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教授温阳攻毒化瘀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经验
2020-01-10沈洋孙韬杨婕
沈洋 孙韬 杨婕
王沛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医学院培养的首批本科毕业生,也是第一批首都国医名师,在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多有心得、颇有建树,取得了卓著的临床疗效。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超过3/5的癌症患者最终都会发生骨转移,前几位的骨转移癌分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骨转移瘤尤其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大多数患者可发生全身多处骨破坏而导致疼痛。通常被侵袭的骨骼包括脊椎、肋骨、股骨、骨盆、肩胛骨等,甚至可转移到颅骨。而骨转移所导致的剧烈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失眠、抑郁、进食障碍等。
《素问·举痛论篇》中有关于疼痛的机制描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故卒然而痛。”包括寒邪外侵和气滞血虚,造成了“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王沛教授认为,虽然癌痛病变过程异常复杂,但总因癌毒积留、闭阻经络,使气机失运、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而瘀结,最终表现为寒、毒、瘀搏结,形成肿块,出现癌痛。癌毒致病暴戾,病情顽固,耗竭精气,如此往复,使机体成至虚之状。因此,治癌痛重在消癌毒。围绕寒凝、毒聚、瘀滞、正虚的特点,结合癌痛的性质、部位、影响范围等斟酌治法,筛选药物、合理配伍、以痛为腧、辨证施敷,通过内外结合有效缓解骨痛,可减少吗啡类药物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别于大量中医药治疗癌痛的临床经验[1-2],王沛教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特色概括起来,主要含以下四点:擅用温阳药温通散寒;擅用毒性药以毒攻毒;擅用虫类药活血化瘀;同时强调外治,使药性直达病所。现就以上四点治疗特色进行分别论述。
1 温阳药散其寒凝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化气,阴成形”,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癥瘕病者,皆由久寒积冷,饮食不消所致也”,通过观察大量门诊肿瘤病人发现,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体质多虚寒,除疼痛以外,且多数患者伴有畏寒怕冷、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的症状。因此王沛教授认为阳气虚弱、寒凝瘀滞是骨转移癌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应根据“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采用温补阳气的方法。如《素问·调经论篇》有言“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外科证治全生集》提出“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凝结,此三味,酷暑不可缺也。腠理一开,凝结一解,血气能行,则凝结之毒,随之消矣”,说明温阳散寒法治疗肿瘤的重要性。王沛教授认为:“顾护阳气之根,保得一分元阳,便有一线生机。元阳强一分,瘤即消一分。”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张方药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生姜汤,常用的药物有麻黄、肉桂、干姜、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吴茱萸,这类辛温大热之品,正好与肿瘤阴邪内盛的病机特点相吻合,能达到破阴回阳、扶阳化阴、快速祛邪的目的。王沛教授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温通药,比如四肢骨痛用桂枝,以头颈部骨痛为主用细辛,骨痛牵涉肌肉用白芥子,痛在骨盆用乌药,痛在躯干用干姜、川椒,骨痛伴有颅内转移用藤梨根,疼痛寒凝明显用生附子。同时,王沛教授会反佐一些滋阴药,引阳入阴,比如生地黄、丹皮、白芍、麦冬、北沙参等,正如明代张会卿《新方八略引》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 毒性药以毒攻毒
