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2020-01-10周迎春张廉洁张燕丽
周迎春,张廉洁,张燕丽*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 Zucc.)又名山萸肉、蜀枣、石枣、肉枣、萸肉、枣皮、药枣等,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多年生小乔木或灌木,传统以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肉入药,主要产地分布在甘肃、河南、湖南、山西和陕西等省。山茱萸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称“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山茱萸[1]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主要用于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内热消渴等。
山茱萸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古籍中也早有记载。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八味肾气丸(干地黄、薯蓣、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功能温补肾气,治疗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频数。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大略》记载左归丸(熟地黄、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功能滋肾补阴,治疗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等肾阴不足、精髓亏虚。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记载的六味地黄丸(八味丸除去桂、附二味,其中山茱萸配伍熟地黄,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功能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治疗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等。
山茱萸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笔者针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发现山茱萸的主要药效成分含有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黄酮、鞣质、有机酸、多糖等,目前针对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及多糖类。山茱萸可以作用在机体的多个方面,但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肌、降血糖、调节骨代谢、保护神经元、抗氧化、保护肝脏、调控视黄醇、抗衰老、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笔者针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山茱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1 化学成分
山茱萸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黄酮、鞣质、有机酸、多糖等,其中环烯醚萜不仅是山茱萸中的特征性成分,还是山茱萸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山茱萸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包括马钱苷(Loganin)、7-去氢马钱苷(7-dehydrologanin)、7-O-丁基莫诺苷(7-O-butylmorroniside)、10-羟基戟叶马鞭草苷(10-hydroxyhastatoside)、β-二氢山茱萸苷(β-dihydrocornin)、山茱萸新苷(Cornuside)。山茱萸果肉所含鞣质类主要包括水杨梅素D,异诃子素,新唢呐草素Ⅱ,新唢呐草素等11种鞣质,包括4种没食子酸鞣质和7种鞣花鞣质,山茱萸果实中熊果酸含量为0.24%~0.32%,山茱萸饮片中熊果酸含量0.160 7%~0.249 2%。山茱萸果实中可以分离出非淀粉类中性糖和酸性多糖等。
冀麟麟等[2]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学方法,对山茱萸乙醇提取物大孔吸附树脂20%乙醇洗脱部位中抗氧化活性组分进行研究,从山茱萸乙醇提取活性部位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7-β-O-乙基莫诺苷(1)、7-α-O-乙基莫诺苷(2)、3-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7R,9R,10R)-3,9-di-hidroxicalameneno(4)和吐叶醇(5);化合物1和2为莫诺苷的同类型化合物,化合物3、4和5为首次从山茱萸属种中分离鉴定得到。
南美娟等[3]研究发现,山茱萸果核中含有油脂、鞣质及氨基酸等。其中山茱萸果核中油脂含量高达7%~8%,所含成分主要是为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可以达70%以上。另外,山茱萸果核中存在一种混合型鞣质,并且以可水解型鞣质为主。采用络合量法和高锰酸钾法检测,发现山茱萸果核水提取液、山茱萸果核乙醇提取液、丙酮/水提液中鞣质含量均较高,可达20%,另外研究发现不同产地山茱萸果核中鞣质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山茱萸果核中还含有氨基酸类、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黄酮、内酯及维生素等。
任亚硕等[4]采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利用理化性质、薄层检识、现代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茱萸果肉中分离纯化,并经过鉴定得到6种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1)、咖啡酸(Caffeic acid,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4)、齐墩果酸(Oleanoic acid,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
张茜等[5]为寻求科学合理的山茱萸多糖的提取工艺,选择正交试验设计分离方法。考察因素设定为加水量、提取时间、温度及醇沉浓度,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由此优化出最优提取工艺。优选得到的最佳优提取工艺是设定在90 ℃,10倍加水量,每次1.5 h,提取3次,脱蛋白加乙醇,次日取沉淀干燥即可。
鲍洁等[6]采用恒温水浴法,研究在不同温度、炮制时间、辅料使用量条件下醋制、酒制、盐制、蜜制、蒸制对山茱萸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山茱萸中多糖含量在酒制和蒸制条件下能提取到最佳含量。
雷小小等[7]为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模式,设定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设定总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发现山茱萸总环烯醚萜最稳定可行的提取工艺是95 ℃,1∶25料液比,10%乙醇。纯化工艺为10%乙醇洗脱10 BV。
赵艳艳等[8]为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模式,设定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及时间为考察因素,设定以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考察指标。发现100 min,1∶15料液比,以甲醇为溶剂,设定80%的提取剂浓度,提取率最优。
2 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
王之珺等[9]使用MTT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Bcl-2表达情况,旨在研究山茱萸多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形态学观察发现,山茱萸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肿瘤细胞的胞膜出现皱缩,体积缩小,数量减少,且存在剂量依赖性。给药24 h、48 h、72 h后分别测定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实验显示,随药物浓度升高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也出现增大态势。各剂量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Hela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免疫组化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之,山茱萸多糖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肿瘤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有关。
