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

2020-01-10王宝智黄萍萍叶坤燚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维度

王宝智 黄萍萍 叶坤燚

(1.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政教部,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课部,湖南 长沙 410000;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0)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无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都拥有着庞大的用户数量。其中,移动端的使用用户所占比例较大且不断上升。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及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方便、即时地浏览、发布、传播各类舆情信息,但是,这使得网络舆情监测、预警难度更大,许多不实的舆情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造成巨大危害[1]。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网络舆情传播群体广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众获取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方式也更加多样。只要消息被发布在网络上,瞬间即可传遍整个区域网覆盖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2],中老年人、初高中学生、中青年上班族等都可以接收到相关信息。

(二)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多样

我国网民基数大,因此,舆情浏览量也大。而随着网络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发布、传播的平台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相关数据显示,网络舆论载体中,通过微博、微信、QQ等网络途径传播的占比较大。舆情观点随着信息交互传播不断进行演化,形成海量信息流。

(三)舆情传播速度快

舆论传播具有“先入为主”“马太效应”的规律,网络舆论尤为如此。一个时间发生后,最早出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公众往往较易相信这些观点和意见,促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形成强大的声势;而多媒体的参与会使舆情信息呈现爆炸性传播,增加了信息被读取和使用的频次,助长了网络舆情信息的高增长性。论坛、微博、微信等是多媒体网络舆情的聚集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二、网络舆情要素

(一)舆情主体要素

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在舆情传播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对网络舆情参与的主动程度、理解和认知信息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决定舆情走向。舆情主体传播、评论的程度越高、次数越多,舆情就会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网民对舆情的关注会推动舆情快速发展,因此,舆情主体会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关注度。若首先发声的网民在网上故意发表中伤、挑衅他人的言论,误导其他网民价值判断,引导其言论方向,将引发巨大的网络舆情危机。

(二)舆情客体要素

舆情客体作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源头,是舆情演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导致网络舆情发生和传播的直接因素,是网络舆情的指向物,也是引起网络舆情爆发的刺激作用点[3-4]。它会迅速吸引大量网民关注媒体报道,对现实产生一定的映射。自媒体的信息不同于政府等主体发布的信息,其本身存在较大的片面性,甚至是虚假谣言,当受众同时受到网络舆情多种客体信息的轰炸,可能会产生并激化一些社会矛盾,从而使舆情爆发得更为激烈。

(三)舆情本体要素

多媒体网络舆情本体是普通网民对事件的直接反应,是舆情主体在网络空间表达的见解的具体内容[5],是舆情主体基于舆情客体感知并加工后生成的表达产物。舆情本体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加成下可以产生更人性化的表达。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论坛、微博等不同的发布途径,以及受关注度不同的发布主体,会对舆情的传播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由传播扩散、发布主体、内容要素、舆情受众这4个一级指标构成[6]。

(一)传播扩散维度的指标构建

网络舆情必须经过传输分享才能产生舆情效应,因此,对网络传播扩散维度制定相关的监测指标以进行监测,能全面反映舆情从发布到变化再到快速扩散的全过程。该维度的指标包括舆情环境和舆情主体。舆情环境包括扩散度、干预度、实效性。其中,扩散度包括内容相关性、信息总量变;干预度包括干预次数、频度、方式;实效性包括持续时间和舆情各阶段时间占比。舆情主体包括频度、内容详略度、视听程度。其中,频度包括回复、转载及总量;详略度包括文本、视频长度和图片清晰度;视听程度包括文、图、视频信息的总量。

(二)发布主体维度的指标构建

传播者不同,网络舆情也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当前,舆情信息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对于文字的监管,可以通过智能化监测体系快速监测、预警;但对于一些公众熟知却通过特别表述方式进行传播的文字,智能化监测体系一般监测不到,如将文字拼音化。此外,随着直播的兴起,视频舆情有了更广泛的传播途径,且具有不可预测、变化性强等特点。发布主体维度的二级指标包括主体身份影响力、活跃度,三级指标为当事人、知情人、围观者、意见领袖、普通网民,即在舆论事件中,舆情的传播者、鼓吹者,他们所见所闻的信息通过文字、声像等方式进行发布。这些人的舆论言辞具有一定的个人倾向性,发布主题的活跃度也较高,影响力较大,能引起大规模范的网络舆情,甚至能在一程度上起引导作用,影响其他受众的态度倾向。

(三)内容要素

内容要素指标分设5个二级指标,即主题内容、主题词热度、主题敏感度、视听化程度和内容详略度,主要从内容角度对舆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及传播力进行评估。三级指标包括:社会热点、政治要闻、个人隐私、宗教政治、转发量、评论量及阅读量等内容。

(四)舆情受众维度的指标构建

舆情受众即浏览、分享舆情的主体。不同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中的受众会被不同舆情信息吸引,并产生不同的思考,因而不同的受众群体对舆情传播产生的效应也是不尽相同的,需要从受众的心理、态度、倾向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4]。

舆情受众指标包括影响力、倾向性、参与度及网龄、地域分布5个二级指标。影响力指标包含浏览、发帖、回复、转载数量4个三级指标;倾向性包括支持态度、反对态度、模糊态度的数量这3个三级指标;参与度包括参与人数、主被动参与系数、点击与回复率指标3个三级指标;网龄可分为小于1年、1至5年、大于5年3个三级指标;地域分布指标以省级为单位制定三级指标。

结语

要想做好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管理,首先需要构建具体的指标体系,以提高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组织、引导、处理能力。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特点及我国舆情监测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网络舆情中的传播途径、发布主体、内容要素等主要维度研究了预警指标的体系构建。但因文章篇幅、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仍存在诸多不足,在自媒体发展火热的当下,对舆情的监测更为困难,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广大专业人员积极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人生三维度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