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普及:美国玻璃艺术长盛不衰的文化特质
——国际玻璃艺术协会第48届年会侧记①
2020-01-09杨美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杨美华(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创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以来,美国玻璃艺术就一直引领世界,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并有幸作为国际玻璃艺术协会(Glass Art Society)的会员,于2019年3月28至30日,参加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市举办的该协会第48届年会。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制定路线:玻璃艺术的前景”(Charting A Course: Visions of Glass),研讨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职业技能和新的成功路线、玻璃艺术创作与玻璃科学技术的新关系、新兴玻璃艺术家的新创意方向、玻璃艺术收藏的新动向、市场条件的变化与相应策略的制定等。来自世界各地的900余位玻璃艺术家、玻璃艺术厂家、经销商参加了这次年会,举行了几十场演示、演讲,组织的玻璃艺术市场推介活动,进行了闭幕联谊舞会,等等,与会人员有着满满的“获得感”。一年一度的玻璃艺术协会年会,已经成为国际玻璃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嘉年华。通过这次盛会折射出的开放、包容、普及等文化特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中管窥美国玻璃艺术长盛不衰的原因。
一、在开放中碰撞思想火花
这次年会给笔者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开放”。这种开放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的开放。参加年会的艺术家们都保持着开放的心态,非常乐于分享他们的技术。在12场演讲+现场演示(LecMo)、11场演讲(Lecture)、21场吹制演示(Hot Demo)、6场冷加工演示(Cold Demo)、14场灯工演示(Flame Demo)中,数十位玻璃艺术家分享了他们独特的创作技法和独到的创作体验。比如,美国艺术家Terri Grant做的一个“演讲+现场”演示,介绍她近几年作品的创意来源、主要材料(玻璃丝)的制作过程、作品成型过程的详细细节、作品的展陈方式等等。艺术家还展示了不同色系玻璃丝使用时的色块材料摆放方式、玻璃熔化后的熔融状态、不同颜色玻璃叠加熔融拉丝后的样品、样片以及完成作品上墙面的粘接方式等。此外,她还非常贴心地给每人发了一份关于玻璃拉丝的详细制作过程的资料。演示的过程中,有人提出问题,她也详细地进行解答。像Terri Grant这样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在美国,他们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把“独门绝技”亮出来,别人就会超过他,会给他造成损失;也不用担心别人去抄袭。相反的,几乎每个艺术家都愿意在把他们的技术公开,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改进完善。从艺术发展史上来看,开放对于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都是建立在超越循规蹈矩之上的,追求“兼容并蓄、彼此相融”,而没有开放,就仅有“此岸”而没有“彼岸”,难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庄小蔚先生认为,“工作室‘实验与先锋’的品质,引导着玻璃艺术进入一个创造性和多元化的时代。”[1]事实上,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发展之初,就借鉴了不少来自欧洲的吹制、铸造、冷加工等工艺。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是艺术家们敢于大胆分享技术的重要原因。比如,1997年,《泰坦尼克号》中,毕加索的名作《亚维农的少女》出现在镜头里,而到了15年后的3D版电影中,相关镜头的作品则换成了德加的油画《舞台上的舞女》,其中原因就在于,前一作品仍在版权保护期内,且制片方未能与版权方达成协议,电影不得不通过高科技手段调整画作。在玻璃艺术领域也是如此。尽管大家毫不保留地分享技术和作品,但没有谁胆敢去抄袭别人的作品;哪怕是学生的习作,也不会去模仿哪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有人这么做了,就会被“一票否决”,并且成为人生中洗不净的污点。不抄袭别人作品,已经成为美国玻璃艺术家的创作底线与文化自觉。
二是国别的开放。玻璃艺术协会虽然没有冠以“国际”二字,但就其组成和运作方式看,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性非营利组织。该协会1971年成立于美国西雅图市,宗旨在于“推进从事玻璃生产、技术、美术工作的创作者、教育者、工艺家、学生等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教育及研究活动”。[2]该协会不仅吸收高校教师参加,而且吸收造诣较高的玻璃艺术从业者、有较大影响力的玻璃艺术厂家和中介等参加,在全球47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名会员。本次年会有李静(清华大学)、杨美华(南京艺术学院)、郭建永(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7位来自中国的玻璃艺术家参加。李静副教授主持了名为“助动力:当代中国玻璃艺术”(Jump Start: Contemporary Chinese Glass Art)的小组讨论,三位不同身份和背景的艺术家参与了专题讨论:大卫·弗朗西斯博士(Dr.David Francis)、李知勇教授(Prof. Jiyong Lee)和威廉·沃姆斯(William Warmus)先生。笔者的合作导师、南伊利诺斯大学卡本戴尔分校终身教授李知勇从高校教育者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的中国玻璃艺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新生代作品的创意意识及能力,热情洋溢地赞扬了近年来中国玻璃艺术的长足进展。
