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血清尿酸对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
2020-01-09王琳
王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产科特有的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并发症,是导致胎儿早产、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以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根据美国妇产科协会制定的指南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五类,其中子痫前期是导致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和胎儿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3]。目前,子痫前期的诊断主要依靠产妇非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诊断子痫前期对改善母婴结局至关重要。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主要侧重于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胎盘生长因子等与子痫前期的关系,而对于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子痫前期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比较不同类型产妇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5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产妇110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痫前期。纳入标准:(1)均为单胎妊娠;(2)妊娠前月经规律;(3)产检各项指标正常。排除标准:(1)双胎或者多胎妊娠;(2)妊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3)伴有其他原因导致的高血压;(4)妊娠合并其他疾病。根据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根据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早发组52例,年龄22~33 岁,平均(26.52±2.25)岁;孕周32~38 周,平均(35.31±2.87)周。晚发组58例,年龄23~33 岁,平均(27.87±2.21)岁;孕周34~40 周,平均(36.88±2.97)周。轻度组49例,年龄22~31 岁,平均(25.13±2.80)岁;孕周35~40 周,平均(35.97±3.02)周。重度组61例,年龄22~32 岁,平均(25.02±2.19)岁;孕周35~39 周,平均(36.13±2.87)周。四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产妇分娩前1个月检测血清尿酸水平。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送本院检验科待检。用离心机低速离心10 min 后取血清,采用GEMSTAR 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美国Electro-Nuclconics公司生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参考值为89~357 μmol/L。
1.3 观察指标和诊断标准
1.3.1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分组产妇血尿酸水平差异,根据所有子痫前期产妇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水平组(血尿酸≥357 μmol/L)和低尿酸水平组(血尿酸<357 μmol/L),比较不同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的影响,妊娠结局包括妊娠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胸腹腔积液、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胎儿情况包括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
1.3.2 诊断标准 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心功能不全:血清C 反应蛋白≥10 mg/L;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6 mmol/L或血肌酐>97.24 μmol/L;肝功能不全:血清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100 U/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组子痫前期产妇血尿酸水平比较
早发组子痫前期产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组子痫前期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分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
表1 不同分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
2.2 血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尿酸水平组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胸腹腔积液、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某些患者症状存在合并情况)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尿酸水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2。
2.3 血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产妇胎儿情况的影响
高尿酸水平组子痫前期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尿酸水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3。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造成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5]。据报道,导致子痫前期发生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滋养细胞侵袭异常等,以滋养细胞侵袭异常最为常见,产妇常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6-7]。研究表明,由于子痫前期全身小血管痉挛,肾脏血管阻力增高,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酸排泄障碍,加之机体糖酵解能力增强、胎盘缺氧等因素,最终引起机体尿酸水平不同程度升高[8-9]。本研究结果显示,早发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产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与轻度子痫前期和晚发型的产妇相比,重度子痫前期和早发型产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更为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血压造成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脏血管收缩,肾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尿酸排血下降,且下降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10-11]。另外,高尿酸水平组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并发症、低蛋白血症、胸腹腔积液、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于低尿酸水平组,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尿酸水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尿酸水平与不良母婴结局具有相关性。相关研究证实,随着尿酸水平增高,肾功能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由此引发的液体潴留加重了心脏负担,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2-13]。同时,肾功不全引起机体滤过屏障受损,蛋白质大量丢失,当血浆白蛋白<30 g/L 即引起产妇低蛋白血症[14-15]。肾脏排毒能力减弱,机体产生的各种毒素不能及时排出,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不可逆影响,最终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医源性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尿酸水平的监测,可早期评估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实施。
表2 血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例,(%)]
表3 血尿酸水平对子痫前期产妇胎儿情况的影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