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照亮前行的路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2020-01-09陈九双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

陈九双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文简称 “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思政课。思政课要打好提升质量的攻坚战,就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成果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将教材系统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现实需要,进而提高“到课率” 与 “抬头率”,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学生个体生存、发展、学习、就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指出的那样:“教育战线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1]

二、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几个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要想实现这样的结合,就必须既吃透理论又搞清实际。纵观 “概论” 新教材,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为教材把脉,真正理解编者的思路和真意,才能不仅 “知其然” 而且 “知其所以然”。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部分,为什么第一个问题就来探讨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在邓小平理论部分,第一个问题又为什么探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 部分,第一个问题又为什么探讨 “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这三大部分中的三个 “为什么” 掷地有声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确的世界观催生正确的方法论,错误的世界观导致错误的方法论。众所周知,在整个哲学史上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整个哲学史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显然,唯物主义(唯物论)是正确的世界观,唯心主义(唯心论)是错误的世界观。而作为正确世界观的唯物论,在方法论上就必然要求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反,作为错误世界观的唯心论,在方法论上就必然要求坚持 “一切从主观出发”。二者不论从世界观还是从方法论上都是针锋相对的。经过这样一番追根溯源,发现 “概论” 教材旗帜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进而又毫不含糊地、不折不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 “一切从实际出发” 而不能 “从主观出发” 的科学的方法论。这就使我们对教材三大部分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探讨“近代中国的国情”“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的依据” 问题豁然开 朗了。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几个相结合”

“概论”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既然使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的名称命名,可见其必然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那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几个相结合” 的光辉典范。

在毛泽东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最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中心论”革命道路,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 “农村中心论” 的革命道路,这显然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立足近代中国国情这个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实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理论中,最突出的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社会主义道路,即用 “四马分肥”(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2]77的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当然,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站在前人、巨人的肩上,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实际出发所创造的一个光辉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过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他们还曾设想用暴力没收和和平赎买两种方式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且认为如果能用和平赎买的办法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对无产阶级来说将是 “最便宜不过了”[3]375。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转变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也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产阶级所有制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也是最有利的事情。但是,列宁在1918—1922 年领导俄国国内革命战争中面临的却是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有组织有武装的 “骑上战马、挥舞大刀” 的暴力反抗,列宁别无选择,只能用暴力镇压。所以,列宁和平赎买的设想没有实现。毛泽东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用和平方法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即当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获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于是,毛泽东就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由此可见,毛泽东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和平赎买的方式,显然也没有照抄照搬俄国资本主义改造的暴力镇压的方式,而是从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殊情况的具体实际出发的。

在毛泽东思想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部分,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也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之初,我国的工业基础异常薄弱,百废待兴,当然要学习借鉴苏联的工业化经验,但是毛泽东并没有照搬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而是思考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后来,毛泽东在分析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 的农业大国的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2]97。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透过现象抽取出教材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它是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旨的。至于为什么要结合和怎样结合的问题,就深深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观、矛盾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上。实质上,唯物论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十分重要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实践观、矛盾论以及唯物史观也是青年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工具。

四、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照亮前行的路

要做到普遍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既吃透理论又搞清实际。吃透理论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真正地研读几本 “硬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把前人所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所思考的问题再思考一遍。吃透教材,既要“钻进” 教材,又要 “跳出” 教材,既要能把厚厚的教材读 “薄”,又要能把薄薄的教材读 “厚”。搞清实际就是要注重调查研究,特别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要求的实际、思想困惑的实际、就业心态的实际、身心健康的实际等。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之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化教育为力量,化知识为能力,化静态为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灵魂塑造功能,用好新教材,做好 “引路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神圣使命,始终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可以成为青年学生想问题、办事情的向导。下面笔者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困惑的就业问题、恋爱问题、学历提升问题作简要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每年春夏之交正值高校的招聘季节,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扑面而来,思政课就是要帮助毕业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就业问题,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问题。着眼于从学生的需求实际和当前的就业严峻形势出发,而不是任由其想当然地从主观想象出发。毕业生是就业还是继续考学深造,都要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特别是要从家庭的经济条件和自身的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与志向出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 “精英教育” 进入 “大众教育”,大学生要从全省乃至全国就业形势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一些毕业生往往闭上眼睛,天马行空地想象:要是我能留在大城市,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那里窗明几净、环境优美、轻轻松松挣大钱,那该多美啊!这就是典型的就业期望值太高,就业薪酬值太高。更有甚者,一些毕业生非事业单位不进,非大城市不留,而对2018 年河南和中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14 300 人 “特岗教师” 不屑一顾。所有这些不切实际的美妙设想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其思想根源在于不是坚持唯物论正确的世界观,而是坚持了唯心论错误的世界观。其世界观错误的后果就是其方法论错误,而其方法论的错误就会导致其就业难问题。

当今大学校园里恋爱现象已经比较常见。由于一些学生对大学校园的恋爱现象存在模糊认识,效仿意识较浓,常常会带来各种问题。客观地讲,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季节,其主要矛盾是“由已知向未知开战” 和 “强身健体”。中学阶段打好了大学深造的坚实基础,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的学业,既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又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做生意挣钱、干家教挣钱、演出挣钱,更不是缠缠绵绵谈恋爱、“何不潇洒走一回”。

一些在校大学生上学的时候想就业,就业后就想深造,这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具有现实的客观条件限制的。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时间延迟与就业压力大的限制等。这些从反面告诫在校大学生要在黄金时期从实际出发,而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把将来才能筑成的 “爱巢”“超前” 地搬来。如果硬是 “超前” 地搬来,这并没有从人生的实际出发。这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是有着客观实例可以雄辩证明的。一句话,恋爱不合时宜,而升学备考却是 “为学需及早”。

不可否认,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处理不好也是极其具有破坏性的。一旦遇到恋爱中矛盾激化,轻则影响学习,重则便会产生过激行为,有的可能产生失恋抑郁症、精神分裂等身心健康问题,一些失恋者整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甚至诱发一些悲剧。青年人本应朝气蓬勃,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自己的美好前途,应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绝不能仅仅在儿女私情的小圈子里玩情绪、闹 “心病”。如果真正有缘分,也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做到 “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

综上所述,如果大学生能够抓住 “概论” 的精神实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灵光” 照彻心中的世界,就可以正确分析合理解决面临的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硕博深造提升学历等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而“用美好的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人生华章”[4]27。

猜你喜欢

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
中国世界观的古今演变——“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意涵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世界观—雕塑遗产》
世界观(二)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世界观星地理——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