王沛教授认为“毒”是指药物作用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偏性和恢复平衡的作用,从而纠正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以偏纠偏、以毒攻毒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初始的想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认为 “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 明代张会卿对毒之偏性做了进一步阐释,“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宋代东轩居士《家传卫济宝书痈疽五发篇》记载“猛烈之疾,以猛烈之药,此所谓以毒攻毒也。”
王沛教授认为癌瘤具有迅速生长、发展、转移、压迫局部的特点,需要抓住时机,给予癌毒以毒性中药的正面打击,首先要保护好患者的正气,采用协同配伍的方法,将有毒药物与解毒药物配伍,比如吴茱萸与生姜搭配、乌头与赤石脂相配、附子与生甘草相配等;其次,所有有毒药物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患者拿到药物后,要严格遵守熬药方法,特别是有毒药物的先煎和时间的掌握;第三,选择适宜剂型,有的药物只适合用作散剂,以便控制剂量,比如马钱子,这样既可以发挥其治癌作用,又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临床常用生半夏、生南星、雄黄、乌头、山慈菇、蟾酥、蚤休、细辛、马钱子、南方红豆杉等有毒药物。王沛教授特别擅用生半夏,临床常用量在10~15 g,最大可用30 g,强调生半夏需先煎1小时,以制其毒性。因为骨转移相对原发病灶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癌毒炽盛,非攻不克,只有性峻力猛的有毒之品才能以毒攻毒。王沛教授又强调临床使用该法,一定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病情及患者体质,严格把握毒药剂量,特别是中毒剂量和致死剂量,时时考虑顾护人体正气,攻毒适可而止。
3 虫类药活血逐瘀
肿瘤乃有形之物,属于“积”和“瘤”的范畴。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瘤,肿也,从病,留声。”北宋太医院所编《圣济总录》记载:“瘤之位义,留滞不去也。”王沛教授认为留滞不去的原因是有形的瘀血停留局部而成“瘤”。随着肿瘤转移至骨骼后,阻碍骨髓的经络通道,影响气血正常运行,会进一步加重气血瘀滞。气滞血瘀贯穿骨转移的全过程,是骨转移重要的病机之一。临床观察表明[3],绝大部分骨转移患者可以看到瘀血表现,如骨痛明显、痛有定处,唇舌青紫、皮肤瘀斑甚至黎黑、表皮粗糙、脉弦涩等。
中医认为虫类药属于血肉有形之品,多属咸、辛,性温或平,大部分有小毒。由于辛味能散、能行,走窜温通,可荡涤积滞;咸味入肾入血、软坚散结,肾主骨生髓,以咸味药引经报使。“医者意也”,虫类药起效快、药效久、药力猛,王沛教授常把虫类药比作特种部队,作为癌性疼痛的首选武器,包括“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临证3/5的药方含虫类药,每方1~3 味不等。常用的虫类药包括可以飞的“空军”:蜂房、虻虫、斑蝥、僵蚕;可以游的“海军”:干蟾皮(蟾蜍)、白花蛇、穿山甲、水蛭;陆地上的“陆军”:九香虫、全蝎、蜈蚣、壁虎、地龙、鼠妇、五灵脂、乌梢蛇、土鳖虫等。虫类药煎煮后常腥臭难闻,难以下咽,可在处方中佐以焦三仙、肉桂、肉豆蔻等调整气味,或将虫类药打粉装胶囊后服用。王沛教授治疗骨转移疼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五种虫类药:(1)干蟾皮,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等的表皮,辛凉,有小毒,可解毒消肿,王沛教授一般将干蟾皮内服用量控制在10 g以下,以6~8 g为宜,避免恶心、呕吐。《本草纲目拾遗》指出其“治发疮,一切恶肿”[4]。现代研究发现,蟾蜍皮提取物及蟾蜍提取物均有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显示,能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5],另外干蟾皮有镇痛作用,可以提高痛阈[6]。(2)蜈蚣,辛温,有小毒,归肝经,可攻毒散结。《本草述钩元》提到其“治心腹寒热,积聚,胀满,癥瘕,痫证,谵妄”。《虫类药物的作用》指出蜈蚣“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7]。现代研究发现,蜈蚣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8]。蜈蚣性走窜,具有搜风散结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尤其是骨转移等难治之症用之更佳。历代本草均记载蜈蚣有毒,但实际临床使用相对安全[9]。有的医生用量很大,绝非几条而已,不必过多顾虑有中毒之虞。王沛教授在临床上一般用量为3条。(3)全蝎,甘辛平,有毒,归肝经。现代研究发现,全蝎有镇痛肿瘤作用[10]。