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0-01-10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杨广清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重难点知识点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 杨广清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因为只有吸引他们的眼球,他们才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究,这对提高观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身数学就是一个探究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观察能力要求比较高,只有具备超强的观察力,才能掌握重难点知识。所以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初中教师必须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并导入不同类型的知识,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通过探究能够得出结论,提升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能力。

二、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任何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方向,可以说这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倘若教学方向不明确,是很难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特别是在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时,更应该明确教学方向,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明确自身教学方向,了解本堂课的重点,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培养为主,这是新课改革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其在课堂活动中既收获大量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形成逻辑性思维。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学方向应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主,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提出一些课堂疑问引导他们去思考和观察,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提高综合成绩。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兴趣密不可分,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唯一动力,只有对所讲解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才能够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点中,进一步去观察和分析,并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特别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应该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这对提高观察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教师日常教学中,应当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时,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导入课堂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他们主动去实际操作,通过绘制几何图形能够了解何为几何图形,也能够了解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相关知识点。当然,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不同的,这就需要通过互动交流给予指点,这样一来,既能够拓宽他们的观察视野,也可以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水准。

四、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观察能力仍具备可塑性,但是观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强化训练才能够提升,可以说,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为此,初中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将抽象化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此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快速参与到相关知识点学习中,进一步使其形成一个正确的逻辑性思维。比如,在教学”轴对称“一节知识点时,可以从简单化的图形知识开始讲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循序渐进地向更深层次知识点过渡,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进而减轻授课压力且大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过于单一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本身数学就是一个抽象化且复杂化的学科,更加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升华教学效果。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课堂中并不能时刻紧跟自身授课思路,极容易出现溜号或者是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使其不能够较好掌握相关重难点知识,所以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吸引他们注意力,促使他们快速参与到互动交流中,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比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课堂疑问,或者是让学生讲解此节内容,这些方式都可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可以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探讨和研究,进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大量的重难点知识,也可以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讲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更应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本身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就存在内在规律,只要鼓励学生积极去思考和观察,就能够从中掌握规律。当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认识,这对于提高其观察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三角形展开深入观察,进一步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以及角的知识,也能够了解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相关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七、设置适当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深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关键,也是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数学知识点本身就比较抽象化,单纯依靠文字性讲解难以长久记忆,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旧知识。本身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布置课堂练习时应从学生角度展开,以此满足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时,可以布置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堂作业,并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通过做作业,能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以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的知识点探讨,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八、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引导他们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讨,而探讨的过程就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一个方式,久而久之,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此一来,就能实现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重难点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