李媛等[10]通过分析低、中、高浓度山茱萸多糖对癌细胞HepG2细胞调控的干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Klotho表达和PI3K/AKT通路在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中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的山茱萸多糖组HepG2细胞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山茱萸多糖组HepG2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Ki67、Bcl-2、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综上所述,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上调Klotho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促进HepG2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贾羲等[11]通过C57BL小鼠Lewis肺癌细胞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山茱萸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山茱萸提取物高浓度组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山茱萸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处理48 h后,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P<0.05,P<0.01),山茱萸提取物高浓度组Bcl-2表达明显下降,Bax及p53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山茱萸提取物高浓度组鼠体内瘤重量、肺转移病灶数均明显下降,抑瘤率上升,血清中癌胚抗原含量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山茱萸提取物在体内外对Lewis肺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干扰细胞周期分布有关。
2.2 保护心肌
张晓京等[12]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再灌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探讨山茱萸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ructus Corni,PFC)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FC中、高剂量组LVSP和±dp/dtmax显著上升(P<0.01),LVEDP值明显下降(P<0.01);与伪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SOD、GSH-Px含量都明显下降(P<0.01),MDA和CK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FC低、中剂量组SOD、GSH-Px含量上升,MDA水平下降(P<0.01),PFC低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含量在各给药组均明显下降(P<0.01),PFC中、高剂量组SERCA2a ATPase mRNA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多(P<0.01)。所以,山茱萸多糖有保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刺激,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封晓鹏等[13]给予高脂饮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小鼠2型糖尿病型,探讨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和马钱苷对小鼠心肌的干预作用。结果,莫诺苷高剂量组与马钱苷高剂量组心肌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细胞排列整齐。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高剂量组和马钱苷高剂量组,血糖、心体比明显下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明显增加。综上,莫诺苷和马钱苷对糖尿病小鼠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降血糖来保护心肌。
2.3 降血糖
韩立柱等[14]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筛选出山茱萸和杜仲配伍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再使用数据库DisGeNET、DrugBank等筛选得到糖尿病潜在靶点,以此途径探讨山茱萸-杜仲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筛选结果显示,山茱萸-杜仲有效成分30个,可调控PTGS2、DPP4、ADRB2、PPARG等相关靶点通过IL-17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有效成分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参与氮化合物代谢过程、血液循环、脂肪细胞分化和血压调节等过程。研究说明,山茱萸和杜仲配伍的有效成分治具有诱导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影响糖分的摄取、降脂降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范思思等[15]应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复制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模型,选择参芪降糖颗粒为阳性对照药,山茱萸总萜(TCF)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探讨山茱萸总萜的降血糖作用途径。山茱萸总萜高剂量组1 h内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HbA1c和GSP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山茱萸总萜对ICR小鼠的淀粉糖耐量和葡萄糖耐量显著改善(P<0.05)。综上可见,山茱萸总萜能促进葡萄糖在机体内的利用,并抑制葡萄糖体内吸收等作用,这一路径主要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发挥降糖作用,但尚不能证明山茱萸总萜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及胰岛素增敏作用。
徐志猛等[16]按25、50、100 mg/kg不同剂量给予db/db糖尿病小鼠每日灌胃山茱萸总萜,阳性药使用脉康颗粒,研究山茱萸总萜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给药3周后,山茱萸总萜各剂量组db/db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总萜各剂量组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糖与糖脉康组相近或更低。给药10周后发现,山茱萸总萜各剂量组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糖化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葡萄糖耐量和灌胃淀粉糖耐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综上可见,山茱萸总萜可以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对高血糖具有持续的控制效果,对机体的糖、脂等代谢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
2.4 调节骨代谢
黄佳纯等[17]研究山茱萸的有效成分——山茱萸新苷Ⅰ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有关应激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成骨细胞在不同浓度山茱萸新苷Ⅰ干预下会表现出在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在山茱萸新苷Ⅰ干预下,成骨细胞Wnt2、BMP2、β-catenin、OPG、NOX4的mRNA含量明显上升(P<0.01),而PERK含量显著降低(P<0.01)。山茱萸新苷Ⅰ组成骨细胞的Wnt2、β-catenin、PDI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CHOP表达水平有轻微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IP的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总之,在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作用上,山茱萸新苷Ⅰ在浓度为1 mmol/mL时优于其他组别,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Wnt2、BMP2、β-catenin、OPG和NOX4的mRNA含量表达水平,使PERK的mRNA含量下降,增加Wnt2、β-catenin、PDI的蛋白表达量,降低BI的表达量。说明山茱萸新苷Ⅰ可正向调节成骨细胞内的增殖分化,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起促进作用。
