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特征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2020-01-09黄亨奋杜春燕
黄亨奋 杜春燕 李 萍
(1,3.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杨浦 200438)
1 前言
经济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增多。闲暇是休闲的基础和前提,人们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充实休闲娱乐活动,也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则开始考虑参与体育运动,此时,休闲体育也应运而生。国家政策文件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休闲体育作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从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4年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出了国家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在这么一个体育浓厚的社会氛围下,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机遇和必然趋势。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休闲体育运动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特征,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
我国学者将“Leisure Sports”翻译为“余暇体育”或“休闲体育”,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出发,为不过多地纠缠于概念考证,本文将 “余暇体育”统一定义为“休闲体育”。
著名体育理论专家卢元镇教授将休闲体育定义为:休闲体育是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时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而是以休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用来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1]
刘一民指出:“余暇体育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从参与体育活动主体的活动时间上进行界定的,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2]
周莹将休闲体育归纳为:“闲暇体育是在一种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在闲暇时间内,为达到健身、消遣、宣泄等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它具有自由性、个人性、情感性和群众性的特点。”[3]
结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休闲体育是以促进身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根据个人喜好,在业余时间里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的一种社会体育文化活动。
3 高校休闲体育研究现状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体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中的一部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课也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各高校都在开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将休闲体育加入体育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得高校休闲体育得到迅速发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高校休闲体育”为主题检索到721条、“高校休闲体育研究”主题51条、“大学生休闲体育”主题640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主题99条。
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学学者从学生和学校两个角度入手展开研究,就学生的参与现状、认知程度、影响因素、学校的配套设施、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为高校休闲体育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国内其他学者从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现状、大学生休闲体育认知情况、大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情况等方面,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入手,多方面了解目前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现状。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搜索中了解到,学者对高校休闲体育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的状况和局面进行总结概括,而对高校休闲体育参与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华侨大学本科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以参与特征为侧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查和研究。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华侨大学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特征为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华侨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并在中国知网中查阅大量关于“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参与特征”和“高校休闲体育参与”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从总体上了解高校休闲体育参与特征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以华侨大学本科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8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为91.74%。(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2)样本基本情况及信效度检验
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被试基本特征分析表。(见表2)
表2 被试人口基本特征分析
通过对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得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07,由于该系数大于0.8,说明问卷的可信度较高,可以进行分析研究。
4.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数据。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在校学生余暇时间及休闲方式的选择
5.1.1 华侨大学在校学生的闲暇时间
纳米氧化硅颗粒尺寸小,平均粒径15nm;比表面积大,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和不饱和残键,并偏离了稳态的硅氧结构;纳米氧化硅的表面含有许多纳米级微孔,其孔隙率达到0.611ml/g。
闲暇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休闲的重要前提之一。闲暇时间是相对于工作而言的非工作概念,就等于非工作时间。[4]大学有着不同于初高中的教育管理系统,课程安排相对较宽松,学生有着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多。对于大学生来说,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对于提高学生业余生活质量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对该校学生闲暇时间的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华侨大学在校大学生每天平均闲暇时间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37.50%的学生表示每天的闲暇时间在3小时以上, 28.00%的学生的闲暇时间在2-3小时之间,22.5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闲暇时间在1-2小时之间,而1小时以下的闲暇时间所占比例最小为12.00%。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每天闲暇时间较为充裕,具备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条件。
5.1.2 华侨大学在校学生闲暇时间的休闲项目选择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休闲方式主要包括上网、玩手机、逛街、兼职、参加社团活动、参加体育活动等,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见表4)
表4 华侨大学在校学生休闲方式选择统计表
从表4可知,现在大学生休闲方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第一,选择上网、玩手机作为休闲方式的所占比例高达81.00%,说明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上网、玩手机”来度过余暇时间。第二,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的所占比例位居第二,但总体所占比例不足50%,其中女生参与度比男生略高,这说明了学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且女生的参与热情高于男生,但整体参与意识仍不够。第三,校园文化氛围较为浓厚,该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比例位居第三。总体来说,通过数据可以得出该校在校学生的休闲方式选择较为丰富。
5.2 华侨大学在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特征
5.2.1 参与休闲体育的认识情况
(1)休闲体育重要程度的认识
图1 在校学生对休闲体育认知程度统计图
(2)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频率特征
本研究对在校学生课外休闲体育活动每周的参加频率进行调查,得出下表。(见表5)
表5 在校学生课外休闲体育活动频率的调查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每周参加次数在“1-2次”(51.00%)和“3-5次”(32.00%)的频率较高,“从不参加”(5.50%)占总数比例最少,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每周都会去参加休闲体育运动,但参与次数较少。从上表中还可得出:男生每周的参与频率在“3-5次”(34.31%)和“6次及以上”(13.73%)均高于女生,这可能和身体、性格等因素有关,男生天性活泼好动,运动兴趣比女生要浓厚。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该校大学生达到了健身的基本需求,但锻炼次数偏低。
5.2.2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时间段的选择特征
通过对在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时间段的选择进行调查,得出下表。(见表6)
