阳”为切入点,同时不忘活血通络,善用蜈蚣、蟋蟀、蝼蛄等虫类药物,朱老在治病时对经方、虫药、药对进行层层剖析,为今后慢性肾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二类通过对名老中医诊疗特定疾病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为现代治疗提供思路与参照。有研究收集整理焦树德、周仲瑛以及张琪三位名老中医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与用药数据,横向比较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认识、治法方药的异同,从文献角度丰富了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规律[11];亦有研究收集整理了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治疗哮喘有独特心得的文献及相关著作,应用内容分析法初步总结其证治规律[12]。
1.2 新兴模式——数据挖掘
在传承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因文献、医案量庞大、耗费人力、物力,容易分析不全面、不深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等计算机研究方法逐步应用到传承中。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有噪音的、不完全的、随机的、模糊的数据集中提取潜在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13]。目前用于名老中医传承的数据挖掘方法主要有统计方法(频数统计、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及贝叶斯网络法等)、数据库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算法、遗传算法等)[14]。医案作为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载体,涵盖了大量的证候、舌脉,名医的临证思路和立法方药等高维度数据。因此,要深入进行数据挖掘的首要基础便是对中医医案进行解构,目前常见的方法包括以病类案、以药类案、以方类案[15]。
1.2.1 以病类案 名医临床辨证的落脚点在于疾病,正如王阶教授对心房纤颤的治疗[16],名老中医阎小萍教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辨治[17],名老中医唐启盛教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18]等,都是传承弟子从“病-理(法)-方(药)”的思路挖掘,能够更深入地剖析与挖掘出名中医辨治疾病时的思路与组方规律。
1.2.2 以药类案 以药类案是以病类案方法的补充,它从医案中挖掘含某种或某些药味的处方来分析其组合规律,以探寻名医临证时立法及辨治的思路。颜正华教授的传承团队对此研究颇多,通过对含特定中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组合,总结辨治与用药思路,如甘草、牡蛎、牛膝等,更是出版了临床用药研究全集,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颜老的特色用药规律[19-21]。
1.2.3 以方类案 方剂相比于单味中药,能挖掘的信息更多,能够更立体地呈现名医的具体辨治思维,是对以病类案研究的另一种补充研究方法。如对薛伯寿教授使用升降散的研究[22],叶放等[23]从周仲瑛教授的犀角地黄汤入手研究周老对瘀热病机的独到见解等。
综上,这三类解构方法能从不同角度传承名医经验,通过数据挖掘整理大量医案等传承资料,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统计处理、分析,挖掘出隐性知识,已广泛应用于名医经验传承中,是当前传承研究的主流。其中,以病类案方法研究最为广泛,体现出名老中医对特定疾病的临证思路与方药规律,另两种结构方法作为补充,用于弥补从疾病角度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基于经验挖掘的全面性考虑,应将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多角度解构、反复挖掘,更好地提炼、传承其学术思想。
2 名老中医传承方式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继“十五”与“十一五”之后,国家又出台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通过建立名老中医传承社会化服务平台及名老中医工作站,来实现新时代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研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重视。目前传承工作大多应用“临床采集-挖掘经验-比较发现-新的理论-机理机制”的模式,建立有关的技术平台,从临床中来,再到临床中去,反复总结,不断提升[24]。但由于在发展初期,尚未有统一的管理和评价标准,相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仍处于探索中,基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在的传承模式,提出优化建议。
2.1 完善学术思想资料的采集与保存
名老中医的传承,重在医案的保存。由于师承方式依赖于传承个人的领悟能力以及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尽可能“原汁原味”保存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团队大规模研究。纵观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研究,文献整理研究的传承信息量相对较少,许多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资料收集过程随意性大,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因而需要重视并完善学术思想资料的采集与保存。在数据采集方面,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研究要求开发并完善信息采集平台软件。学术思想的资料主要以医案为载体,故软件应从利于研究分析医案的角度来设计完善。录入数据方面也应作统一规范化处理,对研究人员采取统一培训,录入的信息力求真实、准确、完整。在开始采集数据之前,研究人员需充分理解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才能在采集信息时防止遗漏,充分考虑其隐藏在简略诊疗中的宝贵经验[25]。同时还要不断补充完善信息采集的病历数据库,尤其是符合研究要求的典型医案。对于采集录入的数据质量,也需要专人专部门定期考核,并进行公报、交流。
2.2 重视医道的传承研究
名老中医作为传承的主要载体,其学术思想的传承可分为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次。“医道”是名老中医的人格品行、医德医风,是其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也是研究学术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医道”是医理、医术的根本,是传承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当今中医药传承最薄弱环节是对“医道”研究与传承的萎缩和缺失[26],在各类辨治思想与用药规律被深入挖掘的同时,为医之道却经常被大家忽略。
因此应当重视医道的传承:(1)探寻名老中医早年的成长环境、成才历程,挖掘医理、医术的学术渊源,有助于更具体地了解名老中医的人格养成和学术轨迹[27];(2)重视医道的传承,传承人应固化中医思维,做到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中医基础功底扎实、临床技能强化[28];(3)切实推进中医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程,例如应用日本学者制定的知识转移SECI模型,树立标准化意识,尽可能通过语言、音像等有形载体呈现知识,以及通过实施国家不同层次、类别的基础研究项目,不断探究、努力还原中医现象的复杂机制等,同时注重激励与评价,重视学生成长志向和学习兴趣的养成[29]。
2.3 加强中医特色
名老中医临证过程中,除了本身医者理念个性之异,患者也有因时、因地、因体质以及同时接受其他治疗等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差异。当前研究多以“单病”为研究对象,以同质性人群为基础,对其他干扰因素则控制较少[30],机械化地提取名老中医经验,难以满足个体化差异下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特点,失去辨证的灵活主动性,无法完全体现中医诊疗特色。
为保持中医特色,全面传承名老中医的经验,应当基于真实世界展开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意愿非随机选择治疗措施,开展长期评价,注重有意义的治疗结局,以进一步评价干预措施的外部有效性和安全性[31]。充分考虑临床上的实际因素,后续再综合运用数据挖据的方法进行高效率的传承,既深入分析数据,又注重保持中医特色。
2.4 顺应中医人才成长规律
在传承模式上,师带徒模式成才周期长、培养人才数量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临床需求[32]。且师徒传授没有统一的培养标准来检验成果,因此很难对其所继承的名老中医经验的完整性、客观性、系统性进行验证[7]。
中医传承作为中医发展的重要工程,应考虑到优势病种、有效方药和青年名师的培养[33]。只有重视青年名师培养,重视中医传承教育,遵循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才能使年轻医师脱颖而出,扛起中医药传承的大旗,使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得以代代相承。
3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言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34]为了有效地抢救和保存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继承和发展中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在原有师徒传授、文献研究的传承方式上,科技发展给名老中医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保存及完整数据库的构建。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推动名老中医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挖掘内在知识体系并找寻出用药规律、辨证思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成果转化。另一方面,结合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更深层次实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传承,已经是必然趋势。恰当地选取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复杂的分析结果中,去伪存真,准确而全面地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精髓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