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
2020-01-10何全玉
何全玉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安民小学 广西桂林 546600)
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让核心素养这个词成为课程的中心教育内容。语文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平时的语文知识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包括学生思维能力,这些都算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由于普通的语文教学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老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什么是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思考,是对大脑输入的深化处理。辨析,是对深入处理后信息的辨别分析。综合言之,思辨能力就是以分析信息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估,最终形成能够解决问题的决策或结论的能力。若想具备思辨能力,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简单层面,就是遇到问题自己去找答案,不要找别人要答案。慢慢地,头脑不再被别人的理念控制,不再被先入为主的思想误导[1]。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提倡老师教会知识,让学生学会知识,在考试中拿到一个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就行,可是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想法,老师把学生当成一个装东西的容器,把自己的“宝藏”无私奉献给了学生,却不曾想过这些“宝藏”是否是学生想要的、需要的,只是被动的让学生去接受,学生也没有自己的思想去考虑这是为什么。
(二)学生兴趣低下
很多学生喜欢语文书,但是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就在于老师上课过于单一,提不起来学生的兴趣。语文通常都是背诵、记忆,老师没有给学生在文章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乐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学生对书中的知识只是通过老师的口中得到,从不会深挖思考,也不会开动自己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待语文的态度会越来越恶劣。
三、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模式
老师要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正确对待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对知识没有渴望和疑问那么这个课程将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达不到的,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2]。
(二)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要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就会愉快主动的接受知识。例如作业这方面,语文作业大多数都是抄写古诗词两首、抄写文中的优美段落之类的。老师要尽量避免这种写作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只是锻炼学生的写字而不会让学生开动脑筋。老师可以根据在课上所讲的知识点、关键词、中心句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上内容整理,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写下来。作业不一定要多写才能达到效果,要做到精写,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
(三)引导学生阅读
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仅要依靠课本还要有课外书。在学生课外书的选择上,老师可以根据课本来选择,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都是一些神话故事,老师可以根据这单元内容来选择一些课外书鼓励学生去阅读,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阅读了什么故事,懂得了什么。一个学生所阅读的故事通过演讲能让全班学生都知道,从根本上扩展学生的阅读量。
(四)提高思辨能力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过就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机会。上课老师都在不停地讲知识,除非老师提问,否则没有人会去打断老师的讲话。学生那些自己的想法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老师要加大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到自己的脑子里说出来。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课《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这篇文章时,老师要提前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再通过课文的内容记住国耻。提倡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说一些自己体会。就像文中那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句话的含义。课文的知识不需要都经过老师的嘴说出来,教师要善于引诱学生思考,提高思辨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3]。
四、结束语
总之,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那么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老师要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