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接受研究
2020-01-09季文君
季文君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当前青少年价值观接受面临的客观环境
青少年价值观就是青少年形成的价值和价值关系认知,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持有自己的观点,对青少年的行为目标、方式和结果都会产生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而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易受外界人、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且因性别、学习成绩等的不同使个人价值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观存在很多冲突、矛盾。首先是价值观在代际之间的延续和传递上的冲突。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转型,父母和子女之间会形成一道无形的 “代沟”,这种 “代沟” 就是价值观的不同。随着社会发展,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会有明显的冲突对立现象,会出现交往障碍,进而导致交往隔阂。
其次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改革开放前,青少年价值观主要建构于传统文化基础上,具有稳定性与单一性。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传统单一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价值选择呈现 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价值观也应运而生。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就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再次是利益与道德的冲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也就是说,我国正处于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转变的过程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就是个人利益独立与多种利益群体并存的状况。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层次的分化,根植于社会生活的道德如果仍固守于一元化社会模式必然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对一味追求利益而不要道德的现象,我们固然应该批判,但同时我们又必须重视和肯定人们对合理利益的追求,否则就会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而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利益与道德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以上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使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接受面临着严峻形势。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青少年价值观接受的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就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围绕青少年价值观接受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一生致力于研究交往行为理论,希望能够使现代社会摆脱理性工具的控制。为了能够提出可靠的理论,哈贝马斯由此提出了 “三个世界” 理论,指出世界可以划分成客观、主观、社会三部分。其中,客观世界就是外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主观世界就是人本身经历所组成的世界;社会世界是个体关系合法化的综合,就是社会期望被规范的综合。在此基础上,社会行为也可以划分成目的行为、规范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这四种。其中,目的行为也被称为策略行为,由行为者和客观世界构成;规范行为由行为者和社会、客观两个世界构成;戏剧行为由行为者、主观和客观世界构成;交往行为由行为者、客观、社会、主观世界构成。不同行为所包含的理性标准不同。目的行为的核心在于不同行为可能作出的决定,其是为实现目标作出的行为,且不仅由原则引导,同时也获得语境支持[1]58。规范行为就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行为者的行为价值取向是共同的。服从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就是普通行为期待的满足性[1]66。规范行为中包含了向善理性。戏剧行为则是社会群体成员通过互动参与彼此成为观众,且能够在对方面前将自己展示出来,自我表现核心在于面对观众表现自己加以修饰的经验[1]79。戏剧行为能够将行为者的愿望和情感表达出来,以期获得观众关注。这种表达只能够使用语言和内心世界反思来进行衡量[1]104,其与行为者自我展示领域有关,因此其背后的支撑就是审美反思。
上述三种行为涉及的有效性要求不同,也就是真实性、正当性以及真诚性三个要求,这些要求彼此之间互相平行,无隶属关系,彼此能够反映出相应的价值要求,表现了价值多元化。但是,当今社会的目的理性过度凸显,向善理性和审美反思被侵占。对此,我们必须提出能够使三者实现协调的理性,使彼此各就各位,将自身合理性发挥出来,且互不侵犯,进而实现价值多元化,而这种用于协调关系的理性被叫做交往理性。交往理性能够利用协商手段达到意见统一。交往参与者利用语言将三个世界整合起来,且在解释框架下对有效性要求进行了协调,使其能够利用讨论展现彼此的有效性,通过交往合理性过滤规范将有效性真正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在交往理性中,哈贝马斯构建的交往理论明确指出要促使交往行为实现合理化,也就是形成相互理解、尊重的人际关系。这一观点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哈贝马斯指出,交往行为最合理,其是以理解为导向和目的的一种行为,主体间的交互意识就是理解,人们通过互相理解而达成共识。他认为,社会世界属于规范世界,社会规范的应用就是交互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认可就代表了社会有效性的规范。因此,青少年可以通过理解性交互行为接受并认可价值观,这就促使我们需要真正处于具体历史活动以及社会人员交往活动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接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三、基于交往理论的青年价值观接受途径
就交往内容而言,价值观是一种精神交往,其不是物质交往。就交往形式而言,价值观是情感和观念上的交往,不是理论上的传授。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价值观是关键环节。交往理论中平等、对话与相互理解的内容,给青少年价值观接受开拓了新的空间。
(一)实现思维方式变革
长久以来,青少年价值观接受都是实行主客单一主体模式,其不足就是单主体,不重视多主体共同存在及其交往关系。该主体性中,个人是无法将自我框架突破进而实现共通的。交往理论视域下,主体之间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征服和被征服关系,其是在语言共同体中,采用对话来构成的互相理解关系。主体间相互影响、作用和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主体间性中,各主体彼此都视自己是平等主体。
因此,要把青少年的价值观接受从对象性行为转变为交往性行为,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范式转换,不仅仅要在教育实践中增加一些交往活动,更要从价值观接受的思维方式变革入手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融通的关系,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定的共识。
(二)走向理解与对话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导致青少年价值观接受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交往理论强调价值观接受的方式要走向理解与对话。
理解就是交往行为理论实现的最终表现。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为的最终导向就是某种认可,而认可源于人们彼此之间的互相理解、共享、信任以及主观理念相符[1]99。因此,两个以上行为主体用语言符号作为媒介构建的理解认可活动就是交往行为[2]75。在此过程中,理解是主体意见的共识,对普通规范的接受。交往目的在于主体间互相理解,进而达成一致认可的一种规范、准则,相互理解由主体对话所决定。
开展青少年价值观接受时,需要彼此尊重,平等沟通,从对话本身出发,双方不仅要坚持自我,而且要尊重彼此的意识,通过对话理解彼此,换位思考,在彼此的角度上通过互相理解达到视界融合的目的。
(三)走向现实生活
生活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和精神价值实现的过程。生活的观点在青少年价值观接受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价值观接受理念的建设、实施和评价都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交往视域下,价值观接受注重的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目的以及内容。任何价值观接受内容若是不基于生活来设定,那么由于不符合生活实际,我们有理由对这种设定持有怀疑、不信任态度。
由此可见,青少年价值观接受需要符合现实生活。当前,学校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是价值观念存在一定冲突的社会环境,传统价值观的约束力减弱,新的价值观规范体系尚未确立,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陷入瓶颈期。对此,学校价值观教育需要做出改变,不可消极回避,也不可将学校和社会这两个环境隔离。而应该关注青少年的个人生活,即关注青少年个人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帮助青少年从自身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善与恶,在内心形成符合主流价值的判断标准,并以此审视生命的独特价值,认识到这种独特价值是通过自身经历与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青少年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意义,并鼓励青少年通过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来实现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