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0-01-09孔郁东王善鹏
韩 赢 侯 越 孔郁东 王善鹏 白 芳*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的某一职业的积极认知,体现为个体对该职业的喜欢和投入程度。[1]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即定向免费医学生对自己未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所持的看法、意愿和喜欢程度。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未来基层医生,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将影响到他们在校学习的状态和未来工作的投入程度,也势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医疗水平的长远发展。本课题组以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的免费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对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提升策略,为提高免费医学生培养质量、确保培养项目实施效果助力。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课题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免费临床医学生和普通临床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比较,更好地认识分析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和影响因素。
观察组:山东省四所承担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高校(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8-2019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定向免费医学生。
对照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8-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通过网络发放问卷1412 份,回收有效问卷1412 份,有效率100%。其中,省属免费医学生758 份,2018 级324 份,2019级434 份;男生335 人,女生423 人;临床专业医学生654 份,2018 级173 份,2019 级481 份;男生310 人,女生344 人。
1.2 调查方法
以网络问卷形式向调研高校统一发放。定向免费医学生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户籍类型、是否为班级干部等;二是学习状况,包括学习动力、教学环境满意度、学习状态等;三是政策理解情况,包括报考原因、对政策了解程度、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了解程度、对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的看法、对定向毕业生违约现象的看法等;四是临床医生职业认同问卷,问卷共23 道题,分为职业认知、临床情感、求知进取、临床意志、行为倾向和职业认同6 个维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内容同定向免费医学生问卷;二是临床医生职业认同问卷,内容同定向免费医学生问卷。根据Cronbach 系数、KMO检验和Bartlett’s 球状检验的方法,测试分析,本调查问卷结果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免费医学生不同性别和家庭年收入之间职业认同的比较。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和家庭年收入之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从职业认同影响因素中排除。
(2)免费医学生不同户籍类型在职业认同上的比较。城市户籍免费医学生求知进取维度低于农村户籍免费医学生,两者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职业认同等五个维度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深入访谈中,城市生源地免费医学生表示他们对乡镇生活缺乏了解,想到未来将会在较为偏僻、陌生、生活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的乡镇服务6 年,就感到畏惧,还要面对婚嫁、住房、工资待遇等现实生活问题,使他们存在消极应对的学习心理。而农村生源地同学因其熟悉农村环境,并对乡村怀有较深厚的感情,所以对未来适应基层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没有太多顾虑和压力,相反,他们中很多同学表示,自己能有机会为父老乡亲服务、为基层医疗贡献力量是很光荣的,为不辱使命必须努力学习,这可能是两者在求知进取上出现统计学差异的重要原因。
(3)免费医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在职业认同上的差异比较。免费医学生中的学生干部职业认知、临床情感、求知进取、临床意志、行为倾向、职业认同六个维度中的得分均高于普通医学生。由于老师和同学在学生干部身上寄托一定的期望,这无疑给了他们一种督促,使学生干部对自身的要求相对于普通学生要高,对待学习不敢轻易放松。学生干部积极、勇于挑战的个性使得他们的总体能力提升,对今后到乡镇基层工作充满信心,故其得分相对较高。
(4)免费医学生不同年级之间职业认同的比较。在职业认知、临床情感、临床意志这三个维度中,2018 级免费医学生得分均高于2019 级免费医学生,在求知进取维度中2019 级免费医学生得分略高于2018 级省属免费医学生。两者总体职业认同不存在差异。
低年级的免费医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临床医学,职业认识还处于理想化状态,对于将来到乡镇基层工作抱有盲目的乐观情绪,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所以他们的行为倾向较好。高年级学习课程多压力大,对医学的负面认识增加,其行为倾向得分较低。
(5)免费医学生与临床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的比较。免费医学生与临床医学生在临床情感、求知进取、临床意志、行为倾向这四个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除职业认知外,其余维度临床医学生得分均高于免费医学生。两者职业认同总分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临床医学生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免费医学生得分。
相对于普通的临床医学生,免费医学生在入学前就签订了毕业后去往基层工作就业的协议。在校期间,无论成绩如何,只要能够顺利毕业就能进入定向就业单位工作,且有岗有编。既无就业压力,也无经济负担,这就造成部分定向学生在校学习动力不足, 自我要求不高。通过深入访谈,课题组了解到不少免费医学生认为签订定向协议就已经限定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他们不需要再做什么规划,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履行协议就可以了。这种偏见,导致他们对未来的全科医生职业存在消极被动情绪,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3 对策和建议
(1)招生过程中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把好进口关。部分免费医学生报考时并不十分清楚国家培养免费医学生的相关政策,有的只注意了该项目将为自己带来的权利和有利因素(如免除全部学费、住宿费,享有补助,毕业后享有卫生事业单位编制),而忽视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和不利因素(如需要在基层服务六年,且不包含住院规培时间等)。对政策的片面了解和盲目,必将影响入学后对基层全科医生这一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以及履约时的态度。因此,承担免费医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在招生时就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帮助意向考生和考生家长做好政策的分析解读,只有学生完全清楚这一项目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施行意义,仍然自主、自愿选择,才会有更高的认同感,有更坚定的意志去履约,并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