李绍烁等[18]采用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各组分别给予山茱萸总苷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灌胃,基于TRPV6、TRPV5通路,研究中药山茱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各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均明显增加(P<0.05);TRPV6、TRPV5在各组大鼠骨组织均可见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尤以中剂量组表达增加最显著,其他剂量山茱萸总苷干预组TRPV6、TRPV5表达均增加,但TRPV6/TRPV5倍比关系在高剂量组表现为最高,成骨效果最佳。说明山茱萸总苷对防治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明确疗效,主要通过调控骨组织中TRPV6、TRPV5通道蛋白表达情况,优化TRPV6/TRPV5倍比关系,改变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行为,使机体骨重建中成骨功能高于破骨功能,最终达到提高骨密度,防治骨质疏松作用。
2.5 保护神经元
李雅莉等[19]采用灌胃方式,给予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100或200 mg/(kg·d)CIG,时间从16月龄~18月龄,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小鼠脑内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18月龄)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显著增加,使用CIG100或200 mg/(kg·d)灌胃均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脑内斑块负荷;模型组小鼠Tau蛋白Thr21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性升高,而在Thr21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表明使用CIG的治疗组能显著拮抗Tau蛋白在Thr21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模型组小鼠的海马BDNF蛋白和mRNA含量均减少,CIG能够显著升高BDNF蛋白和mRNA的水平;模型组小鼠的海马内尼氏小体数量变少、染色见浅、排列不规则,CIG组可见增加尼氏体数量的态势。经实验证实,CIG能够减少APP/PS1/Tau三转基因(3×Tg)模型小鼠Aβ在脑内的沉积,同时增加拟痴呆小鼠脑内BDNF的表达,抑制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从而达到提高神经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减少神经元损伤,保护神经细胞元的作用。
2.6 抗氧化
李玥彤等[20]通过将干山茱萸叶经粉碎-水提-醇沉-去蛋白-脱色等过程提取山茱萸叶多糖,探讨山茱萸叶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和对H2O2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氧化的保护效果。结果,PFC对DPPH·的清除能力显著,数据显示,PFC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VC相,并且效果随着PFC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IC50可达0.13 mg/mL。对H2O2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PFC能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升活性氧(ROS)的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说明山茱萸叶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温媛媛等[21]在体外实验中,采用化学反应法,测定熊果酸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体内实验中,通过计算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探讨山茱萸熊果酸的抗氧化性能。体外实验发现,熊果酸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功效;体内实验发现,山茱萸熊果酸组小鼠的胸腺系数及脾脏及指数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说明,山茱萸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2.7 保护肝脏
南美娟等[22]采用给予大剂量腹腔注射对醋氨酚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研究山茱萸不同部位(果核、果肉和全果)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肝细胞变性及片状坏死,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ALT、AST、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应用山茱萸不同部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小鼠肝细胞坏死情况,尤其是山茱萸果核提取物的中、高剂量组及山茱萸全果的高剂量组,肝组织基本保持肝小叶结构完整,未见片状坏死肝细胞。与模型组比较,在山茱萸果核提取物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山茱萸果核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山茱萸果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山茱萸果肉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山茱萸果肉提取物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山茱萸全果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总之,对醋氨酚复制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山茱萸药材不同部位提取物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保护肝脏,并且以山茱萸果核提取物的效果较好,尤其山茱萸果核提取物的中、高剂量护肝作用最强,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马艳霞等[23]建立D-GalN联合TNF-α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模型,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看到,应用CIG预处理后,高、中、低浓度组均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凋亡率,提高损伤细胞的活性,SOD、T-AOC含量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浓度组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IG高、中、低浓度组均可以明显降低损伤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关联蛋白p-PERK、p-eIF-2α、凋亡关联蛋白Caspase-3的过度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综上所诉,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D-GalN/TNF-α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可以提高受损细胞的活性,降低内质网应激造成的损伤,降低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
