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恒教授分型论治灼口综合征经验撷英
2020-01-10谢姝杰何国平胡国恒
谢姝杰,何国平,胡国恒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胡国恒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年,擅治内科疑难杂症,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确切。
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于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及国际头痛学会提出并定义为以舌及口腔黏膜疼痛、烧灼感或其他感觉异常为特征的一种非病理性损伤疾病[1-2]。临床研究表明,BMS的患病率约为1%,而在绝经后妇女中发病率较高,约为女性患者的90%[3]。BMS病因各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4],现代医学的研究中缺少对症对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强差人意。BMS病位多发于舌体部,症状以麻木、疼痛、烧灼感等,故中医学多以“舌痹”而论治[5]。导师胡国恒教授注重个体差异,审查病因,辨证论治,运用中医中药治疗BMS,临床疗效颇为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探求病机
1.1 治病求本,重在心脾
灼口综合征症状表现在口腔及舌体的感觉异常,病位在口、在舌。脾在窍于口,心在窍为舌。导师胡国恒教授认为BMS与心脾二脏密切相关。
在经络联系上,《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在十二经络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心脾二脏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诸病源候论·卷四》指出“心侯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舌者,心之官,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虚劳血虚且心脾郁热,则热气蒸腾循经上犯口舌。
在脏腑关系上,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将水谷之精化营化津入脉,心阳化赤而生血,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筋脉;心主脉,心气推动和调控脉管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充盈。若脾失健运,气血生成不足,则脾不统血,血逸于脉外,血虚不能濡养心脉。《灵枢·脉度》又有“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心之气血循经上荣于舌,则舌能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脾主运化,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因此在治疗上应重在心脾,使气血津液上濡舌脉,则不发痹痛。
1.2 诊察病因,分清虚实
导师胡国恒教授在临床诊治疾病中注意探求病因,治病必求于本。胡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中医古籍理论,认为BMS病因主要分为虚实两种。
明代《赤水玄珠》中有“舌痹或麻, 此因痰气滞于心胞络。”《内经》提出“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既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 又是疾病的致病因素。手少阴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心开窍于舌,痰浊凝滞于心包脉络,气血运行失畅,闭阻不通,发为舌痹。清代《疡医大全》有“舌痹者,强而麻也。乃心绪烦扰,忧思暴怒,气凝痰火而成。”舌痹之实证多由心中郁结,忧思内伤,致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又因心火上炎,炼液化成痰,滞涩经络,不通则痛,又或火热之邪,循经上犯心脾,累及口舌,症见舌痛伴灼热感、舌肿大而麻木不仁,或口舌生疮。
《医钞类编》卷十二:“舌无故常自痹者,名舌痹,由心血不足,不可作风治,理中汤加当归,或归脾汤加炮姜服之。”舌痹之虚证有由血虚所致,气血亏虚血行不畅则使血液不能濡养舌之脉络,不荣则痛,出现舌痛、舌麻等症状。
2 分型论治
2.1 痰瘀互结证
本证常见于兼有抑郁焦虑患者。情志不遂,肝胆失疏,气机不利,影响水液代谢则生痰,气滞则血行不畅,以至脉络瘀阻,故为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舌体疼痛为主,烧灼感及麻木感次之,可兼见情志不舒,胸胁闷胀,恶心纳呆,喜呔息,头晕目眩,口苦等,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曲张瘀阻,舌苔腻,脉弦涩或滑。本证病因在肝胆失疏,当以治以疏肝利胆,理气化痰,化瘀止痛,方用柴胡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2 心脾积热证
舌体及口腔黏膜疼痛伴灼热感明显,口舌生疮者,多为心脾积热证。明代《普济方》有:“口疮者, 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 熏发口舌。故作此疮也。”心主火,脾主土,若心火亢盛,下传于脾,母病及子,则脾经积热,脾之实热循经上犯,火热熏蒸于口舌,发为口疮。本证多兼见心胸烦热,口干喜冷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灼热涩痛等,舌红,舌尖及舌边尤甚,舌苔黄,脉数。故以清心泻脾为治法,方用导赤清心散合泻黄散加减,若热盛而耗气伤阴者,合用生脉散、甘露饮子加减。
2.3 阴虚火旺证
此型患者多为病程日久或围绝经期妇女,症见:口舌灼热痛伴口干明显,或口舌生疮,形体消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夜难入睡,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若为病程日久者,多由心脾积热证演变而来,热盛而耗气伤阴,津液亏少,机体失于濡养,则形体消瘦,口干少津;阴不制阳,虚火内生,见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应以补气阴,清心火治之,方用生脉散及甘露饮子合用滋阴清热之品。