三是界别的开放。一直以来,该协会致力于推动玻璃艺术教育和玻璃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支持全世界范围内玻璃艺术家和其他玻璃艺术从业者的创作与交流。玻璃艺术协会的年会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艺术盛会,不仅面向高校玻璃艺术教师,而且面向玻璃艺术自由职业者、厂商;不仅致力于在玻璃艺术“圈内”积聚人气,而且致力于吸引社会公众参加;不仅限于在美国地区举办,更倾向于在世界各地举行,比如2018年的年会在威尼斯的穆拉诺举办,2020年的年会将在瑞典的斯马兰举行。可以说,玻璃艺术协会48年来对全世界玻璃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国际玻璃艺术领域最负盛名、最为重要的组织。在本次年会上,Gaffer、Bullseye、Mobile等厂家设有近30个摊位,介绍及售卖玻璃艺术的相关设备、创作原料、工具等。在年会的会议册上,详细列明了所有参展商家的详细地址和网址,有需要的艺术家可以快捷地与他们联系,购买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这也体现了美国无处不在的商业文化,但它与年会结合得比较巧妙,感觉是为艺术家们提供便利。
中国参加本次年会的艺术家们,后排左起:郭建永、赵瑾雅、杨晨玥、王嘉成、李静;前排左起:时典、慕晨扬、宋出尘、杨美华、吴凌之(摄影:Tim Spurchise)
二、在包容中相互鼓励支持
本次年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其乐融融”。这种状态的核心是“包容”,既包容别人,也包容自己,更包容观众。在包容中,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创作、创造、创新的浓厚氛围。
首先是包容别人的创作。在年会中,笔者与多位艺术家进行了沟通,相互展示了各自的作品,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于同行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包容。对于笔者的每一件作品,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向笔者详细了解创作的过程。他们没有“文人相轻”的意识,对于别人的创作,首先就是鼓励,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艺术家就会有强烈的创作冲动,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会得到别人的肯定。而经常得到别人肯定的人,也倾向于肯定别人,由此形成“善意的循环”:大家都以乐观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作品,最终也会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
其次是包容自己的发展。美国玻璃艺术家有不少是“半路出家”。对于这种“非科班”出身,许多艺术家并不在意,反而借此发挥跨界融合创新的优势。比如著名玻璃艺术家戴尔·奇胡利,大学就读专业是室内设计,1965年毕业参加了当时在威斯康星大学开办的全美第一个玻璃艺术课程,后来一直从事玻璃艺术教学及创作,其深厚的设计功底对玻璃艺术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还有不少玻璃艺术家是从雕塑、美术,甚至音乐等专业转行过来的。一旦从事玻璃艺术之后,很多艺术家就以极大的热情长期地投身其中。参加这次年会的获终生艺术成就奖的艺术家金妮·鲁夫纳(Ginny Ruffner)出生于1952年,大学时期专业为绘画,于1975年以优异成绩从佐治亚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跨界至玻璃艺术领域并以灯工玻璃艺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她曾经在1991年遭遇车祸差点致死,并一度失去说话和行走能力,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玻璃艺术的热爱,并在此过程中身体奇迹般部分康复了。现在的金妮不但可以说话和走路,而且仍然在进行玻璃艺术创作,推进玻璃艺术与金属、增强现实技术(AR)和基于图像建模与绘制技术(IBMR)等领域多重跨界。在创作风格方面,许多玻璃家对自己也是比较包容的,即不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题材、表现技法,而是追随内心想法自然而然地创作。所以在笔者与多位玻璃艺术家交流时,很难把他们归入哪一流派。艺术家对创作风格与内容的包容,并不意味着他们自我要求的放低。相反,多位美国艺术家不约而同地提到,所有的创作过程都要自己去完成,这样自己对于作品就有完整的掌控,如果把某个环节交给别人去做,就会造成创作意志的缺失。另外,他们都对于玻璃工作室有着宗教场所般的虔诚,强调一定要亲自动手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以此教育和带动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美国人工费用较高、节约经费等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事实上,就是经济能力较强的艺术家,也亲自从事打磨、抛光等较为辛苦的工作,并在其中增进对作品的情感。
