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志愿思政

翁 婉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校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关系到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部分,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能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可谓一举两得。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大学生志愿服务指的是在校大学生出于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社会需要或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般都具有公益性质,包括国际、省市级的体育赛事、展览等。参与志愿服务的群体更是具有广泛性。一般而言,在校大学生都具备参加志愿服务的素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涉及范围广,主要集中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公益服务。近几年,国际和海外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青睐。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补充部分。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要将宏观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微观生活中,志愿服务是有效的实现路径之一。志愿精神的公益性是符合爱国、奉献的思想道德要求的,而且,志愿精神弘扬的以“善”德参加志愿服务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其次,志愿精神是科学人生观的重要体现。人生观是个人人生发展道路的基础,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更深切的理解,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再次,志愿精神是道德观教育的重要体现。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中道德观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让大学生习得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志愿精神的内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不仅对志愿者有道德约束作用,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志愿服务实践本质上是对高校道德观教育的延伸和实践。

(二)增加高校思政教育载体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是以符合政治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志愿服务作为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途径,可以说是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和“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加高校思政教育载体[2]。其一,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思政的理论性强,课堂教学的方式单一,而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精神所蕴含的思政价值拥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给予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自由参与活动的选择权。将思政理论课程中的道德修养、道德礼仪和规范通过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身所认同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是高校课堂无法完成的。其二,志愿服务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志愿服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民情,了解国家发展和群众所需。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规范不健全

全国范围内对于志愿服务一直没有严格的法律体系予以保障,自2017年12月1日才开始正式施行的《志愿服务条例》是为数不多的成文条例之一。志愿服务虽然在高校中较为普及,但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规定也大多是从高校层面出发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相关条例适用范围只局限于高校,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涉及的范围是全社会,对志愿服务对象和社会其他成员缺乏约束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缺乏权威的志愿服务法律制度规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更影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挥。

(二)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缺失

高校每年都有各自定期和不定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志愿服务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导致志愿服务缺乏实际内容,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不强。志愿服务的相关活动一般都是由社团负责策划和组织管理,社团成员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阅历都有所欠缺,由其组织策划的活动效果也有待提高。另外,部分志愿服务的功利化取向也在影响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如高校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是否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品行高低的评判标准之一,致使出现为“加分”而参加志愿服务的形式化现象。

(三)志愿服务缺乏导向性和创新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但在高校教育中,志愿服务更多是与社会工作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鸿沟”。只有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参与者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的思政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道德建设薄弱,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缺乏系统的思想道德培训和专业的志愿活动指导教师。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度不够也是影响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主要因素。目前来看,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主要集中在社会需要、尊老爱幼等传统领域,在缺乏创新的志愿活动中,大学生不会全身心参与服务,也不会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他人,更无法辩证地独立解决问题,服务社会。

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健全法律制度规范

志愿服务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健全的法律规范制度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在校大学生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人才,也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为此,要健全大学生志愿者制度的相关制度规范,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化发展。在社会层面,要全面完善志愿服务制度规范需要,保障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在法律法规层面,国家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推动志愿服务的法制化发展。当然,地方性的法规也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比如,志愿服务得到良好推广和发展的广东省,根据实地经验制定推行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就充分保障了当地志愿服务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了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在高校层面,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相关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组织、策划、协调、管理和考评工作,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应支持。

(二)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

要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政教育功能,首先应该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志愿服务的理念与价值,进而增强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一是增强学生的组织归属感。将志愿组织作为高校长期存在的常规组织,稳定发展,如同各高校都有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一样,被打造成具有高覆盖率的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建设组织文化,形成强大的组织凝聚力,让学生获得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增强志愿活动的创新性,捕捉时代热点,消除志愿服务的形式化,注重志愿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具体可以策划更多与社会直接相联系的社会志愿活动项目,如省级运动会、体育竞赛项目等,并与官方媒体合作,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以此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

(三)多样化高校思政教育实践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积极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仍有待提高。为此,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来丰富思政教育实践。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开展人性关怀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帮扶和关怀,引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使其对自身生活模式和追求有新的定位与思考,从而起到生命教育的作用。二是开展偏远山区支教类志愿服务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社会教育资源匮乏,通过在教育落后地区的支教活动,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在艰苦条件和教育落后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深化对专业发展的认识,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更清晰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三是开展社会弱势群体帮扶类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再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组建医疗服务队、法律援助队、机电维修队及爱心家教队等,及时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

结语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化教学的途径之一。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只有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思政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才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实践策略。

猜你喜欢

认同感志愿思政
以志愿,致青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