(2)围绕专业特色完善培养机制,增强专业吸引力。第一,免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层培养合格的卫生服务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突出专业特色,与普通临床医学生有所区别,要注重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能力培养,融入当地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诊疗防控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得感。第二,建立适合免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制度,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计划,增加其到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实习时间,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动力;第三加强学校与定向县域下辖的乡镇卫生院之间的联系,双方密切沟通,增进了解,通过参观、座谈、讲座、短期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强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以满足未来工作需要。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习动力。调研中发现学生中存在错误的生涯规划认识,消极、孤立的看待定向培养和基层工作,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是通过课程,系统地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分阶段的、长期的,大学阶段是重要的职业探索期、准备期,毕业后的最初几年是职业生涯初期,经过适应、调整之后,还要经历二十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期,而医生的职业生命可能会更长。服务期的六年与我们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相比,只是较短的一个阶段,不能决定全部职业生涯的走向,我们还有很多种可能去选择、去创造。而无论怎样去设计、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感性体验,如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优秀校友职业规划现身说法、医院参观学习等等。三是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做好生涯规划,并指导其逐步实施。
(4)各方协同做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和认同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的是使医学生树立“医乃仁术”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医学实践过程中恪守医生职业道德、具备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应对当代医学伦理、法律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敬畏、关爱、呵护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感。[3]因此,加强免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高尚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辅导员、思政教师、医学人文教师、各门医学专业课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要形成育人合力,通过课堂教学、班会、校园文化活动、临床实践教学和老师的言传身教等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协同做好免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一是树立“济世救人”的崇高职业理想,将青春梦、医学梦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3]增强学生从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培育“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高尚职业道德,将仁心、仁术完美结合,待服务对象以诚,甘于奉献,涵养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特别要结合当前抗疫阻击战中广大医护人员展现出的义无反顾、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开展医德主题教育。三是加强法治教育,夯实医学人文之基,教育引导学生敬畏规则、自觉守法、依法行医,守好规矩底线,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和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所签订的公费教育协议书,深刻认识违约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失信”在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长期影响,
(5)创设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期大环境,为基层留住人才。提升免费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仅仅关注培养期内的教育引导还远远不够,他们未来在基层工作的六年服务期中能否持续保有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认同,意义同样重大。在对免费医学生的问卷调研中,对“您履行完合同后有什么样的工作打算”这一问题,仅有2.33%的学生表示会 “继续服务基层医疗”,有36.43%的学生选择“去更高水平的医院发展”,而61.24%的学生选择“等到六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当问及“如果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提高待遇,您是否愿意为基层医疗事业奉献终身?”50.39%的学生表示愿意。可见,服务期内通过政策、职业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软硬件条件的支持,让免费医学生不断增强服务基层的幸福感、归属感、价值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为基层培养和留住宝贵的人才。要在人文关怀上做足功课,关心关怀定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增加他们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技术能力;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免费医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做好榜样宣传工作;制定有利于激发基层医生工作动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职称评审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尚在服务期的人员一视同仁地予以评聘;对能力全面,适于承担更大管理责任的年轻同志,应不受服务期影响大胆予以任用。总之,更具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制度和环境,会让服务期的免费医学生们工作更有干劲、更有尊严感和价值感,也会从心底生出更多对这份事业的认同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