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研究
2020-01-10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志愿服务,在当前也已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和战略的重要内容,2017年12月1日起实行的《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表示,高等学校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实践学分管理,既保障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合法权益,也鼓励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因此,将志愿服务作为载体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1 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的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大学学者们围绕此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基本途径、有效手段,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对培养熟练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劳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技能培养,而是通过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塑造人格、提升修养、完善品格,它既是“立德”的内容,也是“立德”的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者,而且可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素质教育离不开劳动教育,没有劳动教育作为载体,素质教育也不能实现既定目标。
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2.1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缺乏系统深刻的认知,存在偏误观念
近年来,多数高校的办学理念中劳动教育理念并不凸显,人才培养中劳动教育也缺位,所以,大学生普遍对劳动教育的意义认知不明确,普遍将劳动教育与个体劳动等同在一起,认为劳动教育就是打扫卫生、做清洁,这种认知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劳动动力不强、积极性不高、劳动教育观念偏误让以下现象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态度不端正、追求安逸享乐、厌恶诚实劳动,认为读大学是学习知识,不是劳动干活,狭隘地理解大学劳动教育的意义;思想上的认知偏离,带来行动上的严重缺失,不热爱劳动、不积极参加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轻视和鄙夷体力劳动者等情况在大学生身上均有出现。
2.2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弱化、空心化和边缘化现象严重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重在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行业认知、实训实践、生产实习,这些方面与劳动教育有部分交叉的环节或重合的内容,所以很多高校认为没有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类课程的必要性。学校不重视、课程不开设、学分不设置、不写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际上劳动教育就已经被空心化和边缘化,学生不会有“必修”的意识,于是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自觉的就已经将劳动教育弱化并抛掷一边。学生少有通过劳动教育进行自我反思、价值修正、意志锤炼,更谈不上劳动情感的培养,情况虽然常见,却是体现出高校劳动教育的很多弊端,如内容设计缺乏细致性、内容太过浅显、实施不够完整、管理考核不够严谨,这些都是将劳动教育的一些弊端体现的更全面,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被忽视的现实。
2.3 劳动教育的组织环节和参与方式单一,过程零落分散不成体系
劳动教育的组织参与环节应该是一个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的过程,校党委领导,教务、学工、团委、二级学院等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学生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实施与达成,但是,实际上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由教务或学工布置下去后都是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各专业班级单独开展,缺乏统一指导和系统落实。所以,经常在校园里看到的劳动场景是:一群学生在后勤阿姨的简单指挥下懒散的扫地、除草、擦拭栏杆……组织和参与方式的单一,让劳动中的学生缺乏热情、没有趣味,像是一台被迫劳作的机器。事实证明: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开展途径仍需要拓展,潜在劳动教育资源仍有待挖掘利用,劳动教育体系还有待建立完善。
2.4 以志愿服务为主的校外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除去学校内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的校外劳动教育以志愿服务为主,但这种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比如:去敬老院为老人唱歌跳舞、关爱留守儿童辅导他们学习、向边远山区捐赠衣物等。这些劳动教育形式,学生的参与度有限,劳动过程缺乏趣味性,很难提升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3 以志愿服务为着力点丰富高校劳动教育途径
志愿服务是指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不强求回报,自愿的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出来的服务行为称为志愿服务,其核心就是为了将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下去,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及奉献意识,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3.1 以专业为依托,丰富以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形式
各高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在劳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专业为依托,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目标,将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劳动教育模式专业化,更好将学生的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服务地方相联系,培养高校创造型、公益型的大学生劳动者。创造型劳动是旨在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志愿服务劳动践行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水平,如:大学生会展志愿者服务绵阳科技博览会、英语专业志愿者服务中德、中西大学交流活动等;公益型大学生以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为目标,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服务地方相联系,如: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基层文艺汇演,丰富了社区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法律社团参加“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演讲与口才社团参加省市级主题演讲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服务地方的优势。这些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既告别了过往单一的劳动形式,又丰富了以志愿服务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形式。
3.2 以校地合作为平台,努力搭建开放有序的志愿服务平台
高校应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深入社区、城乡、企业、福利院等,有序开放具备相应条件的场所,为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搭建更多的志愿服务平台,让大学生有更多接受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如:加强与企业联系,创新企业志愿服务形式,尤其鼓励当地高新技术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体验智能科技化的劳动实践新形态、新载体和新方式。同时,高校团委、工会等应加强和地方团委、工会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居委会等群团组织在各级各类平台中的作用。再者,还可以邀请地方单位、企业等来校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在体育馆、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场所设置更多的志愿服务岗位,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志愿者服务,加强劳动教育。最后,还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父母和大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志愿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自己的孩子尊重劳动、体验劳动、热爱劳动,既增强了亲子间的交流,又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疫情期间,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产设1701班女大学生李璨然,利用网络资源募捐11余万元,向红十字会捐助2万元,余钱购买医用防护服,在工厂停工、物流停运和交通管制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阻力,将募捐的现金和物资圆满地送到了湖北武汉;金融1906班的余艳萍带着父母同抗疫,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财务1805班曹冬琴助力家乡团组织,积极参与抗疫志愿者活动……
3.3 以劳动实践教材为指导,积极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
各高校可以组织老师积极编写劳动实践教材,提升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材指导作用。通过教材,学生可以加深对劳动教育意义的认知,学习到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的方式方法,从而指导学生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劳动实践教材的指导下,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第一,创新课程内容,将创意、创新、创造等要素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统筹劳动课程体系,开发以“核心技能培训”、“劳动态度培养”等课程体系等内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第二,系统授课模式,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授课内容,采用专题讲授、任务驱动、实地探究、成果分享等手段,系统授课模式,统筹教案设计,凸显学生在该课程中的主体性,增加互动和趣味性,让学生更积极参与和实践;第三,量化课程评价方式,劳动教育的评价必须多维度,把动态的过程和静态的成果结合起来,重视过程评价、表现评价、发展评价,引导学生真实劳动、真实学习、真实实践、真实创造,改变过往流于形式的考核,设计更符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特点的评价方式。
4 结语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途径研究,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范式,对于高校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增强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看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