《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围绝经期妇女多由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发为本病,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虚火上炎,上犯口舌。故治以滋阴降火,补肾填精,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2.4 血虚不荣证
多见于失眠焦虑患者,症见:口腔黏膜及舌体麻木为主,疼痛次之,失眠多梦,易忧思多虑,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纳少,面色少华,大便秘,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思虑劳神过度,内伤心脾,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血不养心,心神失养,神不守舍,则见失眠多梦;心血亏虚,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健忘,舌淡唇白等症。应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
3 验案举偶
3.1 案例1
唐某某,女,61岁,因“舌前1/3麻木疼痛2月”于2018年4月4日前来就诊。患者诉2月前因家中琐事思虑过度出现舌前1/3麻木疼痛伴烧灼感,呈持续性,言语清晰,无口干口苦,无味觉减退,无口角歪斜,近期无外感病史,四肢活动度可,体力差,无胸闷痛,无腹胀满,纳寐可,小便可,大便偏干,日解1次。查舌淡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涩。四诊合参辨证为痰瘀互结证,治以健脾化痰,活血祛瘀,佐以开窍通痹。处方:柴胡10 g,法半夏10 g,陈皮15 g,白术10 g,茯苓15 g,枳实15 g,石菖蒲10 g,当归15 g,川芎15 g,丹参15 g,葛根30 g,黄芪30 g,全蝎3 g,地龙15 g,水蛭5 g,甘草10 g,白芍15 g,红枣3粒。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4月11日二诊:患者诉舌体麻木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间有发作,白日较明显,周身乏力较前改善,大便质软。查舌淡暗,苔白稍腻,脉弦涩。治疗以原方去葛根,加玄参10 g,玉竹10 g。10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4月22日三诊:患者诉舌体疼痛、灼热感未见,仍白日间发舌体麻木,言语多时症状较明显。查舌淡,苔薄白,脉弦。续守原方10剂。两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麻木、疼痛及灼热感明显改善,1月未发。
按语:舌痹之痰瘀互结证,患者因忧思过度,脾失健运,运化水湿不利而成痰,痰气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治以行气解郁,化痰理气之柴胡温胆汤加减,佐以活血化瘀通络之品。柴胡疏肝行气;法夏、白术辛温,健脾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益气,淡渗利湿,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枳实味苦善泄降,化痰消痞而止痛;佐以当归、川芎、丹参补血活血;全虫、地龙、水蛭解痉通络而止痛;白芍味酸而敛阴,既可健脾疏肝,又可缓急止痛;葛根、石菖蒲味辛,主升发可助药上行而通痹。《本草经疏》有“葛根,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本草从新》云“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口舌为病,应佐以芳香清扬开窍之品,使药效上行,气机得升,瘀浊得去。
3.2 案例2
杨某某,女,29岁,因“舌体麻木疼痛3月”于2018年8月19日前来就诊。患者诉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尖、舌中麻木疼痛,与当地口腔科就诊,未见实质性损伤,随后多次予以内科门诊就诊,予以维生素B12/B2、维生素C、间断服用中药1月(具体处方不详),未见明显好转。现:舌尖、舌中麻木疼痛,烧灼感明显,严重时伴有上颚疼痛,进食无影响,晨起及舌活动多时加重,无味觉异常,无口干,舌体活动自如,言语清晰,素体畏寒,月经量少,周期经期规律,二便可,睡眠欠佳,无口干口苦。查舌淡,苔薄白,脉细。四诊合参辨证为血虚不荣证,治以益气补血,通窍止痛。处方:黄芪20 g,红参8 g,白术10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赤芍15 g,川芎15 g,龙眼肉10 g,蜜远志10 g,酸枣仁15 g,延胡索15 g,全蝎3 g,红花6 g,甘草10 g。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8月26日二诊:患者诉舌体麻木明显改善,稍感疼痛,烧灼感未见,余未诉不适。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疗以原方去红花,加百合15 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9月2日三诊:患者诉症状已愈,疼痛劳累时偶有发作,因长期服用中药难以坚持,故嘱患者自行服用人参归脾丸巩固疗效。2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近半月舌体疼痛麻木症状未发。
按语:本案患者为青年女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兼见睡眠欠安。舌无故常自痹者,由心血不足所致,治以益气补血,养心健脾之归脾汤合四物汤加减,佐以活血通络,解痉止痛之品。红参益气温阳以摄血,龙眼肉养心安神以补血;黄芪、白术益气重在补脾;合用补而不滞、动静结合之四物汤,多脏调燮共奏益气补血之功;佐以蜜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全蝎通络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红花散瘀止痛,组方配伍攻补兼施,刚柔并济,补而不滞,通络祛瘀不伤正。
4 小结
灼口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粘膜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常选择维生素B1、维生素B12[6]及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且毒副作用较多。中医从整体出发,汇通经络脏腑,探究病因病机,分清虚实,辨证施治,获效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