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乐理课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实践

2020-01-09徐艳霞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乐理微课教学模式

徐艳霞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基本乐理课程中涉及大量抽象的基础乐理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本身学习能力一般,平时习惯使用具象思维分析和思考问题,因此,在课程学习上将面临较大困难。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尝试引入微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一、微课程教学模式

微课程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课程形式,指的是一种规模较小且呈模块化的课程。微课程的内容呈现出微型化的特点,即知识碎小;课程时长较短,通常不超过10 分钟;一般一个微课程只涉及一个问题或知识点。与普通课程中使用的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相比,微课程所需的媒介载体更加灵活多样,且具有体型小巧的特点。例如,学生可直接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二、将微课程应用于基本乐理课程的意义

第一,微课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微课一般是指一种5~10 分钟甚至更短时长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利用微课,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调整学习进度,从而保证成效[1]。

第二,利用微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提前上传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会为其布置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以保证学习成效。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一般都会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并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在该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微课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一般来说,微课程采用课前预习、课中内化吸收、课后巩固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学习知识;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多地是与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可见,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 “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第四,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微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在生生、师生互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合作进行课程内容探究,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成效。

三、微课教学模式在基本乐理课程中的运用

(一)深挖教材内容,精心制作微视频

精心制作微课程是保证微课教学模式有效运用的前提。在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开展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学习偏好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重难点知识,制作微课程视频[2]。

例如,在讲解变化音级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基本音级与和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点,截取运用和弦的流行音乐片段并播放,组织 “通过片段猜歌”的活动,让学生在猜歌名的同时了解和弦。通过播放流行音乐,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收集整理与该知识点有关的图片、文字说明及相关动画视频等,并将其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视频上传至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立足自身实际,运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在线观看或下载浏览微课视频。为增强视频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象搭配语音讲解和文字介绍进行音级与和弦内容介绍,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计学习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单是围绕教学目标和相关主题设计的一种以协助教学活动实施的学习文本[3]。通过设计学习单,可以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学习活动。因此,在微课教学开展前,教师要为学生设计符合其学习实际的学习单。

例如,在基本音符教学中,课前,教师要为学生设计自主预习的学习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 “微视频中介绍了几种音符?音符名称是什么?”“各个音符的写法是什么?”“各音符的时值是多少拍?” 等一系列问题。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网络搜索、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方式。在完成学习单填写后,学生要及时上传学习单,教师则要及时查阅学生的学习单,了解其自主预习情况及对相关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还要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任务单,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全面了解课堂教学任务,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以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重视教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成效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4]。

例如,在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先自主完成对相关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然后在组长带领下进行知识讨论和整合。课中,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小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成果进行综合、多元化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结语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科学设计学习单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等方式高效开展教学,使课程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乐理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