由表6可知,在参与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68.00%的学生表示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在30分钟以上,但是仍有32.00%的学生休闲锻炼持续时间不到30分钟,甚至不参与其中。这说明该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情况处于及格状态。从参与的时间段来看,晚上(44.00%)和下午课后(33.50%)的参与人数较多,说明这两个时间段中学校的体育锻炼氛围较好。参加体育活动必须持之以恒,只有长期的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且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对身心才有更好地促进作用。由于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学生比例较多,说明了该校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应适当延长每次的运动时间,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5.2.3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特征
如今,科学技术逐渐应用到健身休闲业中,使得休闲体育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选择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和参与方式也存在着不同。下表是对在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进行了调查。(见表7)
表7 在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调查统计表
由表8可知,学生选择跑步(81.00%)和骑单车(63.00%)的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一类项目对场地和器材标准的要求较低,同时技术含量较低,运动方式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其次球类的参与度也较大,特别是排球、篮球和羽毛球。传统项目武术(9.50%)、健美操(10.50%)的参与度较低,这说明传统项目在该校的普及和重视程度较低。另外从数据中还可看出,男生的球类参与多以篮球、排球、足球等大球类为主,说明该校男生多喜欢运动量较大,具有肢体接触性、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为主,该校女生则更多的参与到羽毛球、游泳等更具放松性和娱乐性的项目中。
5.2.4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特征
下表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的调查结果。(见表8)
表8 在校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场所选择统计表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多以选择校内免费场馆(86.50%)为主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场所主要在校内;另一方面,选择校内免费场馆既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另外选择户外场地(47.00%)的位居第二,可能与后山栈道的修建,地理位置靠近清源山风景区,以及为了亲近自然等因素所导致。
5.2.5 参与休闲体育动机的特征
下表为参与休闲体育动机的调查结果。(见表9)
表9 在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动机统计表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其中放松娱乐(66.00%)、健美减肥(63.00%)和体测达标(41.50%)等占多数,这说明该校学生有较为积极的休闲体育参与态度以及较好的参与动机。从性别上来看,女生选择健美减肥的比例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为追求外在形象有关。另外,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文件后,导致41.50%的学生为了体测达标而参与到休闲体育中,这说明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如果过分地追求分数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共同参与。
5.2.6 参与休闲体育的消费结构特征
下表为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结果。(见表10)
表10 在校学生休闲体育消费结构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该校学生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占50.00%,用于购买体育器材占33.00%,这说明该校学生的休闲体育消费偏向于体育实物的消费,比如学生参与到球类等运动项目需要支付一定的服装、器材以及场地费用。其中购买体育相关书籍(8.00%)和购买比赛门票(5.50%)的所占比例较少,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不愿花钱购买相关书籍去更深入地了解体育知识,也不愿意花钱买票去现场观看,这可能与当地的竞赛表演资源缺乏以及学生的经济状况有关。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报培训班学习相关技能,如私教、瑜伽、普拉提等培训班。因此可得出,该校大学生的休闲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消费为主,劳务和信息消费较少。
5.2.7 休闲体育参与满意度特征
下表为该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表。(见表11)
表11 在校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满意度统计表
由表11可知,该校学生对自身休闲体育参与的满意程度比例有所不同。在调查的200人中,有30.50%的学生对自身休闲体育参与情况觉得一般,有14.00%的人非常满意目前的状况,25.50%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休闲体育参与情况,甚至有9.50%的学生对自身的休闲体育参与满意度表示非常不满意。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整理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身休闲体育参与的满意程度与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和频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若要对其满意度不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将其作为一项参考依据。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在随机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只有一人觉得参与休闲体育锻炼不重要,这说明该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可了休闲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较为浓厚。但其中认为“重要”的人数比例最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该校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状态,还未认识到休闲体育是调节人际关系、磨练意志的一种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2)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频率多集中于每周1-2次,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达到全民健身的要求,参与次数较少,并没有长期坚持下去。总体来看,学生的休闲方式具有多样化,其中女生选择比例较男生更协调,但更多的放在娱乐活动上,休闲体育的参与较少。
3)由数据得出,学生选择较多的参与项目主要集中于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对场地器材要求度较低且推广普及度较高的项目中,其主要代表有跑步、爬山、骑单车、篮球等。对于那些需要多人配合,对技术要求较高和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的参与度明显降低,如足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另外,传统项目,如武术的参与程度最低,其主要原因是难度较大,普及程度较低,学生审美上不认同等原因导致。从总体来看,虽然在项目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但分布比例严重不协调,项目上主要是普及度高、发展较早的传统球类,且男女参与项目的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
4)学生的运动场馆选择较为单一,多为校内免费场馆,这是由于学生的经济状况、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较为完善、运动场馆较为齐全、场馆开放度较高等因素导致。另外,选择在户外和校外免费场馆的人数也较多,这可能与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关。在休闲体育消费上,通过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于购买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且多为低消费,甚至不消费,这说明学生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消费支出较少。
6.2 建议
1)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通过新闻媒体、知识讲座、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等多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社团、宣传栏、广播、课堂等媒介传授体育健身和卫生保健等相关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通过开展体育相关的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开展全民健身知识讲座,组织素质拓展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休闲体育的内涵、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知道休闲体育的价值,发自内心的接受休闲体育,让他们感受到休闲体育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并使之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在开展普通的公共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应根据现有资源尽可能多的开发一些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如开设素质拓展、野外露营、女子形体、台球等受欢迎度高的项目,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这既可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也能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需求与选择。让学生不是因为课程要求而去参与,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而参与其中。
3)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体育资源,促进学校休闲体育的开展。同时,周边拥有着丰富的休闲资源,学校应该合理的利用起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在户外运动中掌握新技能。地处清源山脚下,可以充分利用山地资源,让学生学会户外生存,野外扎营,辨别方向等实用技能。新兴休闲体育项目,如野营、垂钓等项目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使公共体育课程更加休闲化,弥补校内体育场馆设施的短板,同时还可以减少传统体育项目的成本。
4)鼓励引导学生转变休闲体育消费观念,进行合理的休闲体育消费,适当的增加观赏型和参与型的消费,使其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逐渐提高,消费方式更加多元化。此外,介于学生的经济收入的特点,国内市场及学校周边推出的相关产品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这可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消费观,提高参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