全蝎的功能主治与蜈蚣类似,均有攻毒散结的作用,但全蝎毒力较小,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然而全蝎有止癌痛作用,两药同用能增强效力。全蝎的主要有效成分应在其钩部,即蝎毒,是一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入药时其蝎毒或被事先取走,或被加热破坏,故一般不会中毒,可放心使用,其用量一般为3~6 g。(4)白花蛇,为蕲蛇、银环蛇幼蛇的干燥全体,味甘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功能搜风攻毒。《虫类药的应用》[11]指出“在动物实验中,蛇毒可使肿瘤部分萎缩”。现代研究发现,白花蛇有抗癌作用[12],内走脏腑,外达皮肤,可用治各种恶性肿瘤,并有镇痛和增强免疫作用,王沛教授常用于治疗肝癌骨转移疼痛治疗,疗效较好。(5)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等的干燥虫体,辛热,有毒,归大肠、小肠、肝、肾经,功能攻毒蚀疮,破癥散结。有研究证实,斑整毒素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疗效[13]。斑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古已有之,清代沈金鳌编撰的《沈氏尊生书》载本品与玄明粉同用,内服治癥瘕。王沛教授用斑蝥很慎重,大多外用,经特殊炮制后才用于内服。
4 强调外治,药性直达病所
王沛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是以局部病变为显著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机体内环境紊乱,升降出入不利,清浊相干,浊邪不化而成。治疗时应局部与整体分治,局部攻击已成之邪,全身调理未成之势,正如《理瀹骈文》所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化。”清代《医学源流论》:“使药性从皮肤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致妙之法也。”利用中药透过皮肤、黏膜、穴位、孔窍等部位,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发挥局部和整体调节作用,以达到止痛目的,有效避免大量抗癌中药内服带来的脾胃功能负担[14]。一般把药物打成细粉与敷料混合后直接贴敷于骨转移疼痛处,通过药力作用于引起疼痛的病灶,同时根据不同的瘤种,辨证取穴,配合穴位贴敷,简便易行,利于同行传播推广。中药打粉后,油、蜜等赋形剂和之,根据临床辨证需要,以黄酒、小磨香油、陈醋或米醋、蜂蜜等调成糊状,置于纱布上,敷在穴位处或阿是穴处,并用艾灸或红外线灯加热该处1小时,贴覆时间通常为4~8小时/次/天。必要时,还常以箍围之法外敷,即敷满整个病变部位,超过肿势范围,或敷于肿瘤四周,不完全涂布,围敷束其根盘,截其余毒,可消肿,又不令壅滞。多项动物及细胞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外敷止痛机制包括:富含挥发油的药物经皮吸收,逐渐渗透至肿瘤血管内皮,干预肿瘤细胞的微循环,拮抗肿瘤组织周边及瘤内纤维蛋白的聚集,缓解癌肿对患者骨膜上痛觉神经的化学性刺激或物理性压迫,减慢刺激信息的传递,从而达到止痛目的[15-18]。
骨转移疼痛多出现遇冷加重、得温则减,故辨证为寒、虚、瘀血引起的阴证,骨转移病程长,“久病入络”,病程日久可加重疼痛,治疗上多采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治法为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消痛七君子”,外用治疗以丁香、细辛、肉桂、炮姜、全蝎、穿山甲、生半夏这七种中药作为基础:若疼痛剧烈,加川乌、草乌、延胡索,疼痛更甚者,可加用麝香1 g;偏热者,可加大黄、冰片;偏寒者,可加小茴香;胀者,加薤白、木香、枳壳;刺痛者,加乳香、没药。另外可根据疼痛部位不同,酌情加用引经药。王沛教授还习惯搭配芳香药,因其具有辛香走窜、善循经络而行的特点,可理气活血、破瘀散结,又可助其他药物吸收扩散,是临床中药外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 小结
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王沛教授提出“寒凝”“毒聚”“血瘀”是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主要病理机制,以“温阳攻毒化瘀”为总的治疗原则,以“内服药+外用药”作为治疗途径,体现了“温阳药温通散寒,毒性药以毒攻毒,虫类药活血化瘀,外用中药直达病所”的个人治疗特色。王沛教授更以药物自身特性为依据,遵寒热温凉之气、升降浮沉之理、酸苦甘辛咸之性,以及各个药物的特殊适应症,精选药味,使不留一无用之卒,各个为骁勇之士。根据患者病证,层次分明,抓主要矛盾,解决疼痛症状。同时,擅用虎狼之药,运用得到,平衡全身邪正关系,亦可攻毒祛邪,只有将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控制,才能把恶性肿瘤变成慢性疾病,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