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2020-01-09陈瑶朱亚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皮质激素

陈瑶 朱亚军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率较高,其属于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甾体激素,是机体重要的调节分子,可有效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代谢及免疫功能等[1]。当给予患者正常生理剂量时,可改善机体代谢、蛋白质及脂肪合成,大剂量使用时具有强效抗炎、解热、免疫抑制作用,故广泛应用于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疗效[2]。但随着该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现象逐渐增多,如剂量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等,可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甚至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加重病情[3]。因此,临床应明确糖皮质激素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并加以针对性改善,从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增强治疗效果。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并针对性制定对策,以便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00例。所选对象男59例,女41例;年龄5~68 岁,平均年龄(31.57±6.34)岁。本研究涉及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均由同一工作人员向选取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个人具体信息、所使用糖皮质激素名称、就诊科室、每日用药剂量、日常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所有问卷均当场填写并回收,以确保真实性。待问卷回收后对其中药物相关信息进行核对,检查剂量、频率、适应证等是否适宜,并对于存在的误区提出针对性解决意见。

1.3 判断标准

用药合理性参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4]及药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1.4 观察指标

(1)各科室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统计100例患者科室分布情况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用状况。(2)不良反应诱因:统计本次研究中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药物选取不适宜、联用相互作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科室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

本研究共10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内科36例最高,占36.00%(36/100),风湿科27 次之,占27.00%(27/100);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用率为64.00%(64/100),高于两种联用的27.00%(27/100)及三种联用的9.00%(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各科室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 [例(%)]

2.2 不良反应诱因

本研究中共出现31例不良反应,占31.00%(31/100),其中主要因素为联用相互作用13例,占13.00%(13/100),其次是用法用量不适宜7例,占7.00%(7/100)。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诱因(%)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多种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合理用药可增强临床疗效,改善疾病进展,加快患者康复[5-7]。但临床对于如何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重视程度欠佳,常出现适应症不适宜现象,如糖皮质激素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免疫疾病中,不合理的应用不仅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院整体形象[8-10]。因此,寻找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并针对性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我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曾指出,若要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需严格把控适应症,并给予合理的给药方案。本研究中,共100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内科36例最多,占36.00%,风湿科27例次之,占27.00%;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用率为64.00%,高于两种联用的27.00%及三种联用的9.00%;共出现31例不良反应,占31.00%(31/100),其中主要因素为联用相互作用13例,占13.00%(13/100),其次是用法用量不适宜7例,占7.00%,药物选取不适宜6例,占6.00%,适应证不适宜5例,占5.00%,表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尚存在较多误区,应给予针对性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研究中临床使用误区分析如下,联用相互作用诱发的不良反应最多,部分临床医师因年资较低,对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够透彻,易出现联用不合理现象,如糖皮质激素与利福平、卡马西平等药物联用时,可增强机体代谢,但糖皮质激素无法发挥药效;与口服类降糖药物联用时会降低药效,并出现不同程度拮抗作用;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联用时,易出现消化道出血,威胁患者生命[11-13]。临床用药时,用法用量不适宜出现频率较高,部分临床医生在开具药物时,未注明具体用药剂量,致使患者药物用量错误,从而出现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或自觉病情好转或担心副作用,擅自调整药量,或用药依从性差,致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多。同时,药物选取不适宜现象也较为常见,地塞米松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部分临床医师因缺乏理论知识,将其作为退热剂应用,虽可降低体温,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发热状态,甚至加重病情;部分医师将其作为抗生素开具,不仅对病情改善无作用,还增大并发症风险[14-16]。此外,药物选取不适宜引发的不良反应现象较为普遍,临床在治疗慢性疾病或局部病变中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虽可改善病情,但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且局部应用时剂量若控制不佳,易诱发皮疹等不良反应。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应加强对临床医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整体水平,增强对临床药物相关知识的认识,便于合理选取药物,选择合适的适应症,从而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同时,在开具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合适的剂量及疗程,若处于停药阶段,应逐渐减少剂量,从而逐步降低药物依赖性,降低复发风险。在药物开具后,仔细指导患者用药,确保其熟知用药方法、频率、剂量等基础知识,并强调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叮嘱家属进行监督,从而规范患者用药。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呼吸科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应用过程中尚存在较多误区,应严格把握药物适应症,给予适宜剂量,并加强患者用药指导及监督,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类皮质激素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