赵晨翔等[24]应用尾静脉注射ConA(15 mg/kg)方法复制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其机制。结果显示,TGCO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组均可以抑制小鼠肝脏、脾脏指数(P<0.05),降低肝组织匀浆中TNF-α、IFN-γ、IL-1和IL-6含量,增加SOD含量,抑制小鼠血清中ALT、AST和OCT含量的升高。说明TGCO对于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干预和治疗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的增强、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免疫调节有关。
2.8 调控视黄醇
陈宇等[25]利用苯扎氯铵滴眼的方法制备小鼠干眼症模型,探讨山茱萸水煎液对苯扎氯铵滴眼法诱导的小鼠干眼症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小鼠泪液分泌量明显变少,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变短(P<0.01),泪腺组织中的CRBP和STRA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PA、RBP和肝脏组织中视黄醇水平的明显升高(P<0.01),泪腺组织中的CRBP和STRA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可以证实,山茱萸水煎液具有明显改善苯扎氯铵导致的干眼症状作用,同时促进视黄醇吸收与利用,改善机体视黄醇缺少的状态,调节体内视黄醇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纠正胞内RBP和其受体的低表达状态,起到了保护泪腺上皮细胞的作用,最终达到抗干眼作用。
2.9 抗衰老
吕静等[26]给予小鼠含有不同浓度山茱萸的鼠粮饲喂,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研究山茱萸对老年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部分亚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细胞色素P450亚型基因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山茱萸组肝微粒体CYP1A1、CYP2A4、CYP2A5、CYP3A41等基因mRNA水平均明显增高。说明山茱萸对老年小鼠肝细胞CYP1A1、CYP2A4、CYP2A5、CYP3A41等基因具有诱导作用。
孟敏等[27]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手术法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并按高、中、低剂量给药,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缩短大鼠逃避潜伏期,升高识别指数,升高大脑皮层和海马NeuN阳性神经元存活率,ChAT表达增加。说明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具有抵抗衰老,促进ChAT表达的功能,从而使V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马登磊等[28]给予rTg4510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研究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作用。结果,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组小鼠兴奋状态得以改善,脑萎缩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率下降,Morris水迷宫中的空间和工作记忆得到改善,骨架蛋白、突触NMDA受体及蛋白表达增加。深入研究发现,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及病理性tau蛋白的沉积,可在CIG的干预下明显降低,CIG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抗AD药物。
2.10 抗炎
周瑞等[29]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建立HFLS炎症模型。探讨对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和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山茱萸水提液(CO)及经过膜分离技术工艺优化后的0.05 μm无机陶瓷膜微滤液(CO-0.05)和中空纤维膜超滤液(CO-10K)的抗炎作用,实现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评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富集山茱萸抗炎组分的适用情况。结果显示,CO、CO-0.05和CO-10K均能够明显抑制IL-1β/TNF-α诱导下的滑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0.05、0.01、0.001),同时可以明显缓解AA大鼠的足趾肿胀情况(P<0.05、0.01、0.001),使AA大鼠体质量增长(P<0.05、0.01、0.001),抑制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P<0.001),其中CO-10K的作用效果最佳。由此可见,CO-0.05和CO-10K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尤其是CO-10K有更强的抗炎效果,说明膜超滤制备工艺适用于富集CO的抗炎组分。
侯祥平等[30]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给予各组动物山茱萸总苷及山茱萸多糖单成分提取物,应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心肌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6和IL-10表达情况,评定山茱萸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因子IL-6及IL-10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山茱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提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内径(LVDs)变大(P<0.05),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变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均可见左心室收缩内径、左心室舒张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壁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假手术组的IL-6和IL-10蛋白极微量表达,急性心梗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IL-6和IL-10蛋白主要表达于梗死区少数存活的心肌细胞中和梗死周边区域、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浆中,并且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5),山茱萸总苷和多糖组IL-6的表达显著降低,而IL-10表达显著升高,山茱萸多糖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山茱萸总苷及多糖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山茱萸多糖对抗炎因子IL-10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山茱萸通过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降低梗死心肌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浸润,抑制一系列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面积,进而改善心脏功能,实现山茱萸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3 小结
山茱萸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常用药。处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及杞菊地黄丸中都用作配伍,具有收敛固涩、补肝益气、熄风止痉等临床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肌、降血糖、调节骨代谢、保护神经元、抗氧化、保护肝脏、调控视黄醇、抗衰老、抗炎等多种作用。具体发挥山茱萸药理作用的主要是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及多糖类。另外,本文整理了山茱萸果肉的研究进展,还整理了至今报道不多,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的山茱萸果核的研究概况,为山茱萸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资料。但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发现,许多新提取的化合物药理作用及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