第三是包容观众的需求。在美国玻璃艺术界,并没有专门的“包容性设计”的概念,但作为主流的玻璃艺术创作,其实并不那么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是充分考虑观众(同时也是潜在的客户)的审美需求。在年会手册封面上展示的两件作品,一件是蓝色牵牛花,一件是玻璃拉丝创作而成的精致雨伞,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技法上,都是多数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虽然两件作品都是用灯工技法创作的,这种技法更适合于表现具象作品,但年会的组织者从众多作品中选取这两件印上封面,也有最大限度包容观众需求的考量。每年的年会中有一项单独列出推出新兴艺术家的主题讲座,名为“新生代艺术家”(Saxe Emerging Artists),鼓励玻璃艺术圈的新人才和新技术(celebrating new talents and techniques in our glass community)。今年的年会中,三位新生代艺术家分别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两位新生代艺术家把玻璃艺术与影像技术结合起来,使玻璃作品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在普及中激发持久活力
美国玻璃艺术家及相关协会、工作室、博物馆等都非常重视向普通民众普及玻璃艺术,通过多种途径向大众展示作品,举办经常性的艺术活动,使大众能够接触玻璃艺术、理解玻璃艺术、喜欢玻璃艺术。
一是玻璃艺术家个人进行的普及活动。参加年会的美国玻璃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站,并把网址印在名片上。比如,终身会员奖获得者罗伯特·米克尔森(Robert Mickelsen)的网站发布了大量作品图片,并且详细介绍了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局部细节等。浏览他们的网站,不仅是在欣赏精美的作品,也是在学习创作技法、经验,同时也是在了解艺术家本人。
年会幕式,讲话者为现任协会主席娜塔莉·罗德里格斯(Natali Rodrigues),台上入座者为协会主席团成员(摄影:李静)
二是玻璃艺术协会组织的普及活动。玻璃艺术协会没有行政色彩,会员相互平等,现任协会主席娜塔莉·罗德里格斯(Natali Rodrigues)平易近人,与艺术家们关系融洽。协会为维持运转,每年收取一定会员费。其中,个人会员费是70美元(学生会员是40美元,需提供学生身份证明),协会在组织活动、推介艺术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玻璃艺术协会有专门的网站,里面有动态更新的协会活动、艺术家介绍、作品介绍等;办有Glass Art Society Journal等专门刊物。特别是每年举办一次年会,精心选择开会场所,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会员们参加。年会一般持续三天,活动安排非常紧凑,有演讲、表演、艺术家演说、讨论、舞会等,还有厂家会员的产品推介等,艺术家们能够在年会中接触到大量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年会是一个开放的场所,即使不是会员,也可以像参加展演会一样参与年会所有的活动。
三是博物馆、玻璃工作室等组织的普及活动。美国非常重视对民众艺术素养的培养。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3]美国国会1994年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第一次把艺术作为所有学校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极大推动了美国民众艺术素养的提高,为美国的高水平设计及全球文化输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玻璃艺术领域也有许多免费项目,最为常见的是遍布各地的博物馆,绝大部分博物馆都对观众免费,里面有不少玻璃艺术珍品。一些商业色彩较浓的专业博物馆,比如康宁玻璃博物馆,在其开设的暑期培训班中,设有一定的全额奖学金名额,有志于玻璃艺术而又一时经济困难的学生及青年艺术家,可以申请这些名额。美国高校的玻璃工作室,除了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全额奖学金名额,还有一定的免费驻地艺术家项目等等。这样就为更多的人进入玻璃艺术殿堂创造了有吸引力的条件。在年会交流中,不少艺术家都谈到,他们的玻璃工作室会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作品售卖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参加。比如,笔者访学所在的南伊利诺斯大学卡本戴尔分校玻璃工作室,在每年万圣节前夕的十月下旬都会举行一场玻璃“南瓜市集”(Pumpkin Batch),售卖学生们的“南瓜”作品,现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4届,成为当地一个传统节目。每到这一天,虽然九点才开市,但是很多居民早上六点多就带着躺椅拿着毯子(气温比较低),提着篮子开始排队了。每个人都会买上四五个甚至七八个作品,用来送亲朋好友。虽然“南瓜”头娇小,价格却并不便宜,根据造型、色彩以及成型难易程度不同,单个定价在50—150美元区间,居民年年热情似火,最远的居民凌晨出发,驱车四小时赶过来排队购买,然而市集通常在三小时内就能结束售卖活动。这也反映出玻璃艺术在美国普通民众中的热度。有了大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些玻璃艺术家们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